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持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78页

    艾滋病病毒流行重组毒株CRF01_AE及其影响

    李斯斯李康Abdur Rashid贺江珊...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CRF01_AE作为HIV最主要的流行重组毒株,在全球范围长时序演变,形成区域间的流行特征,构成特色且独立的流行与传播模式,本文从其起源、遗传多样性、流行特征及其对诊断和治疗延迟、疾病进程、治疗效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阐释CRF01_AE及时监测对遏制HIV区域间和全球蔓延的作用.

    艾滋病亚型重组流行病学

    HIV-1针对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研究进展

    胡红萍邢辉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HI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耐药问题仍然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整合酶抑制剂具有较高的遗传耐药屏障、较长半衰期,更加受到人们关注.但随着整合酶抑制剂的不断推广使用,各地也相继出现耐药报道.相关研究表明不同亚型毒株的耐药突变位点存在差异,这对整合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提出了挑战.因此整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研究成了抗病毒治疗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将从整合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应用、国内外整合酶抑制剂的耐药流行情况、不同亚型的耐药突变位点差异所导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及目前整合酶抑制剂面临的挑战及展望进行综述.

    1型艾滋病病毒整合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耐药突变

    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研究进展

    毛元岱马萍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是由John Cunningham病毒(JCV)引起的亚急性脱髓鞘脑病,大多数PML患者合并艾滋病,发病后未经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本综述总结了 JCV的感染及发病过程;JCV与免疫细胞及HIV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核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脑脊液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进行早期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经典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直接抗病毒治疗和免疫重建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RISPER/Cas9,T细胞疗法;抗病毒治疗药物开发的阻碍.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艾滋病病毒JC病毒抗病毒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综合治疗进展

    蒙志好吕建楠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TB)共感染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IV-MTB共感染的诊断较单纯MTB感染更困难,二者相互影响,治疗上涉及抗HIV和抗MTB治疗两个方面,加之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均会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较低.本文从HIV-MTB共感染的危害、一般治疗、抗结核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为HIV-MTB共感染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综合治疗

    行为干预促进中国男男性行为者使用HIV暴露前预防用药的研究进展

    林浩常春史宇晖施正丽...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MSM中HIV感染情况严峻,PrE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学HIV感染预防措施,已经被证明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的HIV感染风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的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但是PrEP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在中国MSM中PrEP整体启用率水平较低,此外,PrEP的有效性也与服药依从性大大相关.当前中国关于促进PrEP启用与依从的干预措施仍缺乏系统化和理论指导,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实践本土化且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控制HIV在中国MSM中的传播.本文阐述了关于促进PrEP启用与依从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相关研究证据提出了促进PrEP在MSM中实施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在MSM中推广PrEP提供依据.

    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男男性行为者依从综述

    关于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栏征稿启事

    102页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郭雅乐李军文王兆兰曾翔...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梅毒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疾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各中英文数据库,内容为关于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是从建库到2023年8月.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排标准核对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再运用Revman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57 303例患者,其中有6 446例发生了不良妊娠结局.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与 TRUST 滴度(OR=2.45,95%CI:1.95~3.09)、不在婚(OR=2.03,95%CI:1.47~2.79)、确诊时间为产后(OR=1.37,95%CI:1.11~1.71)、未治疗(OR=2.33,95%CI:1.72~3.15)、未执行随访计划(OR=0.53,95%CI:0.35~0.81)、不足 1 个驱梅疗程(OR=2.78,95%CI:1.64~4.72)、开始治疗孕周晚(OR=2.03,95%CI:1.63~2.52)、确诊梅毒为晚期(OR=2.07,95%CI:1.20~4.19)等因素相关;其中规范治疗(OR=0.40,95%CI:0.29~0.54)、既往感染(OR=1.13,95%CI:1.02~1.26)是发生不良妊娠的保护因素.结论 妊娠期梅毒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当早期对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筛查与评估,对存在高风险的孕妇尽早预防和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妊娠梅毒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Meta分析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两种性伴干预方式比较的Meta分析

    宋微姜婷婷吴敏智陈祥生...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比较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性伴通知(PN)与性伴快速治疗(EPT)策略的接受性与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GeenMedical、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从2013-2023年间发表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指示患者)PN与EPT的文献,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RevMan v.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调查人数4 456例.通过数据分析指示患者对PN和EPT的接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0.88~1.45,P=0.33),但在男性指示患者中和在EPT合法的地区EPT更容易被接受.指示患者的性伴更愿意接受EPT(P<0.000 01,RR=2.36,95%CI:1.67~3.34),但两种策略实施后对指示患者衣原体再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1,95%CI:0.63~1.06,P=0.12).结论 在性伴干预策略中,相比于PN,EPT在男性指示患者和在EPT合法的地区的指示患者以及性伴中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现对指示患者的衣原体再感染有显著影响.

    性伴通知性伴快速治疗接受率衣原体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