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

徐立

半月刊

1009-0576

wangdacheng@vip.sohu.net

010-82331236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

中国大学生就业/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教育引导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郭海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把教育引导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使命,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应对就业新形势 构建工作新范式——关于高校就业工作范式改革的思考

    刘小强朱其昌
    9-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增长若干年,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仍然延续的是一二十年前的工作范式,呈现出"条块化""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等明显特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推动高校的就业工作范式转变,要树立"大就业"的工作理念,在体制机制上推动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范式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

    李班韩忠军刘莹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有效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结合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逐步破解就业渠道拓展难、联动机制推进难、就业指导提升难、招就观念转变难的现实困境.本文聚焦"抓队伍,促提升""抓课堂,促规范""抓指导,促育人""抓保障,促发展""抓反馈,促精准"五个层面,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就业工作的温度、效度、广度、力度与精度,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取消报到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衔接工作机制探析

    杨梅刘昌威颜萍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到证作为高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在充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下,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就业形势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稳妥推进取消就业报到证,保障毕业生就业衔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通过问卷调查和工作实践,四川大学积极探索创新毕业生就业相关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路径,对促进毕业生求职就业便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就业衔接取消报到证工作机制高校毕业生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

    30-39页

    关于学校生涯教育的思考

    张金元
    40-4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学校生涯教育,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应对未来挑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在开展学校生涯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学校生涯教育在意识理念、知识普及、体系构建、本土化研究、政策保障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推进学校生涯教育应牢固树立意识、加强认知宣传、加大政策供给、普及中小学校生涯教育、强化高校生涯教育特色、推进有组织的研究,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本土化、数字化的生涯教育体系.

    学校生涯教育体系构建一体化本土化数字化

    胜任力理论视域下陕西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瓶颈及对策研究

    唐黎朱嵩杨忠杨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当下,企业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胜任力素质,尤其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三方面的胜任力.本研究从胜任力理论模型出发,选取了胜任力理论模型中的知识、技能和自我概念三个维度,以陕西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大量数据,深入分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基于胜任力理论展开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胜任力理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就业对策

    系统思维下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

    郭智芳李强李悦池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思维下构建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对洞察高校就业工作的现时形态和未来之势、促进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内部之间融合性发展、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出现的各主体力量分散、就业生态环境营造不充分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坚持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加强就业工作主体制度建设,优化高校就业工作生态环境,筑牢就业课程体系根基.

    系统思维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构建

    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郭明净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发源于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的BOPPPS教学模式因其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国际国内越来越多关注.BOPPPS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学生参与式学习为核心的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模块的课堂教学六环节.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高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有望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固化、学习过程缺乏体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等不足.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整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流程,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显得必要且紧迫.未来,BOPPPS教学模式不断与线上教学、微课、金课、MOOC课程等融合创新,将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BOPPPS教学模式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与高校高质量就业育人的嵌入耦合

    朱慧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对高校如何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所需进一步深化育人理念、协同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输送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打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壁垒,发挥好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质量就业育人工作之间的协同驱动作用.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被赋予新的内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三种向度.面对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挑战,"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可发挥突破性引领作用,对接高质量发展趋势下更高的人才势能需求,并以此为催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目标、功能和志趣的三向嵌入与价值、过程、机制和平台的四维耦合策略,与高质量就业育人工作双重推进,形成高校育人合力.

    基于创新的创业高质量就业育人嵌入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