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铜死亡相关miRNAs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及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王艺馨符德元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miRNAs(CRMs)构建乳腺癌预后模型以评估预后,并探讨其与乳腺癌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乳腺癌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获取miRNA表达数据,与收集的铜死亡相关的基因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计算筛选出CRMs,然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对模型高低风险组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相关功能分析。结果 共筛选11个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CRMs用于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1、3、5年的生存率AUC值分别为0。723、0。688和0。686,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免疫细胞及功能和免疫检查点在高低风险组中存在差异。结论 11个铜死亡相关miRNAs及其特征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乳腺癌铜死亡miRNAs预后模型

    基于分子生物信息学分析DYNC1H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韦程董明右宗子傲王俊利...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DYNC1H1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搜集丰富的临床数据,利用TCGA项目和GEO数据库对DYNC1H1表达差异、表达水平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基因改变、免疫内滤和相关细胞通路进行分析,研究DYNC1H1在肝癌的发病机制或临床预后中的功能和潜在机制。结果 研究发现DYNC1H1在肝癌存在高表达,DYNC1H1水平较高的肝癌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免疫细胞中DYNC1H1表达增加与不良预后和免疫过滤水平增加相关,动力蛋白与肿瘤的生长、癌细胞的转移侵袭有关。结论 DYNC1H1可以作为肝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可作为一种针对DYNC1H1的抗肝癌策略。

    DYNC1H1肝癌生物信息学

    基于Nurse Education Today和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近10年载文分析护理教育研究的国际热点与趋势

    黄芳徐桂华徐蕴柏亚妹...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国际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国内护理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来源,检索Nurse Education Today和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两本国际护理教育期刊2012-2021年发表的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论文3568篇,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在护理教育领域高质量论文、机构和作者最多,共有高被引文献6篇,25个关键词出现频次达到90次,形成12个主题聚类群。结论 护理教育研究领域全球化合作程度高,高仿真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医疗安全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国际护理教育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

    虚拟仿真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冉秦琴罗媛媛董新秀李洋...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可视化分析虚拟仿真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虚拟仿真在国内护理教育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作为检索源,选取2012-2021年关于"虚拟仿真护理教育"的文献,利用CiteSpace 5。8 R3对其进行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46个国家、296个机构发表的375篇相关文献,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但作者、机构、国家之间合作程度偏低。热点关键词为学生、技能、表现、知识、护理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培训项目、使用方法、疾病护理、用户体验等方面,研究趋势从虚拟环境、平台到标准化病人、现实等方向。结论 虚拟仿真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加,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家、机构及作者之间的合作,拓展研究方向,完善技术手段,丰富虚拟教学的内涵,以促进其在护理教育中更好的发展。

    虚拟仿真护理教育CiteSpace

    肝癌消融术后局部复发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李妹玲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肝癌单纯消融术后局部复发与早期复发(术后1年内)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肝癌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其纳入22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2-2022年,根据纳入标准剔除2篇,最终纳入14篇研究局部复发、6篇研究早期复发的文献,分别包括5836例、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2 cm(RR=1。92,95%CI:1。54~2。38,P<0。000 01)、肿瘤靠近大血管(RR=2。36,95%CI:1。79~3。11,P<0。000 01)、肿瘤靠近横膈(RR=2。50,95%CI:1。61~3。87,P<0。0001),其它危险因素包括消融安全边界不足、ADC图低信号;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数≥2 个(OR=4。02,95%CI:2。25~7。17,P<0。000 01)、甲胎蛋白(AFP)>400 ng/ml(OR=4。19,95%CI:1。47~11。93,P=0。007)、白蛋白(ALB)≤35 g/L(OR=0。36,95%CI:0。16~0。79,P=0。01)。结论 严格控制消融的纳入标准,对于肿瘤数量多、直径大、高风险位置、肿瘤标志物高、结合影像学高危征象,可行联合治疗或者手术切除,以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

    肝癌消融局部复发早期复发

    依洛尤单抗对ACS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梦毓耿巍闫少华刘琳...
    35-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依洛尤单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依洛尤单抗用于治疗AC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5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所检索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根据Cocha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评价纳人文献的偏倚风险;使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3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依洛尤单抗显著降低了 ACS患者因再发心绞痛的住院时间[OR=0。26,95%CI(0。12,0。58),P=0。001],降低了 患者的 LDL-C 水平[MD=-1。06,95%CI(-1。51,-0。61),P=0。000]及 hs-CRP 水平[MD=-0。44,95%CI(-0。70,-0。18),P=0。0008];但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OR=0。68,95%CI(0。31,1。49),P=0。34]、冠状动脉重建率[OR=0。69,95%CI(0。42,1。14),P=0。15]、心血管死亡率[OR=0。90,95%CI(0。34,2。38),P=0。83]、卒中发生率[OR=0。99,95%CI(0。32,3。10),P=0。99]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OR=1。16,95%CI(0。68,1。95),P=0。59]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结论 依洛尤单抗可以有效降低ACS患者的血脂指标、炎症指标、因再发心绞痛住院率,然而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重建率、心血管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依洛尤单抗AMG145瑞百安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的天津市某三甲医院骨科住院患者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闫瑞振窦一峰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骨科住院患者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出院的12 887例骨科患者的疾病构成比、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对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结果 12887例患者平均患病年龄(50。37±19。36)岁,患病高峰年龄在51~60岁,占患者总数的21。62%,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为6。29%;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显示,年龄增长、转科、住院天数增加、疾病诊断数和手术操作数增长与住院总费用呈正相关;少数民族、门诊入院、死亡标志以及31 d内再入院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调整R2为0。801,年龄、民族、疾病诊断数等指标能解释住院总费用变化的80。1%。结论 民族、年龄、入院途径、是否转科、住院天数、疾病诊断数和手术操作数是影响骨科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

    骨科疾病构成住院总费用多元回归方程模型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术-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范彩莲徐传花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白术-菟丝子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机理,为开发新药和应用古典方剂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医学药物信息与分析平台(TCMSP)的数据库获取白术、菟丝子的主要化学成份和作用靶标,利用ADME对白术、菟丝子进行有效成分的选择;通过Gencards、PharmGkb、DisGeNET、DRUGBANK等多个不同的数据库获取PCOS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PCOS进行蛋白交互作用的研究,建立PPI网络结构,并对可能的蛋白结构进行深入的挖掘。利用Metascape技术对"药-成分-靶点"进行研究,并利用Cytoscape3。7。1软件建立"白术-菟丝子-PCOS-途径"。结果 筛选出白术-菟丝子药对有效活性成分15个,作用于198个预测靶点;筛选出疾病靶点2200个;韦恩图得到共同靶点136个;白术-菟丝子药对对PCOS的调节通路起着调节内分泌、卵巢功能等作用,其作用途径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白术-菟丝子在治疗PCOS中可能通过参与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作用于AKT1、JUN、CASP3、MAPK8等靶点调节内分泌及卵巢功能,为白术-菟丝子药对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白术菟丝子网络药理学多囊卵巢综合征靶点预测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李硕赵佩佩袁斌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BM、CNKI、Wanfang、VIP中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文献,对纳入处方中药物的基本应用规律及关联规则、聚类、复杂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将文献数据挖掘获得的中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核心药物导入TCMSP,筛选后得到核心药物的有效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检索"adenoid hypertrophy",得到腺样体肥大的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导入Cytoscape和STRING平台,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与核心药物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PyMol和Auto Dock Tools处理后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纳入69篇文献,87个处方,174味中药;综合分析得到甘草、辛夷、白芷、夏枯草、浙贝母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核心药物。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核心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可能基于151个有效成分,核心药物与疾病共有109个关键治疗靶点;核心药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有豆甾7-烯醇、β-谷甾醇、豆甾醇等甾醇类化合物及木犀草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及TNF等关键炎症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发现关键成分与靶点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 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以清热、解表、补益、化痰止咳平喘和活血化瘀药为主,用药多归肺、肝、胃经,辛夷-白芷和苍耳子-夏枯草、辛夷是关键药对,可以作用于PI3K-AKT及TNF等通路来治疗腺样体肥大,可能成为中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方向之一。

    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药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上海三级儿童医院儿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

    张昕男张仁运冯占康沈依琳...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胜任力模型研究拓展到上海儿童专科医院儿科医师领域,分析提炼出上海市三级儿科医师的胜任力特征要素,实现卓越儿科医师人才培养路径的可借鉴模式。方法 采用胜任力调查问卷对上海市278名三级儿童医院儿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拟构建儿科医师胜任力模型。结果 运用儿科医师鉴别胜任力要素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由10个鉴别胜任特征项目,以构成临床业务能力、卓越持续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三大维度的儿科医师鉴别胜任力结构模型。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卓越儿科医师胜任力特征要素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上海市"优秀儿科医生"的培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海儿科医师胜任力模型因素分析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