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
语文学刊

章也

半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1339808298@qq.com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编辑部

语文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 习与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飘》中男性气概的嬗变

    姚刚明文斐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飘》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塑造了一批具有骑士精神的南方绅士.南北战争的爆发让南方绅士的男性气概发生了嬗变.作品塑造了没落的"绅士"艾希礼,其男性气概从有到无;崛起的"恶棍"瑞德,其男性气概从无到有.艾希礼和瑞德二人男性气概的嬗变,映射了媚兰和思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地位的发展变化,客观上为美国南方女性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通过描写南方绅士男性气概的嬗变,玛格丽特·米切尔对美国南方女性的独立意识进行了积极探讨.通过描写社会对理想男性气概的憧憬与期待,作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远景提供了启示.

    《飘》男性气概瑞德艾希礼

    伦理错位与男性气质的丧失——小说《耻》中男主人公的性别解读

    曾光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耻》是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的作品.作为南非著名作家,库切作品多次涉及复杂的种族、社会和个人伦理问题,深刻探讨了后殖民主义和种族关系等主题.他以其深刻洞察力和文学才华在国际文坛上活跃,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耻》这部作品使库切在1999年第二次获得布克奖,成为历史上首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作家.故事的主人公卢里因个人放荡的行为导致了家庭伦理、性爱伦理和社会伦理的错位.本文从分析"男性气质"的概念开始,结合南非社会变革的大环境,探讨这种层层伦理错位如何导致卢里失去了大学教授的职位,进而白人男性的种族优越感消失,造成社会阶层的下降,父亲角色认同失败,并最终导致其整体男性气质的缺失和悲剧色彩浓厚的个人命运.

    《耻》卢里伦理错位男性气质

    论《马丁·伊登》的空间性与美国梦书写

    张阳阳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丁·伊登》展现了主人公马丁·伊登在美国梦破灭后自杀的悲剧.作者杰克·伦敦在小说中通过呈现马丁不同的空间运动轨迹,揭示了空间实践对美国梦的参与:奥克兰和伯克利两座城市,一方面,推动马丁物质上的成功,物化了美国梦;另一方面,参与了美国梦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马丁的压迫,从而推动美国梦价值体系的国内帝国主义化.马丁在城市中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塑造,转而对南太平洋地区进行他者想象性建构,体现出美国梦的国际帝国主义化.《马丁·伊登》通过书写城市空间与南太平洋地理空间的社会性、历史性与政治性,从而呈现美国梦的拜物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帝国主义化,从而批判美国梦的虚伪实质.

    《马丁·伊登》空间美国梦帝国主义意识形态

    论《重返呼啸山庄》对《呼啸山庄》的改写

    王立飞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作家林·海尔-萨金特的《重返呼啸山庄》以希思克利夫出走的三年留白为起点,讲述了希思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后的经历,破解了"希思克利夫之谜".萨金特通过改写希思克利夫的身份,展现希思克利夫人性之恶的方式,突出了希思克利夫的"他者"形象.除了重塑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形象之外,萨金特也通过重构情节的方式改写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在《重返呼啸山庄》中,美洲成为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象征,病重的凯瑟琳是与希思克利夫在美洲一起生活了5年后去世的.对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的改写体现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重返呼啸山庄》《呼啸山庄》希思克利夫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语言学史"教学改革的原则与路径

    李晶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语言学史"是高等教育中文专业的语言学类基础课程,蕴含着广博丰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以往的课堂教学思政意识淡薄,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严重影响育人实效.本文探讨"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融入思政教学元素的"四通"原则,并从教学方式、课后实践、考评机制三个方面探索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为全面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发.

    汉语语言学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章学诚文章写作教育观论略

    张祖玲崔正升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章学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写作教育经验.他以史学家的宽广视野考察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独到观点,主要有:文史并重、迎机善导的初学入门观;倡论文德、积养学问的主体建构观;言之有物、有补于世的文章美学观;注重整体、先后有序的文体训练观.虽说章学诚主要是针对八股文写作教学而言,但放在今天看,其贯通文史、博综诸学的写作教育主张仍具有深刻的普遍意义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

    章学诚写作教育初学入门主体建构文体训练

    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张红娟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体系的建构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意义非凡,这不仅为反思、革新其教学提供依据,也可激励学生学习而达成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石.教学中应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全面把握教学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主体多元,着眼核心素养的发展;制定恰切的评价标准,秉持议题的适度性、组文的呈现性、设问的针对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课堂的生成性;确定适宜的评价内容,关注诗词对学生言语经验整合的促进,注重诗教过程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聚焦诗词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陶冶;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如现场观察、纸笔测验、对话交流、自我反思等.着力从评价的理念、标准、内容、方式诸方面,合理建构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应有的评价体系.

    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教法探究

    张翠兰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课文为范例,带领学生赏析学习教材课文的立意、选材、构思、技法和语言,把作文教学融入到日常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达到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语文教材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