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下旬)
职业教育(下旬)

夏志芳

月刊

1671-783X

hdzyjy@188.com

021-32020078

200062

上海市62-005信箱

职业教育(下旬)/Journal Zhongdengzhiyejiaoyu(lilun)
查看更多>>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办刊理念,坚持为“职教理论导航”,努力成为“职教研究园地”,以“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未来,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障碍与消解

    刘林山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满足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优化类型教育定位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对接过程中存在产教需求点不同频、路径选择不对位、评价体系不完善和对接过程不顺畅的障碍.提出消解障碍的策略:以新版专业目录为依据,找准产教真实需求点,加快落实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结构转型,构建成效评价模型和完善定期评估机制,构建"五共融合"工作联动机制,专业设置从注重规模扩张逐渐理性回归到追求质量提升.

    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类型教育专业设置产业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朱波连智平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契机,引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分析桂林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发现桂林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第一产业专业设置空白、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比例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过剩等问题.根据桂林市经济发展规划,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提出依托产业结构特点,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立足优势产业,结合办学特色,打造品牌专业群等增强桂林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对策.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

    新《职业教育法》:特征、功能及其展望

    李中亮李世英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颁布与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工作的最新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相较于1996年颁布与施行的《职业教育法》,新《职业教育法》更加突出政治导向、理论导向、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具有更强的时代感、现实感、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新《职业教育法》通过规定价值导向、凝聚发展合力、提供权责保障、明确行为底线等法律条文实现了评价科学性、管理协调化、主体积极性、治理高效化等重要功能,未来应采取加强配套政策与制度建设、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强化法治实施力度和完善法治监督等举措切实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法治进程.

    新《职业教育法》法治特征功能路向

    新时代科学发展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冯丽丽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科学发展理论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具有"以人为本"的伦理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等特点.从新时代科学发展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发现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类型特色不够鲜明、体系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以新时代科学发展理论统领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全局,可采用如下推进策略:坚持创新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坚持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路径;坚持共享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目标方向.

    科学发展理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评价

    鄢裕强魏天言柳军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BCC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评价.研究发现:从静态来看,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整体不高,且具有省际非均衡性特点;从动态来看,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技术进步的负增长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效率前沿面、呈M型波动趋势的关键因素.应健全经费支出机制,优化现代职业教育投入制度;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水平.

    职业教育教育投入教育财政投入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的隐喻性陈述及差异浅析

    郑轩王春燕王芬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研并分析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关于儿童、教师与课程三方面的隐喻性陈述,发现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的隐喻性陈述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在于他们所受教育和个人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幼儿教师培育而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与课程观是至关重要的.要尊重儿童、珍视儿童,加强科学儿童观的培养;强化身份认同,理解自身角色的多样化,防止角色定位失当;关注儿童与课程的对话,让课程成为智慧的源泉.

    幼儿教师职前教师在职教师隐喻

    德国职业教育的德育特色及启示

    赵茜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在德育实践中存在着学生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缺乏、德育实施过程中合力不足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放眼世界,德国职业教育的德育实施颇具特色:注重劳动教育和职业精神养成,融会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渠道多样性并形成合力,崇尚法治化建设和规范意识.我国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德育改革中,应重视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植,突出德育的多元渠道链接,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强化教育模式中的规范意识.

    德国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借鉴启示

    上海市"职业体验"活动课程:背景、开发及实践

    潘波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体验"活动课程是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性化课程,开发过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职业体验为导向,以经验生长为本位,以学生兴趣和职业院校专业优势为依据.自上海提出实施"职业体验"活动课程,规范"职业体验"活动以来,吸引了全市职业院校甚至是中小学的参与,初步构建了线上线下多次体验、逐次深入的"职业体验"活动课程体系.

    职业体验活动课程课程开发实践

    职业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与探索——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顾林刚黄晨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特点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职业院校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徒选拔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标准体系、企校共建培训中心等对策,使职业教育回归产业和企业主导的轨道,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职业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创新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沈国荣周跃良吴建设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督导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学质量督导内容与评估指标体系存在指向性偏差、督导队伍的培训机制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靶向督导"校本督导机制."靶向督导"的效度与信度是督导评估机制建设的核心要素,从靶图设计、靶面指向、指标分析、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靶向督导"的运行机制,旨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督导评估,精准督导评价,高质量完成指标要求.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