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科研试剂/耗材采购平台的开发应用与实践经验

    管梦月苏京平张旭周雪莹...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科研物资采购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规范科研物资采购流程、减少廉政风险的重要措施。在科研经费"放管服"的背景下,北京某三甲医院分析科研物资采购管理需求及业内管理模式,结合本院情况搭建集查询、采购、审批、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科研物资采购平台。平台上线后,科研物资采购流程简化,采购高效、全程可追溯,科研采购管理水平提升。本文阐述平台的开发应用和成效,以期为医疗机构科研物资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管理采购平台

    咽瘘伤口湿性治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任晓波田梓蓉刘永玲张欣...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咽瘘伤口湿性治疗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以整体护理理念为理论框架,检索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经专家小组讨论后初步制订咽瘘伤口湿性治疗评估指标体系库、设计专家函询问卷。2023年4月至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来自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12个省市及自治区的1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名专家进行函询,专家小组针对函询结果进行讨论并最终修订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并检验各层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 专家函询问卷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为0。912、判断系数为0。960、权威系数为0。936、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92(P<0。001)。最终构建的咽瘘伤口湿性治疗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及三级指标28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702 9(生理因素)、0。114 9(心理因素)和0。182 2(社会因素),各层级指标一致性检验系数均<0。100。结论 初步构建的咽瘘伤口湿性治疗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可作为伤口治疗师评估咽瘘伤口的有效工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咽瘘湿性愈合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与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李润武健徐倩覃露梅...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与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德尔菲法构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与管理体系。采用非随机化的类实验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1月至3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1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4月至6月的168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配合及管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及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首台开台准点率、接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配合度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接台手术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台开台准点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间布局合理、仪器设备使用方便、手术体位对操作的影响、物品准备充分、器械摆台合理、器械传递准确、器械传递及时和医护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物品准备、沟通、患者护理、故障处理、操作熟练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与管理可有效缩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接台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度和医师满意度。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标准化护理配合手术管理手术配合目标导向理论

    互动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行功能、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

    刘彦伶邹娇丽龙兴王四美...
    175-17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行功能、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互动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分、负性情绪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TUGT短于干预前、FA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TUGT短于对照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步行功能、减轻负性情绪及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

    脑梗死互动达标理论步行功能早期康复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4例报道

    谭黄圣赖居易冯华龙蓝志明...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引起术中、术后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腰椎微创手术并发症,国内目前仅见个案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行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类脊髓高压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颈部突发且较为严重的疼痛、胸口憋闷感、耳鸣等,还可表现为极度烦躁、濒死感,逐渐出现患肢向健肢进展性麻木、腹胀、颅内压增高,或出现血压骤升、心率加快等体征。充分认识类脊髓高压综合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预防该并发症。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类脊髓高压综合征并发症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超高龄伴TP53突变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郭秋月高文欣陈卓王德秀...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行,且多数不能耐受化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为超高龄男性,确诊MDS伴原始细胞增多 Ⅰ型,初诊时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且需输血支持,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极高危,伴TP53基因突变。与同类患者比较,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血象三系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达到高龄MDS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标。本文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及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龄MD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高龄或超高龄预后不良MDS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龄肿瘤蛋白53基因突变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

    儿科区域医疗协作中心的构建现状与发展探索

    王晓瑜郭群英牛雅萌倪鑫...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儿科区域医疗协作中心能优化整合紧缺的儿科医疗资源,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便于疑难杂症患儿疾病转诊。当前,国内儿科区域医疗协作中心的建设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输入地区医疗水平和促进疾病转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居民知晓度不高、技术水平和医疗标准不一致、信息系统不兼容等现实困难。推动儿科区域医疗协作中心的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整合内部管理机制,推动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强品牌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和信任感;规范医疗标准和培训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互联。

    儿科区域医疗协作中心医疗资源管理机制

    综合公立医院"医护管"一体化慢病全程管理模式探索

    张红周永召唐正何宇恒...
    192-19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疾病年轻化趋势加剧慢病防控形势。目前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的慢病防控模式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无法满足慢病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为帮助解决慢病患者就医随访等问题,推动形成公立医院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探索构建了"医护管"一体化团队协同慢病全程管理模式,为加强慢病管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医护管"一体化团队协同慢病全程管理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稿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