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沃柑实生后代三倍体发掘及遗传鉴定

    冯意斯田啸宇杨崇山陈香玲...
    2231-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柑橘二倍体实生后代中发掘天然三倍体是培育无核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对沃柑饱满小种子进行催芽和实生播种,通过形态学初筛,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共获得98个三倍体株系。利用2对在母本及候选父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子代三倍体的来源进行分析,在三倍体子代中均仅能检测到与沃柑相同的条带。进一步利用36对S-RNase引物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子代中均出现了沃柑S基因型S11/SM,其中2个株系还出现了候选父本砂糖橘的S基因型S22,推测这两个株系为沃柑与砂糖橘杂交产生的三倍体子代,且由2n雌配子受精形成,其余株系为沃柑自交产生的同源三倍体。与同时期沃柑二倍体幼苗相比,三倍体幼苗生长缓慢,节间距变短,矮化明显,主根短粗,须根少,叶色浓绿且叶片较厚。同时,异源三倍体植株叶片中多个胁迫响应相关基因(CitCOMT、CitGRAS、CitERF4和CitERF9)的表达均较二倍体和同源三倍体显著上调。

    沃柑实生后代三倍体遗传分析

    山葡萄VaJAZ9和VaCOI1基因的抗寒功能研究

    孙雨桐刘德帅黄栩筝迟敬楠...
    2243-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左山-1'为试材,克隆了 VaCOI1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aCOI1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其ORF全长1 797 bp,编码598个氨基酸,属于F-box家族基因;聚类分析表明VaCOI 1蛋白与锦葵HuCOI1和可可TcCOI1同源性较高。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表明VaJAZ9与VaCOI1蛋白具有互作关系。对异源过表达 VaJAZ9和VaCOI1拟南芥株系进行低温处理,过表达VaCOI1拟南芥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电导率低于野生型,而过表达 VaJAZ9拟南芥的成活率低于野生型,电导率高于野生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过表达VaCOI1拟南芥中与低温相关的基因AtKIN1、AtCOR15A 及 AtRD29A 表达量上调,而过表达 VaJAZ9 植株中 AtKIN1、AtCOR15A 及 AtRD29A表达量下调。综上所述,VaCOI1在低温胁迫反应中起正调控的作用,而VaJAZ9起负调控的作用。

    山葡萄茉莉酸信号途径JAZ9COI1抗寒

    '脆红李'及其早熟芽变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姚远邓利君胡娟唐晓雨...
    2255-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脆红李'早熟芽变形成的分子基础,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对'脆红李'及其早熟芽变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深度分别为19。40×和22。82×,基因组覆盖度85%以上。与参考基因组相比,'脆红李'及其早熟芽变分别检测到1 860 745和1 931 60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点(SNP),419 134和444 892个小片段插入/缺失位点(InDel),其中发生在编码区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为61 997个和63 498个。分析两者间的差异非同义突变,共引起2 391个基因变异。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基因变异主要富集在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发生、RNA运输、苯丙类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互作等途径上,此外在植物激素转导通路上共注释到12个变异基因。这些基因和其他相关基因变异后能影响其相应蛋白或酶的活性或特异性,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过程发生变化,使'脆红李'早熟芽变单株果实成熟期提前。

    芽变早熟全基因组重测序

    杨梅老树种质群体遗传结构的WGS分析

    张淑文梁森苗俞浙萍孙鹂...
    2267-2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挖掘覆盖杨梅全基因组的SNP,明确杨梅基因组SNP的分布特点,并开展36份杨梅老树种质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由36份杨梅老树种质共获得高质量测序数据398。26 Gb,测序深度为37。34x,平均GC含量为38。57%,Q30为97。56%。共检测到5 362 434个SNP位点,1~8号染色体的SNP数量在655 299~897 575之间,共包含16个SNP变异惰性区域,总长度为9。45 Mb。邻接法进化树分析,36份种质可聚为3个群体,云南腾冲的6份种质聚为群体Ⅰ,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湖南靖州的4份种质聚为群体Ⅱ;其余26份种质聚类为群体Ⅲ,其中浙江黄岩与仙居种质亲缘关系最近,以'东魁'为主。群体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云南腾冲种群LD衰减速率最快,浙江黄岩种群体次之,浙江慈溪种群最慢。对浙江黄岩('东魁')、慈溪('荸荠种')进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群体间差异显著的基因功能以抗逆性、次生代谢、植株形态建成等为主,进而形成这两个品种的表型差异。群体结构分析发现,福建、湖南靖州、湖北来凤等种群均包含了浙江仙居种质的遗传背景,且在湖南靖州种群中也发现了浙江仙居种群的杂交信号,表明近百年来,浙江仙居杨梅种质对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栽培品种的形成影响较大。

    杨梅全基因组SNP资源群体进化群体结构

    黄瓜SRS基因家族鉴定及胁迫响应表达分析

    韩世文刘涛王丽萍李楠洋...
    2281-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节间基因家族[SHORT INTERNODES(SHI)-related sequence,SRS]是植物生长和发育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对黄瓜SRS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和功能特征分析,鉴定到9个SRS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根据系统发生关系,CsSRS被分为3个亚族。基因结构和基序组成表明,同一亚族中的CsSRS成员具有类似的内含子/外显子和基序。序列分析发现CsSRS氨基酸N-末端具有高度保守的RING结构域,C-末端IGGH结构域在进化中有丢失现象。CsSRS的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与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CsSRS表现出显著组织特异性。此外,转录组表达分析表明CsSRS对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表明它们在功能上发生了分化。其中,CsSRS6在大部分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逆境胁迫下均发生差异表达。

    黄瓜SRS家族系统进化基因表达胁迫响应

    CaWRKY39在辣椒响应疫霉菌侵染中的功能分析

    吴丹柳佳欣卓林熙李钰...
    2297-2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辣椒自交系007EA为材料,克隆了 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CaWRKY39,其开放阅读框为984 bp,编码327个氨基酸,含有1个WRKY结构域和C2H2型的锌指结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CaWRKY39与茄子SmWRKY7、番茄S1WRKY4和马铃薯StWRKY7同源性较高。基因结构分析显示CaWRKY39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aWRKY39启动子中含有W-box,以及响应光信号、ABA、MeJA、SA和生长素的顺式作用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aWRKY39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qRT-PCR结果显示CaWRKY39在辣椒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根等组织;此外其表达量在疫霉菌侵染植株叶片后明显上升。进一步通过VIGS技术沉默CaWRKY39,发现TRV:CaWRKY39植株对疫病的抗性比TRV:00对照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CaWRKY39可能正调控辣椒对疫病的抗性。

    辣椒CaWRKY39亚细胞定位疫病功能分析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四种不同栽培种辣椒的核型分析

    罗银罗希榕吴诗琪李唐燕...
    2311-2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确分析不同栽培种辣椒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以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 L。)'遵辣 1 号'、中国辣椒(C。chinense Jacquin)'海南黄灯笼'、浆果状辣椒(C。baccatum L。)'Muaraparte Rojo'和灌木状辣椒(C。frutescens L。)'米椒绿'为材料,利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4种辣椒均是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24。其中遵辣1号染色体长度为3。4~7。4 μm,主要为中着丝粒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属于20m+3sm+1st类型;海南黄灯笼染色体长度为4。6~7。4 μm,主要为正中着丝粒和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属于2M+22m;Muaraparte Rojo染色体长度为3。0~4。5 μm,主要为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4m;米椒绿染色体长度为3。9~4。9 μm,主要为中着丝粒染色体,为23m+1sm类型。5S rDNA和18SrDNAFISH结果表明:探针在染色体显示出的位点数18S rDNA(20个)明显多于5S rDNA(8个),不同栽培种的辣椒个体间存在差异,染色体5S rDNA位点数均为2个,但18S rDNA位点数不同,米椒绿最高(8个),其次为Muaraparte Rojo(6个),最低为海南黄灯笼(2个)。

    辣椒栽培种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蚕豆萎蔫病毒2号北京玫瑰分离物的鉴定

    梁宇卿孙春辉邓丛良史喜菊...
    2320-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引起北京怀柔玫瑰黄化、矮缩的病原,采用小RNA测序和反转录PCR对玫瑰病叶进行鉴定和分析。小RNA测序表明该病害与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的侵染有关。根据深度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物基因组RNA1和RNA2分别为5 903和3 535 nt。基于RNA1和RNA2 CP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BWV2-Rose RNA1 与中国沈阳藜分离物 BBWV2-CN:SY:Chenopodium album(MN786954)聚为一支,BBWV2-Rose RNA2与中国沈阳藜分离物BBWV2-CN:SY Chenopodium album(MN786955)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根据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的分类标准,该病毒是BBWV2的一个分离物。

    玫瑰深度测序蚕豆萎蔫病毒2号

    不同倍性菊花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子代倍性研究

    叶雨晴孙丽萍张一驰李毅...
    2329-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菊属8个野生种及变种、10个栽培种为亲本,设计了 60个不同倍性菊花间的远缘杂交组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所有杂交亲本及部分子代的倍性进行鉴定,以分析不同倍性菊花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不同倍性的菊花栽培种与野生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差异,四倍体×四倍体、四倍体×五倍体亲和指数最高,五倍体×二倍体、六倍体×二倍体亲和指数最低,但所有倍性差异的杂交组合均能结实、出苗。远缘杂交子代倍性变化十分明显,同倍性组合的子代倍性几乎与亲本一致,不同倍性的杂交组合子代倍性存在多样性。此外,通过使用低倍性菊属野生种间或低倍性野生种与栽培菊花杂交获得的中间种质作为桥梁亲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或亲和性差的问题。

    菊花野生种远缘杂交杂交亲和性倍性桥梁亲本

    茉莉花全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其亲缘关系鉴定

    李春牛苏群李先民黄展文...
    2343-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全基因组序列进行SSR分子标记开发,分析其SSR位点的组成及特征,并开展40份素馨属(Jasminum)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41份茉莉花开放授粉系的亲缘关系鉴定。利用MISA软件对单、双瓣茉莉花全基因组进行SSR位点检索,共检测到140 803个,重复基元中共有5种重复类型,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最多,分别为87 785次和46 735次,占SSR总位点数的62。35%和33。19%。挑选单、双瓣茉莉花共有且存在变异的SSR位点,根据单瓣茉莉花的参考基因组,采用Primer v3。0软件成功设计出1 847对SSR引物,随机挑选出均匀分布的240对引物,以8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茉莉花种质混合DNA为模板对其进行扩增,最终确定了 14对多态性SSR标记。利用开发的14对SSR标记对40份茉莉花种质进行检测,共发现16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Ne)、Shannon's信息指数(I)、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12。1、4。067、1。772、0。505和0。72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378~0。817之间,均值为0。702。通过UPGMA聚类,在Nei's遗传距离0。82处将40份茉莉花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在遗传距离0。66处,茉莉花和毛茉莉(J。multiflorum)聚为一类。群体结构分析表明40份茉莉花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群体间存在部分种质混杂。利用开发的SSR标记对41份开放授粉系及14份候选父本进行检测,共发现103个等位基因,平均 Na、Ne、I、Ho和 He分别为 7。4、2。446、1。061、0。366 和 0。522,PIC 介于 0。159~0。744 之间,均值为0。477,有6对引物为高度多态位点;在Nei's遗传距离0。82处将5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供试茉莉花母本及其开放授粉系全部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0。28处2个茉莉花母本分别与其开放授粉系聚在一起。利用Cervus v3。07软件分析SSR位点在开放授粉系和已知母本及候选父本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位点累积排除概率随位点数增加而增大,对于单亲已知类非父本排除概率(NE-2P),14个位点的累积排除概率高达0。9962;当候选父本、三联体置信度均在95%时,41份开放授粉系中有30份鉴定出父本,其似然对数比值(LOD)均为正值,其中判定为自交子代的有26个,占86。67%,判定为杂交子代的有4个,占13。33%,杂交子代的父本均为泰国双瓣茉莉。

    茉莉花SSR分子标记亲缘鉴定遗传多样性全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