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

徐立

半月刊

1009-0576

wangdacheng@vip.sohu.net

010-82331236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

中国大学生就业/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劳动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就业观

    刘向兵纪雯雯曲霞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就业心态迷茫、就业态度消极、就业偏个体取向等问题,基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培育积极的就业态度、塑造正确的就业取向、提振就业信心、激发高水平创新创造等方面可发挥的积极作用.从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协同的新格局的角度,给出塑造大学生科学理性就业观的政策建议.

    劳动教育大学生就业科学劳动观理性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焦虑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实习经历的中介作用

    李育辉赖竹婷俞燕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焦虑、实习经历、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7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正向影响求职行为,实习经历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促进大学生求职行为提出了建议.政府可以采取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增加资源支持等措施.高校可以采取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提升大学生主动性、加强求职技能指导、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大学生可以采取缓解焦虑情绪、提前做好就业准备等措施.

    大学生就业焦虑求职行为实习经历

    探索新技术赋能路径 构建高质量就业体系——"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大会暨面向人工智能就业创业论坛"专家报告综述

    刘妍栾天天吴倩倩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3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就业育人大会暨面向人工智能就业创业论坛",邀请行业嘉宾、专家学者分享对就业领域新形势、新技术、新趋势的洞察与思考,共同研讨、思考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高质量就业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就业创业人工智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现实困境、国际比较及优化路径

    李西顺冯艳霞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等维度仍存在困境.鉴于此,选取能直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报告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及美国的《学士学位及以上:初探2018年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教育经历》为研究样本,对两份报告中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据之,为完善当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提升就业质量报告"质量"的路径探析

    王杨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就业工作质量的积极举措.不断提升报告的"质量"是有效实现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应有目的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这需要高校坚守大学使命、体现办学特色、审视时代大势,从而在树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观中提升报告"质量",同时需要高校通过"五个规范"暨规范指标体系、规范数据统计、规范编制流程、规范呈现方式、规范监督机制,从而在建立规范的编制过程中提升报告的"质量",并以"四个牢牢把握"暨牢牢把握领导重视这个前提、牢牢把握体制机制这个基础、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牢牢把握量身定做这个核心,为报告的编制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

    就业质量报告质量提升路径

    客户体验管理理念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周启迪王正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户体验管理是一种客户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战略性地管理客户体验为企业增加收入和资产价值.随着经济形态的不断转变,我国人民的消费层次正由实用层面转向体验层面.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高校虽为非营利机构,但学生和家长对就读体验感的要求也在同步增长.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就业教育是人才出口质量的主要保证.两者的教育水平确保了学生良好的就读体验感和高质量就业去向,有助于学校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体验管理可成为高校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持续探索将客户体验管理理念融入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创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

    客户体验管理就业创业管理创新创业就业育人

    大学生就业见习:规范、偏离与归正

    问清泓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见习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见习在我国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就业见习的理论研究也非常薄弱,制度规范完全停留在政策层面,法律规范还是空白.现实中就业见习发生了许多偏离:岗位稀缺且单一,见习岗位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见习与就业转换不畅,留用率悖论难以破解;见习生的身份非常尴尬,见习期与试用期难以厘清;歧视现象严重,见习生权益保障难以落实;就业见习培养方案严重缺乏与实习之打通融合.归正路径可以是:扩展就业见习适用范围,借"访企拓岗"拓展见习岗位;强化见习与就业之转换,破解留用率难题;厘清见习期与试用期边界,切实保障见习生权益;明确高校就业见习的义务和责任,固化就业见习培养方案.

    大学生就业就业见习青年就业留用率归正路径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路径探析

    钟秋明曾静李昌维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辩证统一,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是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湖南省创新探索,围绕信息服务、教育改革、精准指导、技术培训、机动实习、实践课题、联合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推介、企业孵化"十上平台",大力推动建设一批高校就业创业大平台,有一定借鉴和推广价值.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应坚持系统集成、大用户思维、健全机制;应强化育人导向、拓展发展链路、抓实条件保障、用好各类主体、完善考评指标,把平台建好管好用好,在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中发挥作用.

    教育科技人才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

    新时期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驱动因素及其作用分析

    葛晓军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日益成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社会与经济层面驱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机理,利用2109名普通高校农村大学生的调查数据,验证普通高校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程度和驱动方向.分析结果得知:第一,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创业就业境况和乡村发展环境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驱动力显著;第二,经济因素中的城市购房条件与自身及其家庭要素禀赋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驱动力显著;第三,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驱动因素作用程度的区域性差异较明显;第四,就学城市的行政层次和经济发达程度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驱动作用较显著,与在一、二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三线城市就学的农村大学生相比,在经济欠发达的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就学的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概率高很多.

    普通高校农村大学生县域政府返乡创业驱动

    促进中小微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学生及中小微企业的调查数据

    刘睿智于杰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小微型企业作为我国创新和就业的双发引擎动力,能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更大的支撑,但当前学生就业能力和理念与中小微企业招聘需求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抑制了这种作用的发挥.本文基于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就业辅导员和中小微企业的调研访谈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影响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四因子体系;进一步实证结果显示,学生职业基础技能构建不足、择业和薪酬预期偏高、缺乏了解中小微企业及其招聘信息渠道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微企业就业.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高校培养体系改革、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中小微企业完善自身招聘流程的对策体系,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提升创新水平、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学生自身成长提供数据、理论和政策支持.

    中小微企业三位一体四大能力观念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