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课内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课内外
语文课内外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语文课内外/Journal YUWEN KENEIW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植人文关照,化解理解误区——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商量》教学设计

    张红翼万平
    361页

    师生问题比默契度,择优录用的原则的研究

    仲建萍
    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当中的主科,学好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最近这些年,各教育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符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教师授课的关键要素,没有把握好教学质量,教学就是一场无用功,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培养,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改善师生间的关系.默契度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手段之一.

    默契度择优录用研究

    赏析文学,品味经典,焕发活力

    朱文婷
    363-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让人反复品读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都能从文学作品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教学中让作品焕发生命的活力可从作品语言和作品主题两方面着手.语言上,关注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和阅读个体的生活体验;主题上,关注作品时代意义和价值,完善主题空白,通过多元的朗读形式去体悟.与此同时,主题的多元化要有教学取舍,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生本的教学理念.

    多元化阅读体验独特生活

    优化小组建设,展现语文学科特点

    孙志远
    365页

    建设农村校园文化、营造文明育人环境

    罗星
    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文化的重点在于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学校属于文化建设与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对于农村校园而言,需要基于学生这一主体,基于校园内部的环境、师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及文化氛围,这也是构建良好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发展的重要思路.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建设农村校园文化、营造文明育人环境,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情境示范实践评价——让低年级口语交际落地生根

    王描玲
    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将口语交际从语文天地中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学习板块.低年段共安排了16次的口语交际教学,所选取的都是合乎学生需要的,有迁移价值的交际话题,围绕"倾听""表达""应对"三个能力目标进行安排,每个话题承担着相应的能力发展目标,重视学生交际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笔者结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情境、示范、实践、评价,让低年级口语交际落地生根.

    情境示范实践评价

    聚焦语言,披文入情

    陈凯
    368-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着力语言表达的分析是文学鉴赏类阅读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入之后如何展开与深入?目前方法众多,不一而足.笔者总结出了从文学语言出发鉴赏文学作品的五个层级,尝试建构了一套普适的教学模式.

    文学语言文学鉴赏课五个层级

    "边读边想象画面"语文要素的落实浅探

    胡春灿
    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读边想象画面",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语文能力.统编版教材三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四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包括多篇课文也有"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明确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出诸如"通过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这样的问题,是过于空泛的,学生很难通过单一朗读在脑海中形成有效的画面.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既然是加工、改造,就必然"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教学课例,探究得出以下四个通过想象形成画面的教学策略,努力让"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

    想象画面朗读

    关于对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思考

    李宏德
    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其知识难度相比于小学数学更高,因此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对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以学生理解为目标,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手,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不管是探究数学概念还是数学习题,都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明确知识结构,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升.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展开论述,提出了探究性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性教学应用策略

    试论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

    季淑珍
    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是教学的主要来源,各门学科都源于现实,同时又会回归于现实.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经验赋予教学内容之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在挖掘生活数学时学会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展开分析,提出打造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旨在进一步赋予小学数学生活化魅力,让数学亲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