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I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翁旭丹徐晓雪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已超过肺癌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精准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磁共振成像(MRI)因其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灵敏度高及无辐射等优点在乳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参与指导制定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可以一定程度预测乳腺癌的预后.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挖掘更多的影像信息,在MRI对乳腺癌的应用中提供更多价值.本文就MRI检查在乳腺癌筛查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从而加强影像医师对乳腺癌的认识、提高对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水平;并讨论当前背景下MRI对乳腺癌应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下一步研究的改进提供部分参考意见.

    磁共振成像乳腺癌筛查诊断新辅助治疗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刘芸吴静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发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可以通过测得杨氏模量值,为诊断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它具有安全、实时、低成本的特点,在肝纤维化、甲状腺和乳腺结节的诊断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但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分期方面的临床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系统综述实时SWE在DVT中的应用进展,以期指导DVT分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超声弹性成像深静脉血栓分期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

    超声在肩周炎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曾祥勇丁政李青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周炎是一种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疾病.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及体格检查,目前无规范化的诊治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超声可提高肩周炎的诊治率.本文综述了肩周炎的致病机制、分类、分期、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注射治疗.

    冻结肩肩周炎超声

    消除或减轻CBCT常见伪影的可行化探讨与研究

    邹一方于成群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伪影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伪影对CBCT图像的质量和诊断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消除或减轻伪影对于提高CBCT影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锥形束CT的工作原理和常见伪影类型,针对每种伪影类型,分析了其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消除或减轻CBCT常见伪影的可行方法,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深入理解伪影的形成机制,开发更加精确有效的消除或减轻伪影的方法.旨在为优化CBCT图像质量,提高临床应用时的影像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锥形束CT金属伪影运动模糊深度学习能谱

    人、犬和猫慢性胰腺炎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张耀辉姜林黎静张晓晶...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迁延不愈的难治性疾病,其特征为胰腺慢性炎症、纤维化、胰腺实质的不可逆性损伤,并最终导致胰腺外分泌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CP至关重要,影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评估胰腺形态学和功能改变,在CP早期诊断中独具优势.犬、猫CP发病率高,且是胰腺炎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研究中的常用动物模型,而影像技术在犬、猫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远不如预期,其诊断与评估仍面临挑战.目前尚缺乏对不同物种胰腺炎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系统性描述.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人、犬和猫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慢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

    符合生理顺应性的OSAHS患者上气道及其周围软组织三维重建

    陈柳洁肖潭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人体上气道结构复杂精细,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形位移及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矢状面,其他方向的变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气道的塌陷阻塞也存在影响.建立符合生理顺应性的患者上气道三维实体模型是进行OSAHS患者上气道流固耦合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的基础.方法:采用自然睡眠仰卧位状态下OSAHS患者上气道CT数据,通过Mimics、Geomagic及HyperMesh软件开展患者上气道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工作.结果:获得患者上气道(含鼻咽与口腔气道)及其周围软组织(含软腭、舌体、会厌)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符合患者自然睡眠期真实几何形态与生理顺应性,有效表征上气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空间结构关系.结论:该模型包含鼻咽气道与口腔气道,有利于后续分析研究不同呼吸模式对OSAHS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患者睡眠期间发生气道阻塞的力学机制提供数值模型支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然睡眠期生理顺应性三维重建数字医学

    结扎不同左冠状动脉分支对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崔岩芳万伟平黄春燕韩超...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大鼠与人体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差异,通过超声心动图探讨结扎大鼠前降支与回旋支对左室结构及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24 例Wistar大鼠按月龄配伍后随机分为前降支(LAD)组和回旋支(LCX)组,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心率、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脉内径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LCX组操作后与术前相比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LAD组前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大鼠回旋支同样能使得大鼠左房室扩大,并影响左室射血功能,只是后者相比结扎前降支影响小.

    心脏急性缺血模型超声心动图大鼠

    超声人工智能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陈祖峰陈铭王韦沈若宇...
    24-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人工智能(AI)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2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确诊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 47 例(甲状腺髓样癌组),并选取同期手术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94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作为对照组,比较AI对两组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比较AI、医生对甲状腺髓样癌组病灶的诊断符合率.结果:AI对甲状腺髓样癌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51.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88.3%,AI对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01).在甲状腺髓样癌组内,AI对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符合率为 51.1%,医生对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符合率为 72.3%,两种诊断方法对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的AI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仍有待提高.

    超声人工智能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结节

    右心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与肺动静脉分流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孙征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FO)与肺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3年7月诊治的96例不明原因头痛及较年轻脑梗死患者,经右心声学造影(c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观察静息及Valsalva动作下右向左分流量、分流出现的心动周期及持续时间,根据专家共识解读诊断,以确定PFO的房水平分流及肺动静脉分流,对比cTTE诊断PFO组与TEE结果,对比cTTE诊断肺动静脉右向左分流组与肺血管造影结果,分析上述结果,评估判定cTTE对卵圆孔未闭和肺动静脉右向左分流的诊断效果.结果:在 96 例患者中,经cTTE诊断为PFO右向左分流 56 例,56 例患者经TEE诊断PFO54例,诊断符合率96.4%;诊断肺动静脉分流包括可疑生理性分流8例,其中肺动静脉生理性分流5例,肺动静脉瘘1例,PFO合并生理性分流2例,经肺血管造影检查,存在肺动静脉分流6例,诊断符合率75.0%,其中肺动静脉瘘(PAVF)1例,肺动静脉生理性分流 4 例,PFO合并生理性分流 1 例.结论:cTTE能够相对准确鉴别PFO和肺动静脉右向左分流,在PFO与肺动静脉分流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对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右心声学造影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琳琨杨星烨李琳杰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 64 排螺旋CT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疑似SMAS患者,行 64 排螺旋CT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照,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腹部CT检查,仅 6 例图像表现较为典型,表现为十二指肠水平段以上扩张;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15 例患者可见典型"笔杆征".64 排螺旋CT诊断SMAS阳性 33 例、阴性 27 例、误诊 11 例、漏诊 18 例;上消化道造影诊断SMAS阳性 38 例、阴性 22 例、误诊 8 例、漏诊 10 例;联合检查诊断阳性 38 例、阴性 22 例、误诊 2 例、漏诊 4 例.联合检查诊断SMAS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 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 64 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除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外,余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0).结论:联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 64 排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SMAS的诊断效果.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