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T4、VEGF-A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宋正宇郭嘉仪张海平张力为...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S,CST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ESCC患者组织中CST4与VEGF-A的表达,并与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Enri-chr、GEO数据库结果确认两者富集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CST4、VEGF-A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神经脉管侵犯的ESCC组织中,CST4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神经脉管侵犯、病理分期的ESCC组织中,VEGF-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与CST4、VEGF-A表达情况、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ST4和VEGF-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1,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A表达水平、CST4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ST4、VEGF-A在细胞迁移和侵袭方面起到协同作用.结论 在ESCC组织中,CST4、VEGF-A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可能共同参与了 E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有望成为ESCC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食管鳞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预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LASSO-BN模型研究

    杨启越贾晓云张新华周浩...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LASSO回归进行变量初筛,根据初筛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采用最大最小爬山法(max-min hill-climbing,MMHC)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通过比较2种模型以寻找最优的建模工具.方法 以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NICU住院的所有NEC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NEC调查数据并利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初筛,根据初筛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采用MMHC混合算法进行结构学习和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学习,构建NEC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 经过变量初筛后,早产、低体重出生儿、喂养方式、宫内窘迫及出生后窒息史、贫血、无创呼吸机、益生菌、妊娠期糖尿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10个因素纳入构建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17,准确率分别为89.78%和9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和0.741,准确率分别为70.01%和69.44%;贝叶斯网络模型性能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且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低体重出生儿、喂养方式、益生菌和PCT与NEC直接相关,早产及无创呼吸机通过低体重出生与NEC间接相关,CRP通过PCT与NEC间接相关.结论 通过比较2种模型,发现贝叶斯网络模型是一种深入研究NEC与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网络关系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个模型,能够精确地评估NEC与各因素的关联强度,为NEC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模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因素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在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中的应用

    张诚燕周莉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足月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熟的初产妇中,比较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和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506例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妇.入组孕妇均满足下述条件:单胎头位、胎心监护反应型、胎膜早破至引产时间为2~24h、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子宫手术史.根据引产方式不同,将入组初产妇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初产妇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缩宫素组初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引产效率、分娩方式和母儿结局.结果 与缩宫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进入活跃期的产妇明显增多(96.8%vs 89.1%,P=0.001),引产后24h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60.6%vs 46.3%,P=0.001).在分娩方式方面,与缩宫素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阴道分娩率和自然分娩率均显著升高(87.1%vs 72.8%,P<0.001;76.3%vs 64.2%,P=0.003).在剖宫产指征方面,与米索前列醇组比较,缩宫素组因胎儿窘迫和引产失败手术的比率增高(3.6%vs 8.6%,P=0.020;1.6%vs 8.2%,P=0.001),子宫过度刺激[过频和(或)过强]发生率较低(16.5%vs 9.7%,P=0.024).两组宫内感染、产褥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入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月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熟的初产妇引产方式中,与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4h引产效率更高,阴道分娩率增高.两种引产方法母儿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宫颈Bishop评分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初产妇

    超声多参数评价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

    滕慧焦岩余彩茶朱勇...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参数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TVCD)血流分级评价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笔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TVCD检查.根据手术疗效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孕囊长径、子宫前峡部剩余肌层厚度(remnant muscularis thickness,RMT)及孕囊周围血流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及评价.结果 81例CSP患者中,66例手术成功,15例手术失败,成功率为81.48%.失败组患者的孕囊长径大于成功组,子宫前峡部RMT薄于成功组,孕囊周围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预测手术疗效,上述单个指标以孕囊周围血流分级的预测效能较高,而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二维超声参数联合TVCD血流分级对CSP手术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

    多参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血流分级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分析

    王婧婕贾春梅陈耀东
    73-7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fic type,IBC-NST)边缘带二维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3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IBC-NST患者84例(84个单侧单发病灶),年龄25~7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且均行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检查.根据Ki-67表达程度将其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对比两组病灶边缘带二维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定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 Ki-67高表达组IBC-NST患者病灶边缘带边界模糊比例高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IBC-NST患者病灶边缘带增强特征、边缘放射状增强、造影后范围扩大比例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IBC-NST患者病灶边缘带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BC-NST边缘带定量参数PI、AUC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C-NST患者病灶边缘带边界模糊、边缘放射状增强、造影后范围扩大、定量参数PI、AUC升高可提示Ki-67高表达,为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影像学指导.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Ki-67

    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与急性心肌梗死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提拉柯孜·图尔荪魏海燕艾力·伊马木杨和银...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与急性心肌梗死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关系.方法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后CI-AKI大鼠模型10只作为CI-AKI组,健康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NLRP3炎症小体活化指标NLRP3、caspase-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明确NLRP3与CI-AK1的关系.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肾脏组织形态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焦亡相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 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加以明确细胞焦亡与CI-AKI的关系.培养大鼠肾小管细胞,构建NLRP3 过表达、沉默及空白对照组,明确NLRP3与细胞焦亡的关系.结果 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CI-AKI组NLRP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I-AKI组大鼠线粒体结构被破坏,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嵴明显减少,并且不清晰;另外,CI-AKI组细胞焦亡相关炎性指标IL-1β、IL-18水平较对照组高.大鼠肾小管NLRP3过表达、沉默及空白对照组间细胞焦亡相关炎性指标IL-1β、IL-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CI-AKI中NLRP3表达水平升高,并诱导细胞焦亡;NLRP3水平越高,细胞焦亡越明显,提示NLRP3有望成为CI-AKI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为CI-AKI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

    探讨S100A16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作用

    曹影张晶波张魏然李妍雨...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100A16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16在子宫内膜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根据表达情况不同,将所有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分为S100A16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然后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将S100A16慢病毒转染至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Ishika-wa 和HEC-1A细胞,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100A16-shNC组和S100A16-shRNA组间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不同,W 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S100A16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A16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病理分级更差有关(P<0.05),与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无关(P>0.05).CCK-8实验检测结果显示,敲低S100A16蛋白使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减低(P<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S100A16-shNC组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高于S100A16-shRNA组(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S100A16-shNC组比较,S100A16-shRNA组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下调(P<0.05).结论 S100A16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诱导EMT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子宫内膜肿瘤S100A16增殖迁移侵袭

    miR-198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王磊韩全乡李灵招徐文宁...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98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miR-198在肝癌的不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然后运用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进行miR-198对Huh7细胞株增殖、迁移及成瘤能力的研究.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hang liver和LO2正常肝细胞株比较,HepG2、Huh7、Hep3B和MHCC97H肝癌细胞株中的miR-198表达量降低,其中在Huh7细胞中尤为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198能够促进Huh7细胞凋亡;CCK-8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uh7肝癌细胞株在转染miR-198模拟物后其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miR-198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株的迁移能力;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198模拟物的Huh7肝癌细胞株的成瘤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miR-198在HepG2、Huh7、Hep3B和MHCC97H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在Huh7肝癌细胞株中最低;miR-198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株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其成瘤功能.

    miR-198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

    MHR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高清玮陆春丽
    95-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457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分为3组,其中CIMT正常组104例,CIMT增厚组113例,CAS斑块组240例.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MHR,并分析MHR与T2DM患者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患者CAS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HR对T2DM患者CAS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CAS斑块组的MHR高于CIMT正常组、CIMT增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T2DM患者中,MHR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淋巴细胞(lymphocyte,LY)、单核细胞(monocyte,MO)、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 是 T2DM 患者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HR预测T2DM患者CAS斑块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593(95%CI:0.541~0.645,P=0.001),最佳截断值为0.34时,其诊断CAS斑块形成的敏感度为63.3%,特异性为51.2%.结论 MHR与T2DM患者CAS病变密切相关,且对CAS斑块形成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中的疗效

    鲁为朋徐庆春刘志刚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比较急诊与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收治的行LCBDE治疗的16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行LCBDE患者59例(急诊组),保守治疗后择期行LCBDE患者103例(择期组).以PSM法对两组患者经1:1匹配,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成功匹配44对患者,急诊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择期组(65.00±19.88ml vs 54.89±17.90ml,P=0.01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低于择期组(3.68±1.46天vs 5.95±1.46天,P<0.001);住院总时间低于择期组[7.0(6.0,8.0)天 vs 8.0(7.0,9.0)天,P<0.001];住院总费用低于择期组[1.19(1.10,1.45)万元 vs 1.43(1.22,1.67)万元,P=0.001].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手术方式比例、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与择期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胆管炎均是安全、有效的,但急诊LCBDE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总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急诊择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倾向评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