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YP2C19基因型对急性心脑血管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曹美娜刘小平郑艳安杨飞玉...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脑血管梗塞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检测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5例急性心脑血管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CYP2C19基因型,将患者按照对氯吡格雷代谢反应快慢不同分为A组(快代谢型)、B组(中间代谢型)、C组(慢代谢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给予常规剂量硫酸氢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比较三组生理生化指标、CYP2C19基因型及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5例患者携带CYP2C19*2和*3突变杂合子的分别为84例和20例,携带CYP2C19*2和*3突变纯合子的分别为13例和0例。A组*1/*1者104例,*1/*17者4例,B组*1/*2者79例,*1/*3者20例,*2/*17者5例,C组*2/*2者13例。B组心源性再住院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其余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脑血管梗塞患者术后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抗凝预后一定程度上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CYP2C19基因检测对临床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CYP2C19基因氯吡格雷急性心脑血管梗塞

    DEK、Wnt-1、GSK-3β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曹江杨麦青葛莉乔海燕...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EK、Wnt-1、GSK-3β的表达变化,探讨DEK、Wnt-1、GSK-3β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确诊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100例,并选取癌旁周围的鳞状上皮组织当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组织中DEK、Wnt-1、GSK-3β蛋白的表达,并探讨DEK、Wnt-1、GSK-3β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DEK与Wnt-1、GSK-3β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比较,DEK、Wnt-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GSK-3β低表达;DEK、Wnt-1高表达及GSK-3β低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EK与 Wnt-1呈正相关(r=0。304,P=0。001),与GSK-3β呈负相关(r=-0。289,P=0。002)。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EK、Wnt-1表达升高,而GSK-3β表达降低,且DEK与 Wnt-1、GSK-3β密切相关,其表达异常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宫颈鳞状细胞癌DEKWnt-1GSK-3β

    NLRP3及相关细胞因子在HIV/TB双重感染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刘雅李黎吴玉华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HIV/TB双重感染者血清中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IV、TB、HIV/TB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HIV组、TB组、HIV/TB组,每组2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6、IL-17、IL-22、IL-23、TNF-α的表达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中NLRP3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结果 HIV/TB组IL-6、IL-17、IL-22、NLRP3mRNA水平高于TB组,IL-23水平低于T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TB 组 IL-6、IL-17、IL-22、IL-23、TNF-α 及 NLRP3mRNA 水平高于 HI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TB双重感染患者较单纯HIV患者、TB感染者体内体内细胞因子失衡更加明显,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结核分枝杆菌HIV/TB双重感染白细胞介素NLRP3

    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颅脑外伤伴神经源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转归的研究

    丁童庆李元海刘同昊蔡雯...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急性颅脑外伤并发神经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急诊手术中应用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能否有助于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转归。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我院接受急诊手术的急性颅脑外伤并发神经源性心脏病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1)和RSGB组(n=61)。常规组按照一般全身麻醉进行,RSGB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加用RSGB辅助麻醉,术后两组均按照脑血管疾病临床指南治疗。比较两组在术前1 h,术后6 h及术后7天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M-MB)、B型钠尿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NCM的发生时间和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CK、CM-MB、BNP、CTNT均为先升高后降低,RSGB组CK、CM-MB、BNP、CTNT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颅脑外伤后BHS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GB组的NCM比常规组的缓解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颅脑外伤并发神经源性心脏病患者手术麻醉中使用RSGB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心肌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星状神经节阻滞急性颅脑外伤神经源性心脏病脑心综合征

    链脲佐菌素与特殊膳食诱导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实验

    卢丽李哲轩刘子维
    125-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作用。方法 将40只雄鼠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组(120、130、140 mg/kg)。健康清洁级雄性小鼠20只,分为普食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比较正常小鼠与不同剂量STZ组血糖值,普食组与高脂组喂养第1、4、8、12、16周体重,分析高脂饮食喂养对糖尿病模型动物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STZ高剂量组空腹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高脂饮食喂养第4、8、12周体重高于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6周体重高于普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周的喂养后高脂组给糖后30、60、120 min血糖值高于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可有效模拟1型糖尿病病程及发病机理,而特殊膳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适用于对降糖药物的临床前筛选实验。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血糖高脂饮食诱导动物模型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张明辉修国鑫张文婧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与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平泉市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686例C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将患者分为CAD组(n=373)、CAD+T2DM 组(n=313)。另将CAD+T2DM 组根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分为低Gensini评分组(Gensini评分≤7分),中Gensini评分组(Gensini评分8~16分),高Gensini评分组(Gensini评分≥ 17分)3组。比较CAD组与CAD+T2DM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组NPAR,另分析NPAR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以及其预测CAD+T2DM 的效能。结果 CAD组与CAD+T2DM 组年龄、WBC、BUN、NEUT、HDL、Gensini评分、NPN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Gensini评分组NPAR水平高于低、中Gensini评分组(P<0。05);而低Gensini评分NPAR水平与中Gensini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PAR预测CAD+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3(95%CI:0。591~0。675,P<0。05),约登指数为0。29,敏感性为57。20%,特异性为71。80%,最佳截断点1。476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PA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NPAR与CAD合并T2DM密切相关,NPAR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Gensini评分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2型糖尿病

    检测校正左室射血时间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在肝癌切除术中管理的临床效果

    于健孙亮张海东齐英凯...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校正左室射血时间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在肝癌切除术中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择期拟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食道超声组(S组)和食道超声联合多巴酚丁胺组(D组),每组34例。S组在手术开始至肝部分切除后止血完成静脉泵注硝酸甘油,D组在手术开始至肝部分切除后止血完成持续泵注多巴酚丁胺,并泵注硝酸甘油。比较入室(T0)、诱导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肝门阻断时(T3)、肝部分切除后(T4)、术毕(T5)CVP、HR、MAP,T1~T5时SV、LVETc。T0、T5时氧供指数(DO2I)和氧摄取率估计值(O2ERe),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64例患者。与S组相比,D组T2~T3时点CVP值降低,T2~T5时点SV值升高,术中失血量减少,而术中尿量明显增加,硝酸甘油使用总剂量较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术中心脏气体栓子发生率低(P<0。05)。结论 食道超声检测LVETc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可保证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减少了术中低血压及气栓发生率。

    原发性肝癌校正左室射血时间多巴酚丁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肿瘤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盛缘潘振英
    138-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42例宫外孕破裂与42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超声征象特点(肿块直径、盆腔积液、血流参数、血流频谱表现、血流信号形态)以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准确率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破裂敏感度、特异度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破裂患者肿块直径、盆腔积液发生率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破裂患者血流参数、血流频谱表现、血流信号形态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破裂和卵巢黄体破裂准确率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两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声像图及血流特征。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颖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诊治的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检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不同检验指标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P<0。05);而血清淀粉酶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脂肪酶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血清胆碱酯酶、胆汁酸和总胆红素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邓亚琴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43例肝硬化(观察A组)患者和43例病毒性肝炎(观察B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hE、TBA、TBIL检测,比较三组血清ChE、TBA、TBIL水平;观察B组和观察A组以上指标阳性检出率;观察A组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以上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指标对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ChE均低于对照组,TBA、TBI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A组ChE低于观察B组,TBA、TBIL均高于观察B组(P<0。05);观察A组血清ChE、TBA、TBIL阳性率均高于观察B组(P<0。05);观察A组Child-pugh C级患者ChE低于A级、B级患者,TBA、TBIL均高于A级、B级患者(P<0。05),且B级ChE低于A级患者,TBA、TBIL均高于A级(P<0。05);ChE+TBA+TBIL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ChE、TBA、TBIL单独检测(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ChE、TBA、TBIL水平存在差异,且ChE、TBA、TBIL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诊断效能,并且可一定程度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胆碱酯酶胆汁酸总胆红素肝硬化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