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效果分析

    王启恒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应用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 80 例患者,依据麻醉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0,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全身麻醉),对照组(n=40,全身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及满意度差异。结果 麻醉前,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时、拔管后5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恢复自主呼吸、留置麻醉室、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术后 2 h、术后 6 h、术后 12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术后 48 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基于全身麻醉的背景下,灵活应用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能够增强麻醉效果,缓解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获得,提升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麻醉罗哌卡因胸腔镜肺部手术前锯肌平面阻滞

    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金黛丽李继峰刘洪亮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鹤壁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5 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62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与研究组(艾司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切皮后10 min(T2)及术毕(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 1 h及术后 1 h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术后 1 h、术后 3 h、术后 6 h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0 时刻,两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 时刻,研究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3 期间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研究组N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1 h的NE、COR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h、3 h、6 h,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h,研究组CRP、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1 h的CRP、IL-6 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同时预防多种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疼痛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丁祥玺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3 年 8 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入6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 32 例予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所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48 h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1。21%、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能获得满意成效,缩短患者病程康复时间,且减轻术后炎症指标及疼痛感,且术后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偏低,值得应用。

    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发症

    帕立骨化醇与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应鑫涛贾剑威李变锋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帕立骨化醇和西那卡塞效果。方法 于 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6 例,帕立骨化醇)和试验组(36 例,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对血清免疫活性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血磷、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TNF-α 和 hs-CR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合成,改善炎性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帕立骨化醇西那卡塞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张永芬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8 月诊治的 62 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及实验组(n=31,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临床缓解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指标高于对照组、骨髓原始细胞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D4+、CD4+/CD8+指标高于对照组,CD8+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以及非血液毒性反应(恶心呕吐、发热、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对比,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率更高,能有效减少对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

    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维奈克拉老年急性髓系白细胞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研究

    杨献飞李晓燕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危险因素,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 根据是否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情况将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入住安阳市人民医院的 92 例老年患者分为未感染组(46 例)与感染组(46 例),分析感染组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对比老年患者一般资料,并将有差异项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以分析老年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与头孢唑林均表现为绝对的耐药性;而对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性偏高。两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基础性疾病、侵袭性操作、反复感染史、抗菌药物使用史与入院前一年住院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是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出现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因素包括合并基础性疾病、侵袭性操作、反复感染史、抗菌药物使用史与入院前一年住院次数增多等,在临床中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避免不必要侵袭操作,减少感染发生。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路佩佩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患者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情况。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3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92 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记录,观察并分析了不同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 1 年、3 年、5年存活率。结果 不同原发肿瘤类型患者完全缓解比例、部分缓解比例、病情稳定比例、病情恶化比例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结肠肿瘤患者及胰腺肿瘤患者,结肠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胰腺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原发肿瘤类型患者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肿瘤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高于结肠肿瘤患者及胰腺肿瘤患者,结肠肿瘤患者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高于胰腺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的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可采用介入疗法,其对于不同肿瘤类型表现有一定差异,其中胰腺肿瘤相较于结肠肿瘤及胃肿瘤临床表现较差,胃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最优。临床医生在进行介入治疗时仍需谨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因过量化疗药物使用或过度栓塞导致肝功能损伤。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

    活血舒筋汤辅助治疗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朱建东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活血舒筋汤辅助治疗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 2020 年 10 月至 2023年 10 月洛阳市新安县人民医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2 例)为研究样本,按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划分组别,41 例单数入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配合术后康复训练;另 41 例双数者入研究组,在常规药物配合术后康复训练前提下予以活血舒筋汤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 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 5 d及第 14 d两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肿胀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肿胀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膝关节肿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功能、肌力、稳定性、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HS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活血舒筋汤辅助治疗可缓解术后疼痛、肢体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有利于下肢功能康复,值得应用。

    活血舒筋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疼痛

    基于神经电生理变化探讨针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效果

    米静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神经电生理变化探讨针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81 例周围性面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 28 d,对比治疗前后患儿面神经功能情况、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评分结果及面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H-B分级和Portmann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异常和瞬目反射(BR)检测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儿口轮匝肌、鼻肌和额肌的面神经电图(ENoG)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针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儿的面部神经电生理以及面神经功能与症状,对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有显著疗效,值得应用。

    周围性面瘫小儿康复神经电生理针灸治疗鼠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贴敷联合舒胸益气汤加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郭晨晨胡琼文徐畅畅蔡钢...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舒胸益气汤加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耐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5 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74 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西药治疗作为共同干预措施,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穴位贴敷联合舒胸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参照组(穴位贴敷治疗),各 37 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耐量(运动时间、6 min最大步行距离)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 个月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时间、6 min最大步行距离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参照组,MDA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30%)高于参照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舒胸益气汤加减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运动耐量。

    稳定性心绞痛穴位贴敷舒胸益气汤运动耐量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