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为例

    杨晓冰高静任彦斋
    48-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课程建设是当前教育背景下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学习和融合数字化知识技能的基础.通过解析数字化课程的内涵,提出合理进行数字化课程建设的路径:以数字化理念为指导,将知识系统模块化;开发多媒体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设立虚拟实验室,满足师生数字化互动需求;教师提供实时指导,进行数字化互动和反馈;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模式,进行数字化的记录与综合评价;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和反思,引导教师发展数字能力.通过分析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所进行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以期为职业院校教师提升数字化综合教学能力提供参考.职业院校教师只有明晰数字化课程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发展方向,积极提升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数字化课程建设,积极实施数字化教学,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材、教法向着数字化方向转型,培养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药用植物栽培

    基于开展技能培训的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为例

    邓勇张恒刘传乐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建设的基础要素,而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强化课程建设是确保教学计划得以有效实施、提升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技能培训作为一种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教育方式,具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优势.结合技能培训的特点与优势,提出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期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技能培训教学质量

    竞赛引领、校企共育模式下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探索——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杨柳东苗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中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并实施了贯通培养模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经过五年制贯通培养,对贯通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对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些经验和反思将为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高职人才培养贯通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

    职业院校职业启蒙教育的蕴意、优势与实施路径研究

    周怡安佘勇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职业启蒙教育具有深刻的政策蕴意和实践蕴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师团队、实践教学和实际技能培养以及与社会和行业的联系等方面具有优势.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强化职业性特征,助推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开发;深化产教融合特色,助推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建设;优化社会服务职能,助推职业启蒙教育多元化开展等路径实施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院校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路径

    高职女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探究

    黄志成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需要强化学生产品开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针对当前高职女大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自身存在性别偏见、科学理论应用转化能力弱、工具操作运用能力弱等问题,提出构建"资源工坊"工程实践模式,以教师工作室为驱动,以工程项目为导引,以产出为导向,将科学理论、工程思维、工具运用等贯穿于实践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强化了高职女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且抗压能力、质量意识等素养明显提高.

    工程技术工程实践资源工坊女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研究

    刘军张赫珈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力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及就业等压力日益增大,其焦虑、自卑、抑郁等消极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内生动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新高考改革的高校与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衔接探讨

    曾扬阳韦倩雯覃丽罗世伟...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与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衔接问题日益凸显.针对高校与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基于新高考改革的高校与高中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明确目标,全面衔接;资源整合,贯通衔接;注重实践,能力衔接;改革评价,制度衔接.旨在解决教育系统内部的相关问题,推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新高考改革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衔接路径

    来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