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丁胺醇片、阿托品联合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士俊刘永春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沙丁胺醇片、阿托品联合心宝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78 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片和阿托品治疗,观察组加用心宝丸治疗,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炎性因子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心排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片、阿托品联合心宝丸治疗可有效缓解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缓慢型心律失常沙丁胺醇片心宝丸炎症反应安全性

    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张欣田壮伟平衡李艳艳...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2023 年 5 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单纯性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60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每组患者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的体重、BMI、腰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的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性肥胖伴有高脂血症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穴位埋线,具有降低患者体重,调整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穴位埋线阿托伐他汀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疗效

    分析经会阴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林德威张周龙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纳入 2020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对患者同时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进行术后活检确诊并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比较经会阴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下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检出率、诊断效能以及图像满意度。结果 术后病理活检对患者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 46 例,经会阴超声检查对收治患者宫颈机能不全检出率[73。91%(34/43)]高于经腹部超声检出率[60。87%(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能方面,经会阴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超声检查的宫颈内口图像、外口图像满意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在诊断疾病上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对收治患者的健康和预后方案调整均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宫颈机能不全经会阴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价值

    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应用对比

    张冰宋小彦崔静辉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微柱凝胶技术与凝聚胺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区间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纳入 44 例,对照组行输血治疗前开展凝聚胺技术检验血型配血,研究组输血治疗前开展微柱凝胶技术检验血型配血。比较两组检验符合率、一次性交叉配血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正定型、反定型符合率(100。00%、100。00%)均高于对照组(86。36%、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凝聚胺技术,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提升输血安全,值得应用。

    微柱凝胶技术凝聚胺技术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前检测输血安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YO、cTnI、FI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李琳郭喆孟景昱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8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外收集同时期入院检查的 56 例非急性心肌梗死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YO、cTnⅠ、FIB水平,以及三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YO、cTnⅠ、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cTnⅠ、FIB表达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MYO、cTnI、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O、cTnⅠ、FIB以及三者联合的AUC面积分别为0。995、0。988、0。977、0。999,三者联合的AUC面积最大,灵敏度相对单一指标较高,预测效能相对较好。结论 MYO、cTnⅠ、FIB三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工具。

    急性心肌梗死MYOcTnⅠFIB

    mAlb联合Cys C、HbA1c和uNGAL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刘欣秦建林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在 2 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8 月就诊于镇平县中医院的 105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早期肾损伤将其分为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对比两组患者尿mAlb、血清Cys C、HbA1c和uNGAL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K)检验分析mAlb、Cys C、HbA1c、uNGAL与T2DM肾损伤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并比较尿mAlb、血清Cys C、HbA1c、uNGAL单独及联合预测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结果 肾损伤组的mAlb、Cys C、HbA1c和uNGAL水平均比非肾损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K)检验发现,mAlb、Cys C、HbA1c、uNGAL水平与T2DM肾损伤的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669、0。534、0。478、0。569,P<0。05)。Cys C、HbA1c和uNGAL单独及联合预测T2DM早期肾损伤发生的AUC值分别为 0。737(95%CI:0。639~0。834)、0。769(95%CI:0。677~0。861)、0。691(95%CI:0。589~0。793)、0。730(95%CI:0。630~0。831)、0。816(95%CI:0。736~0。896);特异度分别为 0。793、0。810、0。724、0。759、0。948,灵敏度分别为 0。617、0。632、0。598、0。621、0。620;联合预测T2DM早期肾损伤发生的AUC分别高于Cys C、HbA1c 和 uNGAL 单独检测(Z=8。632、3。152、5。324、5。386,P=0。000、0。012、0。000、0。000、0。000)。结论 尿mAlb、血清Cys C、HbA1c和uNGAL在T2DM早期肾损伤患者中表达升高,上述指标与T2DM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呈正相关,通过联合应用上述指标可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

    2型糖尿病肾损伤血清胱抑素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诊断价值

    颈动脉超声联合MRA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李彬陈龙华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联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能及其在患者预后情况中的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 92 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类型和大脑中椎动脉狭窄程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比较脑梗死组患者中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类型和大脑中椎动脉狭窄程度,并分析颈动脉超声联合MRA对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椎动脉狭窄程度均较非脑梗死组严重,且检出的斑块数量要多于非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椎动脉狭窄程度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81、0。774 和 0。757。预后良好组患者的颈部动脉内膜层厚度低于预后不良组,斑块数量少于预后不良组,椎动脉狭窄程度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椎动脉狭窄程度和联合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84、0。550、0。762 和 0。946。结论 颈动脉超声联合MRA检查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其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诊断预后评估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心律失常情况分析

    李军陈永明李高宇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心律失常情况。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10 月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进行诊疗的 120 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分为合并组(n=34)和高血压组(n=86),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的 120 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率和血压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高血压组患者和对照组的健康人群,高血压组患者的HR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RV1+SV5 和RI+SⅢ振幅均低于高血压组,Cornell和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均高于高血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高血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结果显示,RV1+SV5、RI+SⅢ振幅、Cornell和Sokolow-Lyons电压诊断左心室肥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0。784、0。769和0。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各个指标的截断值为0。302 mV、0。444 mV、2。354、3。544。结论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可出现更为明显的血压异常现象,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左心室肥厚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传印崔志英韩霞严梦寒...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用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入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 82 例(110 个结节),均先后予以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无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将最终的术后病理结果当作金标准,统计结节有关超声表现,并比较两项检查的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82 例患者的 110 个结节,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显示恶性结节 42个,包含乳头状癌 28 个、滤泡状癌 11 个、髓样癌 2 个及未分化癌 1 个;良性结节 68 个,包含结节甲状腺肿 35 个、甲状腺腺瘤 20 个及桥本甲状腺炎 13 个。110 个结节中,40 个形态缺乏规则性,35 个边界不清;51 个为实性低回声,8 个为混合回声,51 个为中高回声;42 个结节中存在微钙化征象,同时结节为中央型血供。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显示恶性结节 41 个,良性结节 69 个;无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显示恶性结节 34 个,良性结节 76 个。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为 97。27%、95。24%、97。10%高于无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的83。64%、69。05%、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检查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甲状腺细针穿刺用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诊断不仅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同时诊断准确度以及敏感度较高,对明确肿瘤性质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价值。

    超声细针穿刺检查甲状腺肿瘤诊断效能

    应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马彩霞程海贾珂张卫东...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2022 年 6 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在心肌缺血性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0 例患者中有 73 例最终确诊为心肌缺血性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于单一检查,Kappa值为 0。847。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的单一使用,二者结合检查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心肌缺血性冠心病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