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刘佳曹阳刘金盛王玉琳...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门诊收治的90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对照A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B组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估量表(ADAS-cog)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4、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ey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8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后4周,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ey水平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ADAS-cog、ADL评分和血清Hey水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可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降低血清Hey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多奈哌齐和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

    孙氏经颅重复针刺法阿尔茨海默病盐酸多奈哌齐认知功能

    盆底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刘际石胡国强杨少坤胡永红...
    138-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盆底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康复科8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盆底磁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日记、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指标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ICI-Q-SF评分和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QOL评分和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盆底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次数,提升生活质量.

    针刺盆底磁中风尿失禁

    基于CiteSpace当归四逆汤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刘婷潘晓彦李芳王敏...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当归四逆汤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当归四逆汤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至2023年8月.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 105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该领域作者及机构间合作较少.高频关键词有疗效、临床应用、经方等,共形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少阴病、大鼠等14个聚类,近年突现词主要为糖尿病、痹证、疼痛、炎症因子等.结论 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较广,主要用于痛经、糖尿病、痹证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在分子水平上阐释其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研究是本领域近年来的趋势,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同时其临床应用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当归四逆汤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程纬民教授基于壮医"毒虚致病"理论辨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陈春燕程纬民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现代医学针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是在不良反应最小化基础上提升患者血小板数量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但大多数患者常伴有乏力、焦虑等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毒虚致病"源于壮医毒虚学说,毒与虚共同导致疾病发生,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程纬民教授从壮医毒虚理论出发,认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致病因素关键在于风、湿、火、热毒邪,气血阴阳虚损可加快疾病进展,治疗原则上主张祛毒邪兼以扶正,把握致病关键因素,加强利于阻断致病因素中药,防病传变.最后附验案两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参考.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壮医毒虚致病治疗经验

    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

    何萌来永强张喜维王生伟...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措施.观察两组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心脏瓣膜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肺栓塞发生率与术后早期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VTE质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VTE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为心脏外科术后VTE的预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改进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心脏瓣膜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质量改善并发症

    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 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李苹王逸骏
    155-15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 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治疗的52例Schatzker 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试验组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24 h及1、2、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术后1、2、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h,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6个月膝关节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术后24 h,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2、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膝关节ROM、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Schatzker Ⅳ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缓解、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临床意义.

    规范化疼痛护理功能锻炼SchatzkerⅣ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

    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其父母中的应用

    连晓方孙娟翟井飞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其父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每例患儿对应1名父/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机理论关怀护理,两组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入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通过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及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情绪及治疗配合度,并通过关怀能力量表(CAI)及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两组患儿父母关怀能力及照顾能力.结果 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儿CMF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患儿CM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儿父母CAI评分高于入院时,FCTI评分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患儿父母CA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父母,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能克服患儿恐惧心理,提高依从性,提高父母照顾能力及关怀能力.

    时机理论关怀护理肺炎支原体肺炎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

    汤可香胡巧蒋丽丹康欣...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即刻(L1)、入复苏室即刻(L2)、麻醉清醒时(L3)患者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两组麻醉复苏情况及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点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小儿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促进小儿麻醉复苏期恢复,且可降低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麻醉复苏期预见性护理一体化模式全程麻醉护理

    三阶梯止痛法联合心理护理在脊柱转移瘤难治性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占云燕林燕吴珊珊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三阶梯止痛法联合心理护理对脊柱转移瘤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难治性癌痛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组(48例)及联合干预组(48例).常规干预组接受三阶梯止痛法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VAS、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联合干预组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联合干预组面对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疼痛管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环境舒适度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梯止痛法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脊柱转移瘤难治性癌痛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脊柱转移瘤难治性癌痛心理护理三阶梯止痛法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汤新颜陈媚珍吴俊琪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后恢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干预,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Mo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精神情感状况照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