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社会

刘建凡

月刊

1006-5563

bjbabc@163.com

027-83692517;83657967

430030

武汉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医学与社会/Journal Medicine and Society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适合于卫生战线各级干部、管理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广大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老年人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质量和时长的关系

    叶欣王鑫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我国老年人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质量和时长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面板回归模型对47718 名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质量、睡眠时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的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相比于经济状况困难的老年人,自评经济状况一般(OR=1.37,P<0.001)和自评经济状况富裕(OR=1.65,P<0.001)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好.老年人的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时长显著相关,自评经济状况一般(OR=1.16,P<0.001)和自评经济状况富裕(OR=1.21,P<0.001)的老年人睡眠时长较长.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的关系具有一定异质性,自评经济状况与睡眠时长的关系主要在低龄、女性和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中展现.结论:老年人良好的自评经济状况有助于更好的睡眠质量和更长的睡眠时长.政策制定者和公共卫生工作者需要更好地了解不同老年人群的需求,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

    老年健康睡眠质量睡眠时长自评经济状况老年人

    生育意愿对湖北省某妇幼保健院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的影响

    郑思越李欣雨廖云鹏徐娟...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生育意愿对于湖北省某妇幼保健院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的影响,为减少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湖北省某妇幼保健院生殖科进行不孕症就诊的 553 名女性患者进行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生育意愿对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的影响.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受到年龄(P=0.010)和既往生育史(P=0.004)的影响.弱生育意愿(OR=0.46)和低不孕症认知水平(OR=0.66)的患者发生就医延迟的风险较高,生育意愿与不孕症认知水平的交互项对患者就医延迟情况产生影响(OR=0.73).结论:生育意愿对于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有显著的影响,不孕症认知水平在生育意愿和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情况之间存在调节效应.应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同时注重生育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而促进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及时就医.

    就医延迟生育意愿不孕症女性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选择偏好比较研究

    姜帆乔学斌徐爱军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工作选择偏好,为吸引和稳定农村基层医生队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确定月收入水平等6 项属性及其水平,采用部分析因设计方法设计问卷.选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在岗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 390 份,运用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人员编制(β=2.089)、月收入水平(β=1.043)、福利保障状况(β=0.707)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选择偏好的影响位列前3,对村卫生室医生工作选择偏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人员编制(β=2.087)、福利保障状况(β=1.312)和月收入水平(β=1.041),职称晋升年限和工作条件对村卫生室医生工作选择偏好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属性的改变对工作选择的边际效应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人员编制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最关注的工作属性,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基层医生工作选择偏好产生重要影响,应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因人因地施策,制定结合多种影响因素的政策干预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工作偏好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甲医院出院老年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研究

    张呈蕊栾伟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甲医院出院老年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为今后制定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的收费、报销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甲医院380 名出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描述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可接受的支付金额及报销比例,运用logistic回归对可接受的支付金额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出院老年患者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高,大多(95.3%)有支付意愿,可接受的支付金额为 251.89 元/月、37.30元/项,可接受的报销比例为每月24.79%、每项33.75%.可接受的支付金额主要受到慢性病患病情况、医疗资源空间距离、家庭对医疗决策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甲医院的多数出院老年患者存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出院老年患者可接受的支付金额偏低,应进一步深入卫生经济学研究来为日后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服务的收费提供标准.

    过渡期护理服务需求支付意愿浦东新区

    哈尔滨市社区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贺沙沙温红娟侯建明温扩...
    30-3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社区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空巢老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框架制定问卷,选取哈尔滨市6 个社区688 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3 月-8 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哈尔滨市社区空巢老人生命质量总分为(58.57±18.07)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59.94±21.70)分、生理领域(59.79±19.96)分、心理领域(57.93±20.17)分、环境领域(56.91±19.96)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种数、锻炼情况、睡眠质量、抑郁情绪、社会支持、退休前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基本医疗保险是社区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模型的总解释度为 46.5%,每层对应的回归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哈尔滨市社区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较低,受多重因素影响,空巢老人生理机能下降、情感需求未能满足,建议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进一步从物质、精神、制度等多层面满足社区空巢老人的需求,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空巢老人影响因素哈尔滨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我国中老年人主动健康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

    石震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其主动健康意识的影响机制,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21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选取45 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样本回归等方法分析互联网使用情况对中老年人主动健康意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互联网使用情况能够影响我国中老年人主动健康意识.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其主动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主动健康意识均有促进作用(P<0.05).对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情况会通过社会参与强化中老年人对身体健康(8.2%)和心理健康(6.9%)的主动关注,但通过社会信任会弱化中老年人对身体健康(-2.4%)和心理健康(-2.8%)的主动关注.使用互联网可以显著提升城镇中老年人两方面的主动健康意识,但只对农村中老年人主动关注身体健康方面有影响(P<0.05).结论:互联网使用情况对我国中老年人主动健康意识有积极影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开展健康信息传播和健康促进教育,同时注意扩大中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不断提升中老年人的主动健康意识.

    主动健康健康意识互联网使用

    国际卫生人力资源女性构成的相关研究综述

    汤皓晴李明月韩乐阳刘晓云...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上卫生人力资源正呈现女性占比增加的趋势.本研究综述了国际卫生人力资源中女性构成的现状与趋势、促成女性占比增加的原因、男性与女性卫生人员在工作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女性占比增加可能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转型提供参考.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卫生领域较早出现女性人力资源占比增加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持续上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卫生人力资源性别结构也开始出现类似的变化.不同性别的医师在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科室选择以及平衡家庭与工作关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卫生人力资源女性占比增加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包括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学医、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以及某些医学专业相对经济吸引力下降等因素.此外,卫生人力资源的转型可能会从根本上影响医疗服务的提供和临床治疗的质量.

    卫生人力资源女性构成医疗服务

    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刘雨璇王军永周佳佳谭浩...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2012-2021 年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并分析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为实现三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优化策略.方法:采用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灰色关联模型,分析 2012-2021 年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1 年,我国大部分省份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均呈小幅波动发展趋势,总体跨度在 0.210-0.488,2021 年底有 5个省份属于低度协调,26 个省份属于高度协调;三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妇幼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产出与耦合协调度的灰色关联度排名稳居前二,分别为 0.920 和 0.876,属于强关联度.结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耦合协调程度有待提高;各省份三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在时间上呈阶段式变化;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发展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妇幼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是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医疗服务居民健康经济发展耦合协调

    我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杨月然李菲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为促进卫生技术人员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9-2021 年我国31 个省份的人口、卫生、经济等方面数据,用熵值法测量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分析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结果:2009-2021 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集聚指数自0.3782 下降至0.3425,城市化指数由0.3358 提升至0.3544,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自 0.5822 降至 0.5748.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耦合度高,整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结论:卫生技术人员集聚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在区域分布上一致性较高,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制虽已建立但尚不完善,区域间差异明显.各省份应采取相应措施,统筹推进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优化和城市化发展.

    卫生资源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化耦合协调

    广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下牵头医院服务能力与运营效率评价

    张兴隆陈丽丽韦兴焕祝碧莲...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广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下牵头医院的服务能力与运营效率进行评价,为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结合TOPSIS法与RSR法对广西县域医共体下12 家牵头医院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应用Malmquist指数对牵头医院运营效率进行评价.结果:2018-2021 年,牵头医院服务能力的Ci值依次为 0.1020、0.5490、0.6639 和 0.7767;2021 年,服务能力被评定为"优""中""差"的牵头医院分别为 2 家、8 家、2 家;2018-2019 年,牵头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下降3.4%,有6 家牵头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大于 1;2018-2021 年,牵头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下降了 4.6%,有2 家牵头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大于 1.结论:2018-2021 年,广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 12 家牵头医院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运营效率较低.政府部门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牵头医院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高质量技术人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牵头医院服务能力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