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特异性腰痛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刘刚刚王运彩王超吴兴杰...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特异性腰痛发病无明确的解剖学或生理学原因,国内外学者尚未对其致病机制达成共识.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以非手术、非药物治疗的方式最为普遍.由于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患者精神、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以更好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就非特异性腰痛致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非特异性腰痛发病机制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康复

    外周静脉波形分析的临床应用进展

    曹丹丹王金荣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目的是综述外周静脉压(PVP)波形的生理学特点、获取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PVP与中心静脉压高度相关和一致,是一种有潜力的替代指标.经上肢浅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压力传感器进行外周静脉波形分析(PIVA),或腕关节掌侧皮肤表面放置专门的压电传感器,进行非侵入性静脉波形分析(NIVA),均可早期识别低血容量状态,包括出血和脱水.对于心力衰竭患者,PIVA/NIVA可准确评估容量过负荷,甚至预测短期恶化风险.PVP主要缺陷是波幅低、信号弱,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周围静脉压波形分析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

    经方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刘鹏冷伟刘春莹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替代疗法,其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西药多以对症处理为主,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特别是经方,在改善腹膜透析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本文总结近年来经方在防治营养不良、腹膜炎、呼吸道感染、便秘、水肿、不良情绪等常见腹膜透析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效果,延长其应用时间,降低透析失败率.

    腹膜透析并发症经方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麻醉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孟千港肖梦柔赵媛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损伤类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核转录因子红系 2 相关因子 2(Nrf2)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细胞生理活动.研究表明,Nrf2在肝脏IRI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激活Nrf2及相关通路能够清除活性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轻肝脏IRI.近年来,麻醉药物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减轻肝脏IRI均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麻醉药物相关研究进展,对Nrf2在肝脏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IRI的防治提供新方向.

    肝缺血再灌注核转录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氧化应激麻醉药物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中医药对肛瘘术后促愈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昌盛畅立强李仲云宋杰...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肛瘘是以肛周硬结、反复破溃流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消肿祛瘀、敛疮生肌之效.但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尚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炎症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球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旨在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中医药肛瘘免疫调节创面愈合机制综述

    基于课程地图视角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梁振宁詹胜帆于瑶周清平...
    69-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地图的总体要素,总体结构图和课程时序图等,课程地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制订学习计划.本文围绕学生需求,通过引入课程地图探析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以期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计划、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课程地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智慧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留学生药物分析实验中的探索

    侯琳刘卫张慧娟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动了"智慧教学平台"的广泛使用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针对药学留学生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留学生药物分析实验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借助"智慧在线教学平台"发展线上、线下协同的混合式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建立高效的沟通桥梁,使得课堂互动一贯到底,既保证了灵活有趣的教学过程,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提质增效.

    "智慧平台"混合式教学实验课教学留学生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药药剂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赵永恒戈振凯邱婧然朱海涛...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中药药剂学课程为例,通过重塑课程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实践,学生成绩及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工匠精神得以凸显,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团队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为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样板,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中医药学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构建与实践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培养目标探索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司春婴徐伟玲米娜邱伯雍...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建一支拥有突出临床技能及科研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队伍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多注重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分析基于立德树人根本培养目标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希望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立德树人中医药人才培养

    3D打印模型在骶骨肿瘤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王世东刘奎生臧杰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 3D打印模型在住院医师骶骨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3 年 8 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轮转的 60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其分为案例教学(CBL)组(30例)、3D打印结合CBL组(30例).CBL组采用CBL模式教学;3D打印结合CBL组在CBL组的基础上增加 3D打印模型.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及教学质量.结果 3D打印结合CBL组满意度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结合CBL组调查问卷各维度(该课程是否有助于理解骶骨周围的解剖结构、该课程是否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该课程是否有助于理解骶骨肿瘤知识与手术内容的联系、该课程是否可以增加医学兴趣、该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否愉快轻松、该课程是否提高了你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及总分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结合CBL组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骶骨肿瘤的教学过程中,采用 3D打印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骶骨肿瘤知识.

    3D打印模型案例教学骶骨肿瘤教学方法临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