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下旬)
职业教育(下旬)

夏志芳

月刊

1671-783X

hdzyjy@188.com

021-32020078

200062

上海市62-005信箱

职业教育(下旬)/Journal Zhongdengzhiyejiaoyu(lilun)
查看更多>>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办刊理念,坚持为“职教理论导航”,努力成为“职教研究园地”,以“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未来,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2页

    谁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更高?——基于316名浙江省中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较研究

    刘伟赵忠平刘圆月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内316名中职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中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认同、工作投入的程度以及职业认同对二者工作投入的影响差异.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及职业行为倾向;工作投入分为活力投入、专注投入和奉献投入.研究发现,一是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中职教师职业行为倾向最高,角色价值观最低;奉献投入最高,专注投入最低.二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的活力投入、奉献投入、专注投入以及职业归属感和角色价值观高于中职文化课教师,但中职文化课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高于中职专业课教师.三是中职文化课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高于中职专业课教师,但中职文化课教师的角色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低于专业课教师.中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其中中职文化课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对活力投入的影响高于专业课教师,但是对奉献投入和专注投入的影响低于中职专业课教师.

    中职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投入

    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构建

    董珊珊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认同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关系到新时代行业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与职业认同存在内涵上的互融互通、意义上的高度一致、功能上的彼此影响等耦合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可基于工匠精神构建大学生职业认同教育体系,通过建立课程育人模式、提升专业学习水平、涵养校园职业文化、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等来解决高职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倾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职业认同水平.

    高职工匠精神职业认同体系

    新时期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郭红军魏静年立辉武永峰...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正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办好新时期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办学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总结经验,探寻思路与策略,旨在促进其高质量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现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本科职业教育机遇挑战发展策略

    专业动态调整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基于河北省16所学校的调查

    周娜王艳慧闫志利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中职教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为了解中职学校专业调整对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河北省16所中职学校专业调整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情况.结果表明,多数中职学校能够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每年调整1次专业"的目标,但专业调整对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专业动态调整背景下,保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需要增强教师培养培训的引导力、行业企业参与的协同力、教师管理制度的保障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中职学校专业调整教师队伍稳定性

    我国工匠精神研究:图景、演进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韩艳玲
    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以CNKI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对2014年至今关于工匠精神研究并刊发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论文成果的基本情况进行可视化呈现,得出相应结论.我国工匠精神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与不同的行业紧密结合.主要包括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新时代""工匠文化"等标签为主题的理论内涵研究,以"高职教育""职业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创客教育"等标签为路径的实践探索研究,以及以"编辑""德国""传统文化教育"等标签为主体的领域对象研究.其中,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加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研究,对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增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成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CiteSpace高职教育文献分析

    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困境与路径

    陈勇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共同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构建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的需求.面对当前中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从教育理念、协同育人、反馈评价、终身教育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高职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杨宗斌周明安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职学生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围绕空气动力机械地方特色支柱产业,面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岗位需求,分析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高职院校统领、中职院校衔接、企业深度参与相结合,统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资源、管理机制、人才评价,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数控技术应用

    产教城融合视域下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以绍兴市高职院校为例

    应良波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教城融合过程中,产业对推动区域发展产生引领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城市为区域内的民生保障与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依托.为此,产教城融合理念可以适恰地解决高职专业群建设中出现的组建逻辑不清、培养改革力度不够、管理保障机制不全的问题.展望未来,地方政府要强化政策引领,高职院校要关注产业与专业融合,借鉴城市发展生态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内部资源开发,设置产教城融合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专业群协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群动态调整功能,提高专业群集群优势,以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互动为主要落脚点,推动地方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发展.

    产教城融合专业群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地方产业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产教转化,校企联动"育人模式构建——以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郭丽华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强调校企合作、以师带徒,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为解决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企业参与学徒培养的积极性较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欠缺、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产教转化,校企联动"育人模式.通过校企互访,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找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切性;通过校企互聘,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打造互聘共用、专兼结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校企互联,创新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双对接";通过校企互评,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多方评价体系,优化岗位学习管理."产教转化,校企联动"育人模式助推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和学校专业的协同发展.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