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672-5131

ctmri@vip.163.com

0755-83695203,83695204,13510331556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中国CT和MRI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I多模态扫描对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

    邱健鸿李浦祯徐丽莹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收集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和MRI资料,总结、分析其MRI表现,包括病变的位置、不同序列信号特征及病灶周围组织侵袭状况等.结果 MRI显示4例患者为单发,位于右侧额叶3例,左侧额顶叶1例;1例患者为多发,位于右侧额颞岛叶及基底节区.2例患者肿瘤呈实性,3例患者肿瘤呈囊实性.肿瘤边界清楚3例,边界模糊2例.瘤周轻度水肿2例,中度水肿3例.肿瘤出血1例.5例增强扫描的肿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存在坏死曩变.3例PWI扫描患者肿块实性成分rCBV均明显升高.3例DTI扫描患者肿瘤实性部分ADCmin值明显减低,肿瘤及瘤周水肿FA值明显减低.4例MRS扫描患者肿瘤实性成分Cho胆碱峰明显增高.5例患者免疫组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为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达20%~40%.结论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低,相关文献及病例报道有限,MRI多模态扫描对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评估病灶大小、位置、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周围组织改变,有助于临床上的术前评估、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价,但在与经典的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方面存在不足.随着这种罕见恶性肿瘤的独特特征的继续探索,GCG诊断及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改善.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SWI序列联合血清Id1、IGFBP-3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评估价值

    刘梦雯赵森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联合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ld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恶化情况分为低级别组(世界卫生组织Ⅰ级和Ⅱ级)46例,高级别组(世界卫生组织Ⅲ级和Ⅳ级)52例;入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SWI序列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d1、IGFBP-3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d1、IGFBP-3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d1、IGFBP-3水平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临界诊断点;采用四格表分析磁共振SWI序列联合血清Id1、IGFBP-3对脑胶质瘤术前高低级别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级别组ITSS分级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Id1、IGFBP-3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脑胶质瘤患者血清Id1、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Id1、IGFBP-3诊断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61,二者联合诊断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AUC为0.908.磁共振SWI序列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准确度为83.67%,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2.61%;Id1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准确度为79.59%,灵敏度为80.77%,特异度为78.26%;IGFBP-3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准确度为81.63%,灵敏度为82.69%,特异度为80.43%;三者联合检测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准确度为91.84%,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1.30%.结论 Id1、IGFBP-3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磁共振SWI序列联合血清Id1、IGFBP-3可以提高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评估价值.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分化抑制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脑胶质瘤

    66例松果体区不同类型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

    邹明刘长林秦永源曾凡勇...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不同类型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纪录肿瘤的类型、大小、形态、钙化、密度、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强化特征.结果 66例中,生殖细胞肿瘤37例,星形细胞瘤13例,松果体细胞肿瘤12例,非典型性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2例,室管膜瘤2例.全部肿瘤呈类圆形,最大径范围为1.41-5.15cm,均值为3.25±1.04cm.肿瘤ADC值范围0.52-1.46×10-3mm2/s,均值为 1.01±0.25×10-3mm2/s.54.5%瘤内或边缘见钙化;33.3%肿瘤呈混杂密度及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均见强化.结论 松果体区不同类型的肿瘤CT密度、钙化和MR信号特征及ADC值存在一定差异,结合CT和MRI特征有利于术前正确诊断.

    松果体松果体区肿瘤CTMRI儿童

    CT与MRI扫描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郑丽远徐文中任飞李扬...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与MRI扫描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结果.结果 CT检查中,15例病灶单纯低密度影、25例混杂密度影、10例高密度影,6例合并钙化.星形细胞瘤患者中,8例无明显强化,16例明显强化,环状强化特征8例,环壁厚薄不均匀,合并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单纯实质斑片状增强3例,病灶花环状强化、斑片状或毛细血管纹状强化发生于实质期5例;MRI检查中,星形细胞瘤低信号或者等信号存于Ti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增强扫描中无显著强化图像表现2例,4例斑片状明显强化、8例片状轻中度强化、10例不均匀斑点强化.在胶质母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水肿存于病灶周边.增强扫描中,有花环状明显强化特征,胼胝体受累患者较多,纵裂池出现变形情况.少突胶质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钙化灶和囊性改变出现于病灶,并发生中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出现线条样和斑点样中轻度强化特征.MRI联合CT诊断脑胶质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应用CT、MRI(P<0.05).结论 脑胶质瘤应用MRI联合CT进行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可通过病灶图像表现特征、病灶累计范围制定手术方案.

    CTMRI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

    克罗恩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比率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研究

    董宇寒朱建国李海歌刘学兵...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率低频振幅(fALFF)联合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seed-based FC)在区域和网络水平上探讨静息状态下克罗恩病(CD)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3例经我院诊断为CD的患者以及12名健康志愿者(HC),对被试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并采集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fALFF确定种子点,计算种子点与全脑体素之间的功能连接值(zFC)并将差异结果与临床资料、MMSE和HAMD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HC组相比,CD组在左侧顶下缘角回、缘上回及角回的zfALFF值减低,左侧辅助运动区、背外侧额上回及右侧辅助运动区、背外侧额上回、中央前回zfALFF值增高;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右侧枕中回、颞中回的zFC值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CD组左侧顶下缘角回zfALFF值以及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右侧枕中回zFC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555,r=0.623,P<0.05);右侧背外侧额上回zfALFF值与病程、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右侧枕中回zFC值与洗涤菌群移植(WMT)次数呈负相关(r=-0.614,r=-0.681,P<0.05).结论 CD患者在负责外部环境监测、认知加工以及感觉运动处理的脑区存在功能和调节异常,且WMT对CD患者的脑网络存在影响.

    克罗恩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比率低频振幅功能连接

    MRI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患者中血管损伤与脑萎缩评估的研究

    陈昱陈大才陈薪宇毕娟娟...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血管损伤与脑萎缩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或混合性痴呆(MD)患者中的分布,探究MRI在AD、VD、M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6例患者分别诊断为AD34例、VD31例和MD 22例.分别对三组通过分析MRI图像进行独立视觉评分量表和Evans's指数评估.结果 与AD相比,MD的脑室周围白质病变PVL(P=0.002)、深部白质病变DWML(P=0.006)、皮质下微出血Juxtacortical MB(P=0.007)、深部白质微出血Deep MB(P=0.003)评分更高,VD的深部灰质病变DGML(p=0.016)、血管周围间隙PVS BG-CS(P=0.005)明显更多.VD与MD比较,血管性病变视觉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VD患者内侧颞叶萎缩MTA(P<0.001)评分显著高于MD.脑皮层萎缩和Evans's指数的分布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MRI在痴呆患者的评估中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血管病变及评估脑萎缩情况.研究证实血管病变在VD或MD患者中比AD更多,其中MD以深部和皮层旁微出血为主,这表明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可能是其主要的潜在病理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白质病变微出血视觉评分量表

    探讨多模态MRI检查对成人ME 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

    王嫚沈中原阚宏张小艳...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联合应用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ate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例MELAS患者,除了CT平扫、常规MRI检查序列,补充了病人MR血管成像(MRA)、DWI、MRS和CASL-PWI的影像资料.结果 病灶呈片状不对称分布脑实质,以颞叶、顶叶、枕叶较多;MRI T1序列稍低信号、T2序列稍高信号,FLAIR、DWI信号较高,ADC图显示信号稍偏低.MRA未见病变相应区域血管异常改变;病变可同时累及Willis两支血管供血区.MRS示病灶区乳酸峰升高,MRI平扫无异常信号的脑组织亦出现乳酸峰轻度升高.CASL-PWI显示病变区高灌注.结论 多模态核磁共振检查对诊断成人MELAS综合征极大价值.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多模态磁共振波谱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

    探讨CTP联合dCTA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与梗死核心增长率的相关性

    许甜甜徐峰胡春峰陈建秋...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CTP联合dCTA探讨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与梗死核心增长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经我院收治的AIS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行头颅CTP检查.记录所有患者发病至其做CTP的总时长.将ASITN/SIR侧支评分0~2分定为侧支循环不良组,3~4分定为侧支循环良好组.根据CTP原始数据可得出梗死核心体积,梗死核心增长率=梗死核心体积/发病至其做CTP的总时长.比较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梗死核心增长率的变化.结果 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的梗死核心体积、梗死核心增长率、rTmax大于良好组,rCBF、rCBV及不匹配率小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F、rCBV及不匹配率与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梗死核心体积、梗死核心体积增长率及rTmax与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支循环差的患者可能有着更快的梗死核心增长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提供指导意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态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梗死核心增长率侧支循环

    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洪菲宋磊季菊花储晓彬...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以及其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102例脑白质损伤早产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98例非脑白质损伤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早产儿相关临床指标,并在出生后7d实施MRS、DWI检查,比较两组MRS代谢指标、DWI参数差异,使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MRS代谢指标、DWI参数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RS联合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予以病例组患儿长期随访,在矫正年龄6个月时使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并分析2组患儿MRS代谢指标、DWI参数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病例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NAA/Cr、rADC明显低于对照组,肌酸(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NAA、NAA/Cr、rADC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存在负相关关系(r<0,P<0.05);Cr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显示NAA、Cr、NAA/Cr以及rADC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具有较低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629、0.630、0.605、0.603;MRS联合DWI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AUC为0.713.随访结果显示102例患儿中21例为边缘状态,53例为发育异常,共74例为预后不良组,另28例发育良好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儿NAA、NAA/Cr、rADC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Cr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NAA、NAA/Cr、rADC与脑白质损伤患儿预后不良存在负相关关系(r<0,P<0.05);Cr与预后不良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NAA、NAA/Cr以及rADC对脑白质损伤患儿预后具有较低的评估价值,AUC分别为0.641、0.639、0.688;Cr、MRS联合DWI对脑白质损伤患儿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AUC分别为0.755、0.833,以联合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MRS联合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以及其预后均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脑白质损伤早产儿预后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

    梁斌温志波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HE分为MHE组(n=45)和非MHE组(n=43),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n=50)作为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1匹配后三组各为40例,比较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受试者均行头颅rs-fMRI扫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全脑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FC).分析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评分情况.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FC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HE组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HE组数字连接试验(NCT-A)测试结果更高(P<0.05),数字符号试验(DST)评分更低(P<0.05).NCT-A与DST量表评分与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左侧颞上回的FC改变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若肝硬化患者伴有MHE,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存在异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不同脑区FC改变有关.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轻微型肝性脑病脑区功能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