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应用
自动化应用

陈胜

月刊

1674-778X

editor@auto-apply.com

023-67605105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武陵路上海大夏B栋17-4《自动化应用》杂志社

自动化应用/Journ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自动化应用》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25日出版,在国内外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电厂、煤矿、水厂、冶金、造纸、机械、石化、化工、纺织、建材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

    张鹏军郑宏锋王开禹訾旭华...
    114-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因其燃烧适应好、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广、燃烧污染物排放量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非线性、强耦合和大滞后严重,常规PID控制很难实现高效稳定的控制.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的复杂性,引入模型预测先进控制技术,基于ARX模型与FIR模型,通过多变量控制矩阵模型实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状态进行动态预测和优化控制.经验证,该技术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及锅炉的平均燃烧效率,使单位煤高压蒸汽产出率提升了0.6%,节约了能源消耗,减少了CO2的排放.

    循环流化床锅炉APC先进控制ARX模型FIR模型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节能减排

    基于DCS的氧化挥发器温度控制方法设计与应用

    安晓松王志勇李海丽关雅琳...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氧化挥发器电加热系统控制对象多、设备复杂的问题,优化改进了氧化挥发器加热方式.采用闭式负反馈控制方法,基于DCS控制系统实时调节电感加热器加热功率,实现了氧化挥发器内部温度的控制.通过在相关试验台架的试验,验证了该加热方式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氧化挥发器电感加热器闭式负反馈温度控制

    全自动上下料方法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应用

    宋婉贞武震谭立杰张永昌...
    123-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GPP半导体设备中的全自动上下料方法,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便捷地安装于现有加工设备一侧或用于手动设备升级.上下料机构通过横向、纵向电机模组、吸盘、料盒及传感器的精密配合,实现了晶圆的自动取放与传输.控制系统以欧姆龙CP1H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通过内置输入、输出功能及原点功能,确保了上下料流程的稳定与安全.方法上,全自动上下料流程包括取料、传输、放料3个主要步骤,并引入废料剔除功能以应对加工异常.取料过程通过纵向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实现,传输过程依赖横向电机的准确驱动,而放料过程则需与承片台紧密配合.此外,系统还提供了综合测试功能,涵盖单轴测试与流程测试2个部分,以确保机构与控制系统的性能.通过全自动上下料机构及控制系统的应用,设备的换料周期由传统的25片延长至80~100片,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工成本,使操作人员能够同时兼顾更多设备.

    全自动堆叠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下料方法

    放顶煤开采顶板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孙永涛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矿的放顶煤工艺存在顶板管理及回采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巷道和破碎顶的顶板管理及回采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对采煤工艺的优化设计,具体优化了放煤步距及采放比,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将放煤步距设为1.13 m、采放比设为1.08,使用一采一放的放煤工艺后,工作面的回采率达到92.1%,保证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

    放顶煤开采放煤步距回采率顶板管理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防撞系统设计

    陈秋良苏云赫黄荣学范豪...
    130-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化、无人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可移动机器人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并用于家务处理.而防撞系统的设计对智能可移动机器人至关重要.以激光测距技术为基础,结合单片机原理设计、电路CAD画图技术、C语言编程等技术,设计了一种空间体积小、精度适用的防撞系统.该系统有效防撞范围在1 m内,其在正常情况下,1 m内的实时测距精度为±10.51 mm,通过滤波处理后,1 m内的测距精度为±7.17 mm.

    防撞系统激光测距智能可移动机器人单片机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钻孔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杨健陈普松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钻孔机主要依靠手动操作,存在电气化利用率不高、操作不便的缺点.为此,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主控制器,结合组态软件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在梳理钻孔机工作流程及环节后,明确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硬件系统部分由PLC、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软件系统部分则由PLC程序和组态设计组成.设计过程中,在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经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对钻孔机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组态软件工业控制技术钻孔机

    基于改进的DE固废热裂解釜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刘安东张军姜云
    136-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裂解釜温度控制存在非线性、大滞后、时变等特性,基于改进差分进化(IDE)算法,采用一种固废多模型温度预测控制策略,通过软切换器应对固废热裂解釜中的温度变化.同时,运用改进DE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来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控制误差和确保系统稳定性.该控制策略能适应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动态.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抑制扰动方面有明显优势,跟踪平均百分比误差提升0.11%,均方根误差降低0.0268.

    改进差分进化多模型预测控制抑制扰动

    35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脱硝精细化喷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嘉琦武利俊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京秦热电#1号机组脱硝精细化喷氨控制系统改造及试验参数对比,优化改造了多点原位式在线同测技术的脱硝精细化喷氨控制系统,并在350 MW超临界机直流锅炉机组中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得出了试验详细参数及结论,圆满地解决了脱硝喷氨过量及喷氨不均匀的问题.

    精细化喷氨多点原位式在线同测氨逃逸

    煤矿自动化开采系统设计

    李敏
    143-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煤矿行业已实现了从手工挖煤到机械化挖掘的转变.但传统的机械化开采方式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采矿速度慢、采空区大、采矿安全风险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介绍了煤矿自动化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优势,然后设计了一种煤矿自动化开采系统,最后阐述了该系统的终端管理、远程监控、故障管理等功能.

    煤矿自动化开采技术

    "双碳"视域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刘吉仁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储氢技术是开发高效、安全、低成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而储氢材料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氢的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已采用或正在研究的储氢技术,金属储氢、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复合储氢等,比较了各种储氢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技术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