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的汉英翻译策略研究——以《活着》英译本为例

    姚纯贞何琪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低语境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处于不同语境下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会话规则,这些规则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翻译及传播.余华的小说《活着》涉及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小说内容的基础,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解角度.本文以《活着》的英译本为范例,基于高低语境文化视角,对译本中涉及高低语境文化因素的句段处理进行剖析,旨在为同类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我国文学作品的输出提出建设性意见.

    高低语境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学翻译

    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翻译——以沂蒙山旅游区为例

    李成明赵伟伶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受制于以归化为主的翻译观念,旅游文本翻译往往关注其目的和功能,采用"西化"或删减部分文化负载词的方法,这致使旅游文本的文化内涵大幅度降低.本文从文化图式理论角度出发,以沂蒙山旅游区的相关文本为例,分析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进而实现文化图式的重建与融合,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启示,助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文化图式理论旅游翻译文化负载词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域下的《隐入尘烟》字幕翻译研究

    俞星月朱滴滴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隐入尘烟》是一部歌颂农民与生命的电影,也是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随着影视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电影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契机,此时电影字幕翻译就非常关键.《隐入尘烟》自上映后好评如潮,受到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该电影字幕翻译的个例分析,探讨字幕翻译技巧,以促进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出去".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字幕翻译《隐入尘烟》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比较研究——以《卖花女》中译本为例

    任迎迎周子梅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卖花女》英汉一对二平行语料库,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出发,分析杨宪益译本与林语堂译本的语言风格差异,结果表明:(1)在词汇层面,林译本用词更加丰富,表达更加通俗易懂,而杨译本语言则呈现出凝练的特点;(2)在句法层面,林译本句段更多且较简短,句子复杂度较低,而杨译本句子复杂度更高;(3)在语篇层面,林译本表达的感情较含蓄,而杨译本则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惊叹、喜悦、愤怒等情感表达.

    《卖花女》英汉平行语料库译者风格

    生态翻译学"三维"视阈下电影字幕翻译探析——以电影《满江红》为例

    吴奥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中国影片外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题材影片《满江红》在国内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影片除了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之外,字幕翻译也是一大亮点.本文从生态翻译学入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析《满江红》的字幕翻译.研究发现,《满江红》字幕翻译在"三维"视角下适应性选择整合度高,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之"帆"助力我国电影外译"出海"属实可行,有助于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基础,为传播好中国声音注入不竭动力.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满江红》电影字幕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南京市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研究

    刘丽梅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京长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京自然景观优美,文化与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然而,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南京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译质量与水准并非尽如人意.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这些景点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更好地优化南京旅游景点的语言生态环境,提升其国内与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生态翻译学南京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

    《农政全书》早期英译与传播特征探析

    曾慧妍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学典籍《农政全书》早期外译始于18世纪初,并在19世纪和当代得到进一步强化,但译本的对比分析研究几乎阙如.本文全面系统评述近代英文期刊、《中华帝国全志》《中国科技术学史》在英语世界中译介《农政全书》的路径和特征,选取《中国杂志》节译《农政全书》的新语料进行分析,阐述农学术语的翻译策略与特色,以期为当代农业著作外译及其研究途径带来些许启发.

    《农政全书》农学术语翻译策略

    纽马克文本理论视角下重庆城市形象宣传片翻译策略

    雷纯懿田俊英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重庆城市形象宣传视频中的中英字幕为研究对象,在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视角下分析文本功能及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译者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有不同的翻译侧重:对于呼吁功能,译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贴近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获得与源语读者相近的阅读体验;对于信息功能,译者主要注重信息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对于表达功能,译者主要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并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研究认为,宣传城市形象的外译文本,不仅要具备呼吁功能与信息功能,还要具备富含文化特性与情感表达的表达功能.

    外译策略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重庆城市形象建设

    过度欧化现象在音乐剧台词翻译中的体现

    明泽黄广芳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音乐剧《致埃文·汉森》中译台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分析该剧台词翻译中过度欧化现象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在词法层面,过度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词的泛用方面;在句法层面,过度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前置修饰语过长、被动句结构单一、主从句语序颠倒等方面.针对翻译中的过度欧化现象,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过度欧化现象台词翻译《致埃文·汉森》

    顺应论视角下医学气象文本名词化结构的翻译方法——以《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节选)为例

    林天棋张怡然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作为理论指导,选取《全球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第六至七章为研究材料,从词汇和短语两个层面分析了材料中的名词化结构翻译难点,并提出了转换法、顺译法、增译法和省译法等翻译方法,以期为科普类文本翻译提供些许参考.

    顺应论医学气象名词化结构科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