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肖肖

月刊

1005-944X

cjaq@public.qd.sd.cn;zgdwjy@sina.com

0532-85623545

266032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中国动物检疫/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动物检疫》杂志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办,于1982年创刊,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领域的科技指导性期刊。本刊被入选为全国(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兽医兽药、饲料和兽医器械行业的重点宣传媒介。本刊着重宣传我国动物卫生与动物流行病学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以及管理、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并跟踪国际最新动态,服务于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事业,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确保畜产安全献计献策。本刊发行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级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各地畜牧兽医站、肉品生产加工企业、肉制品营销单位、国家大型各级参考试验室、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畜禽饲养、兽药、饲料等生产销售单位等。 本刊设有政策法规类、监督管理类、技术研究类、技术推广类和信息资讯类五大类二十几个栏目,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口岸之窗”、“体系建设”、“防疫管理”、“行业报道”、“肉品安全”、“试验研究”、“专论综述”、“流行病学”、“防检技术”、“疫病防治”、“疫情报道”、“动检快讯”以及相关专栏等,具有学术性、时效性、科普性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起生产销售病死牛获刑案件的查处、分析和思考

    丁春水张红璠李雪松朱晨溪...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禽屠宰行业监管事关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介绍了一起非法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牛(肉)导致人感染炭疽的刑事案件,通过还原事发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对案件的查处过程,指出了当前牛羊屠宰以及动物卫生日常监管与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加强牛羊等非定点屠宰动物检疫监管、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双向衔接机制3个方面提出建议,供业内同行参考.

    病死牛生产销售农业综合执法

    宠物诊疗活动投诉问题分析与思考

    张传海刘兵郭永玲于婉婷...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诊疗投诉举报越来越多.本文中,以我国 2023 年华中地区某市宠物诊疗活动投诉举报情况为例,梳理了宠物诊疗环节投诉举报涉及的诊疗机构资质、执业兽医资质、兽药及饲料产品销售、预付卡纠纷、诊疗过程不透明等相关问题,由此指出各自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完善宠物诊疗机构资质审核和管理,加大宠物诊疗环节执法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完善宠物医疗事故赔偿制度,探索建立纠纷调解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宠物诊疗投诉举报预付卡兽药赔偿

    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及防控研究进展

    胡方圆王琳刘耀蓬宋时萍...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其感染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在长期面对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也使动物成为耐药基因的储存库,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通过分析国内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研究发现: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不断提高,多重耐药程度不断加重,尤其北方高纬度地区面临更为严峻的耐药形势;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丰富的分子流行特征,其中ST9、ST97、ST398 为优势分型且分布广泛,MRSA SCCmec Ⅻ、SCCmec Ⅲ和SCCmec Ⅳ 3种分型近年来呈现扩散分布趋势;为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问题,国内正在研究中药制剂、噬菌体、益生菌、抗菌肽等4种抗生素代替方法,这些制剂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可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防治提供参考.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耐药防控

    我国鸽群主要疫病概述及防治

    陈璐刘玉峰朱明慧丁雨...
    69-7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养鸽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鸽群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变得错综复杂,而了解我国鸽群主要流行疫病,做好鸽群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对于促进养鸽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本文概述了鸽新城疫、鸽流感、鸽痘、鸽腺病毒病、鸽轮状病毒病、鸽圆环病毒病、鸽沙门氏菌病、鸽衣原体病、鸽毛滴虫病等我国鸽群主要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控策略,以期为我国养鸽业开展疫病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鸽病流行现状防控策略

    猫冠状病毒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魏世萌郝英男潘俊慧王素春...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猫冠状病毒病是由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肠道和胸腹膜炎症为主的猫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全世界均有流行,目前无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其中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发的猫传染性腹膜炎致死率极高,且不易诊断和预防,已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猫病毒性疾病之一.猫冠状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大部分实验室检测技术均不具有特异性,对于区分猫肠道冠状病毒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感染还存在一些困难.目前,基于PCR技术的RT-PCR和RT-qPCR特异性相对较高,RT-LAMP和RT-RAA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逐步填补 临床快速检测的空白.本文通过对猫冠状病毒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猫冠状病毒病快速诊断方法和制定诊断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猫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诊断技术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

    沙门菌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刘意张喜悦赵建梅赵格...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分型技术相比,分子分型技术以其高分辨率、高重复性、标准化等优点,已成为沙门菌致病性、遗传关联性、溯源和传播路径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目前,沙门菌分子分型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其中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分子分型方法以脉冲场凝胶电泳和扩增片段多态性为主,基于PCR扩增的分子分型方法以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和多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为主,基于测序的分子分型方法以多位点序列分型、规律的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和全基因组测序为主.这三大类分子分型技术均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等优点,有助于揭示不同沙门菌间的宿主传播关系、地域传播关系.但这些方法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验室条件及研究需求选择其中一种或联合使用多种分型技术,从而达到对沙门菌精准分型的目的.本文对限制性内切酶、PCR扩增以及测序这三大类沙门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食品中沙门菌监测、风险评估以及溯源和预警提供参考.

    沙门菌分型技术PFGEPCR测序MLST

    NoV G Ⅱ.2亚型RT-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的建立

    樊成曾昊卢星月康婕...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一种新的诺如病毒G Ⅱ.2 亚型(norovirus G Ⅱ.2,NoV G Ⅱ.2)通过牡蛎等生食海鲜感染人群,引发急性胃肠炎,并在全球广泛传播.为实现NoV感染的现场诊断和快速疫情响应,亟需建立快速便捷的NoV G Ⅱ.2 亚型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设计引物、crRNA,经优化反应条件后,建立了NoV G Ⅱ.2 亚型RT-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利用引物NoV-G Ⅱ.2-F1B和NoV-G Ⅱ.2-R1对NoV G Ⅱ.2标准RNA进行RT-RPA扩增,结合crRNA1 介导的CRISPR/Cas12a报告体系,能在 40 min内完成NoV G Ⅱ.2核酸检测;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且与轮状病毒、腺病毒、星形病毒、人副肠孤病毒、博卡病毒和札如病毒无交叉反应;应用该方法和qRT-PCR法,分别对30份临床模拟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总符合率达96.67%.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oV G Ⅱ.2亚型RT-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无需依赖昂贵设备,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便捷快速等特点,为NoV G Ⅱ.2 感染的现场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新方法.

    NoVGⅡ.2亚型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检测

    基因Ⅳ型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高金慧王素艳刘芮祁小乐...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基因Ⅳ型(GC Ⅳ)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σC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old-I-ARV-GC Ⅳ-σC,将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进行蛋白诱导表达;随后将纯化后的σ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鉴定杂交瘤细胞后,将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腹腔注射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以ELISA测定腹水效价.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出一株分泌ARV GC Ⅳ 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1H4);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与ARV GC Ⅳ σC蛋白发生反应,同时与感染不同基因型ARV的鸡肝癌细胞(LMH)均有良好的反应性;该单克隆抗体识别重链为IgG1,其腹水ELISA效价为 1:256 000.结果表明,成功制备ARV GC Ⅳ σC蛋白单克隆抗体,其效价高,反应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σC蛋白功能、ARV致病机理以及建立临床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禽呼肠孤病毒基因Ⅳ型σC蛋白单克隆抗体功能鉴定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的组合筛选比较

    毛迎雪亓菲张皓博曲瑶...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 11 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11 组引物探针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国标IS1081 引物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测限可达 1.4×10-1;除国标Mtb(结核分枝杆菌)引物外,其他引物探针组合重复性良好(CV<10%);30 份临床样品中国标IS1081 引物阳性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引物.结果表明,国标IS1081 引物探针组合特异、灵敏、临床检测效果更优,推荐用于实验室qPCR检测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牛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小鼠免疫攻毒法研究

    张一帜任小侠冯妍李建...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灭活疫苗现行规程中效力检验采用靶动物免疫攻毒法所存在的动物筛选困难、动物质量不稳定、经济花费高等问题,开展了实验动物免疫攻毒替代方法研究.以靶动物免疫攻毒法为基础,确定该疫苗的最小保护剂量和不保护临界剂量,并在确认小鼠品系后开展平行关系研究,从而筛选出在小鼠模型上能够体现疫苗差异的最佳攻毒剂量.结果显示:合格疫苗 1/2 稀释度为最小免疫剂量,1/4 稀释度为不符合规定的临界剂量;KM小鼠为替代方法最合适的小鼠品系;最佳攻毒剂量为使用 2 MLD混合菌液,对免疫组和对照组进行攻毒,对照小鼠全部死亡,免疫小鼠至少保护 70%.本研究建立了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实验动物免疫攻毒替代方法,这将有助于提升该类疫苗效力检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疫苗效力检验免疫攻毒法平行关系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