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

晓苏

月刊

1004-0498

ywjy@mail.ccnu.edu.cn

027-67867086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语文教学与研究/Journal 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强化理论色彩、突出探索意识、推动教育。扩大阅读视野、加强写作训练、迎接语文考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自主阅读推荐

    周永祥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阅读推荐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各名著导读板块的组成部分.名著自主阅读推荐目的何在?由谁推荐?推荐什么著作?又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借助这四个问题,分析教材名著自主阅读推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评价其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编写思路的调整、编写品质的提升和名著自主阅读的落实.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板块自主阅读推荐

    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新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施策略

    车思超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正逐渐施行,而语文新教材作为高中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内容、结构和形式都面临着重新审视和调整的需求.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教材二次开发的必要性、意义和关键问题.最后,提出针对二次开发的实施策略,旨在为语文新教材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二次开发实施策略

    以逆向设计为指导的教学方法探究——以《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为例

    朱磊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新"背景下,教学目标、教学定位的变格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创新."逆向教学设计"以目标明确、教学互动、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可以付诸实践的教学模式.以逆向思维为先导的教学设计,将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设计之前,评价与教学形成螺旋上升模式,不断促进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课文《念奴娇·过洞庭》的教学设计中,围绕由"不知今夕何夕"发出的两个设问,贯穿全篇,启发思考,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充分体现"逆向设计"的优势.

    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思维《念奴娇·过洞庭》

    基于文本特征的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探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巧合"拓展为例

    杨大忠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课文中的重要特征作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触发点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原著,不仅体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标理念,还能在形成阅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知识迁移,形成高效的阅读效果.依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巧合"特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水浒传》可谓极好例证.

    整本书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巧合"拓展《水浒传》

    "1+X"群文阅读教学"X"的内涵及教学实施——以《复活(节选)》教学为例

    俞峰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1+X"群文阅读教学旨在通过运用"X"类多元文本,实现对"1"的深度学习.因此,有效开发、运用"X"类文本是高效实施"1+X"群文阅读实践的必由之路.以《复活(节选)》为例,从大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跨文化和跨媒介等视域探索基于"X"开发与运用的"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1+X"群文阅读大单元整本书阅读跨文化跨媒介

    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

    李阳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进行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研究,并从学科融合的理论依据,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的具体依据,以及两门学科融合具体的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在具体教学策略部分提出了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设计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环节、利用美术语言建构诗歌的精神世界三种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学科融合语文美术核心素养《梦游天姥吟留别》

    口述童诗欣赏的四个维度——以《彩色的梦》为例

    邓丽云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要求小学每一个学段都应阅读与鉴赏儿歌与儿童诗,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用简约且极具开放性的"四步法"口述欣赏优秀童诗,创设充满信任和支持的交流场域,把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创意的引路人、倾听者,能很好地发挥儿童诗充满美的想象与创造的育人功能,激发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潜能,从而增进语文学养,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审美创造,培育核心素养.

    童诗鉴赏维度《彩色的梦》

    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探究——以《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我为永兴桥申请省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陈麟煜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是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特点.本文以"为永兴桥申请省文物保护单位"为驱动任务,进行初中语文说明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实践中,以解决"申请省文物保护单位"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开展过程性创新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任务驱动情境化语文核心素养评价

    基于深度学习的古诗文教学问题与策略探究——以《古诗二首》为例

    陈春红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参与,学生在此理念背景下学习,可以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针对当前古诗文教学中出现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不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停留在浅层、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较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古诗二首》为例,提出如下实施策略: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古诗文深度学习有基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古诗文深度学习有生机;激发学生顺势创作,让古诗文深度学习有魅力;激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古诗文深度学习有延伸.从深度学习出发,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

    深度学习古诗文教学《古诗二首》

    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杨宇虹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当代抒情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能力有重要作用,学生学习此类作品,不仅有助于其感性思维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其情感表达力.在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目标,不仅是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能力等要求相适应的举措,更是有益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

    初中语文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审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