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章也

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Jour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earn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成理论语境下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双主体教学——蒙古族大学生公共英语教改研究

    郑军
    97-9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成教学理念的广泛接受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发展,急需厘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的问题。在生成理论语境下蒙古族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双主体教学模式,其中存在着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方面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方面的主体,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既走出了以往“教师主体论”的误区,又有效避免了“学生主体论”的弊端,有助于蒙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生成理论蒙古族大学生大学英语双主体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英浩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式教学法之一。它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交际性等特点,因此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分为任务的布置、实施和完成等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音教学主张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语音教学学习兴趣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及项目展示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李曼华李汉琳
    101-10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及实例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如何通过课内及课外任务——小组合作项目及项目展示有效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方法对于教学的积极影响有:1。达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2。增强了学生学习欲望和自我满足感;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自主计算机辅助项目展示

    数据驱动模式下Sketch Engine软件在ESP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雅卢华国
    103-10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ESP词汇教学一直是ESP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诸多研究证明基于计算机网络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ESP词汇教学;但基于技术原等客观因,该模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应用。使用Sketch Engine软件进行数据驱动模式下的ESP词汇教学,可以部分解决制约该模式应用的问题。

    数据驱动模式ESP词汇教学SketchEngine

    整体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应用研究

    田丽
    106-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学和教,与传统教学流派在教学理论、方法和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大学英语阶段,整体语言教学法并不普及,其教育哲学思想也鲜为人知。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其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实施原则,探索其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整体语言教学法大学英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

    英语专业写作中的语言僵化现象研究

    牛红伟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是反映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而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正规课堂学习之后不会取得明显进步,而是呈现出一种徘徊不前的状态,即语言僵化现象。笔者采集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前后两个时间点的英语写作样本,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的确出现了语言的暂时性僵化,笔者从母语负迁移、语言建构环境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种僵化的原因,并就打破这种僵化的途径进行了尝试性论述。

    写作僵化过渡语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写作中意义的协商和建立:基于最近发展区的英语师生协商写作

    须利华解超群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果斯基认为当学习者处于最近发展区(ZPD)时其学习过程最为有效。基于Tharp和Gallimore的分析模型,本文探讨在教师的支架(scaffolding)作用下大学英语写作中意义协商和建立的具体过程,特别强调了在指导学习者写作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不同认知发展阶段具体的协助。文章最后指出,写作的递归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写作训练中通过师生互动,进而激活学习者ZPD的重要作用。

    最近发展区大学英语写作师生合作支架内化

    析多模态教学互动在高职外语教学当中的运用

    徐兴华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问传统的交流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一改变也影响着我国高职外语教学。本文以多模态教学互动为切入点,就多模态教学互动在高职外语教学当中的运用效果来进行分析,从而促进高职外语教学有效开展。

    外语教学多模态教学互动效果

    基于语料库的双及物构式习得研究

    周倩倩严敏芬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及物构式是Goldberg提出的题元结构之一,表达“所有物转移”的基本事件。双及物构式和词汇一样具有多义性,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多义性的习得情况,本文提出两个假设:1。中国大学生对双及物构式的中心义的习得程度高于边缘义;2。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构式义更多。本文以中国学生口笔语料库(SWECCL 2。0)为语料,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对双及物构式的中心义的习得程度高于边缘义,并且在边缘义的习得上存在语义层级性;高年级学生并未输出更多的双及物构式意义,但其对双及物构式多义性的习得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双及物构式多义性习得构式语法

    小组比赛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基于体验哲学与微信支持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鲁琦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出发,以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理论以及微信的教育功能分析为理论基础,将微信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接,采用小组比赛为课堂组织形式,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付诸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这种尝试的效果。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从可操作课堂设计的角度,为基于体验哲学的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参考。

    体验哲学小组比赛微信翻转课堂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