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知识图谱的温经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陈晓瑶杨思晨张晨张悦健...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图谱的温经汤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温经汤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合并去重,后导入CiteSpace 6。1。R3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88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有3年增长迅猛;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河北中医学院的杜惠兰;主要研究机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各机构间合作不密切;关键词主要集中于治疗病种、应用形式、化学成分3个方面。结论 温经汤在妇科和皮肤科领域研究广泛,其中月经病和不孕症是研究热点。皮肤病的严格疗效评价和基础研究、难治性疾病的拓展、外治法的机制研究应在未来多加关注。

    温经汤CiteSpace研究热点可视化经典名方

    空间视域下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利用率的研究

    张敏周健施雯慧羊海涛...
    8-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空间角度分析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利用率,为优化相关医疗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利用借助卫生资源集聚度和相对发展速度,评价2015-2021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利用率发展速度;波士顿矩阵法评估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匹配模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其空间特征。结果 2015-2021年三大区域人口维度的卫生资源集聚度较接近,但地理维度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苏南与苏北差距由2015年的2。32倍上升到2021年的2。47倍;2021年13个地级市执业(助理)医师地理维度最高差距4。92倍,人口维度最高差异1。47倍;分析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率相对发展速度的匹配模式发现,南京、无锡、徐州为高配置-高利用模式;泰州、连云港、宿迁为高配置-低利用模式。结论 江苏省卫生资源分布和利用的空间差异不容忽视。建议本着空间公正的理念,构建"区域治理-分类管理"的政策设计框架,为政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开展卫生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卫生资源集聚度公平性利用率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李佳英翟瑞瑞赵亚杰周脉涛...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PIC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联合SGB。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痰量积分、咳嗽积分、血清P物质(SP)、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痰量积分与咳嗽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IL-8、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PIC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星状神经节阻滞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感染后咳嗽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彭虎杨延洁杨羚辜新...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为MDRO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发生MDRO感染的4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分为病死组(98例)和生存组(303例),使用Excel 2019和SPSS 27。0对其感染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1例ICU患者发生MDRO感染中共检出MDRO 82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48株(78。5%),前6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8。0%)、肺炎克雷伯菌(15。2%)、大肠埃希菌(8。7%)、铜绿假单胞菌(6。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革兰氏阳性菌177株(21。5%),主要为屎肠球菌(6。5%)、金黄色葡萄球菌(4。7%)、表皮葡萄球菌(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疾病(OR=5。047,95%CI:2。539~10。034,P<0。01)、肺部疾病(OR=3。223,95%CI:1。884~5。512,P<0。01)和机械通气(OR=1。510,95%CI:1。340~15。304,P<0。05)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MDRO感染菌株分别以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为主,感染菌株种类较多,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和机械通气是影响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预后

    交联透明质酸对颗粒脂肪移植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单宝珍韩雪峰黄宗霖朱丛笑...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交联透明质酸(CLHA)对颗粒脂肪移植成活的影响。方法 72只8周龄SPF级雌性BALB/c裸鼠,体重22~24 g分为两部分,其中24只用于确定定制CLHA的代谢情况,48只用于研究CLHA对颗粒脂肪移植后成活的影响。24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6只;于裸鼠背部皮下注射0。3 ml定制CLHA,术后1、2、4、12周分别处死A、B、C、D组所有裸鼠,测定定制CLHA剩余体积及HE染色情况。48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0。3 ml定制CLHA与0。3 ml人颗粒脂肪混合物,对照组仅移植0。3 ml人颗粒脂肪。各组分别于术后1、2、4、12周处死6只裸鼠,比较两组脂肪组织体积保留率、组织学评分、脂周蛋白-1(Perilipin-1)(+)活脂肪细胞占比、CD31(+)血管数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光密度值及有效体积保持率。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移植后定制CLHA的肉眼观和实测体积均逐渐减小,D组不再可见定制CLHA。A组可见大量成片淡蓝紫色的定制CLHA分布在组织间隙中;B组可见间质出现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定制CLHA呈分散分布;C组可见组织间质疏松、增宽,间质纤维化加剧,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定制CLHA面积有所减少;D组视野中未见定制CLHA,注射部位皮下结构与正常皮下结构相似。实验组在术后4周时新生血管最多,而术后12周时则较前减少;对照组各时间点移植物整体新生血管分布较均匀。术后1、2、4、12周,实验组体积保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移植物脂肪细胞间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新生血管则主要集中于移植物外周;对照组则以结构较完好的脂肪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则较少。术后1、2、4、12周,实验组脂肪细胞完整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纤维化区域和炎症细胞浸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12周,实验组坏死区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12周,实验组油囊/空泡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活脂肪细胞早期体积较小、外形欠规则,但术后2周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加、外形趋圆润;对照组的活脂肪细胞形态均一性在各时间点均欠佳,且没有明显的体积增加趋势。在术后1、2周,实验组Perilipin-1(+)活脂肪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12周,实验组Perilipin-1(+)活脂肪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12周,实验组有效体积保持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实验组新生血管主要集中于移植物边缘,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入内部;对照组血管分布则始终较为整体、均匀。术后1周,实验组CD31(+)血管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12周,实验组CD31(+)血管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12周,实验组VEGF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LHA的存在不利于移植的颗粒脂肪远期成活,建议临床上待局部CLHA完全代谢或预先使用透明质酸酶溶解后再行颗粒脂肪移植。

    交联透明质酸颗粒脂肪脂肪移植脂肪成活

    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患者疼痛、异物感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肖熙刘影倩梁祥李明...
    31-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患者疼痛、异物感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120例。依据手术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后12、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异物感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二次行胸腔穿刺术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术后异物感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异物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异物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二次穿刺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完全胸腔镜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术对比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优势显著,但仍需结合患者情况做到个体化选择。

    肋骨骨折胸腔内固定疼痛程度异物感

    孕激素抵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毛明玉李全喜苗聪秀任雪英...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异位内膜的生长依赖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孕激素因具有抑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常被用于控制EMT症状和延缓复发。临床治疗中,部分EMT患者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类制剂治疗表现低反应,甚至无反应,该现象为孕激素抵抗。孕激素受体(PR)表达缺陷、PR活性降低和PR信号传导异常干扰孕激素信号传导,导致孕激素抵抗。本文总结近年来EMT中由PR异常导致孕激素抵抗相关的分子机制,期望通过逆转孕激素抵抗现象,从而研发新的针对EMT及其不孕症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孕激素受体孕激素抵抗

    中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张鑫妍刘闯安月鹏杨素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病程久、病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疑难皮肤病。随着中药对银屑病的深入研究,诸多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开展研究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对提高银屑病治疗的准确性、多样性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萜类、酚类等化合物及中药复方通过干预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可有效抑制胱天蛋白酶-1激活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成熟与分泌,诱导自噬、调控细胞焦亡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减轻银屑病皮损中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银屑病病变。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探讨中药在治疗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景,以期为中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银屑病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NLRP3炎症小体银屑病中药

    ARHGDIB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婧萱乔媛王婷婷赵建国...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治疗的重要因素,ARHGDIB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类具有重要作用的转移抑制剂。本文阐述ARHGDIB通过调节RhoGTP酶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控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ARHGDIB在膀胱癌、胃癌及白血病中主要通过Rac通路发挥作用,而在肺癌、肝癌和胰腺导管腺癌中,其对PI3K/PK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较常见。ARHGDIB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抑制恶性肿瘤的转移,因此,其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可通过调控不同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ARHGDIB恶性肿瘤转移RhoGTP酶

    SNHG 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孔妮马红罗洞波
    51-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SNHG1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且作为肿瘤驱动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等多个过程的调控。SNHG1有潜力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综述SNHG1的发病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肿瘤SNHG1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