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病智力障碍的诊治挑战

    章依文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中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也是智力障碍(ID/DD)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之一。共病患者的症状复杂,且功能损害严重,导致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不佳。对于ADHD共病ID的治疗,需要综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总体来说,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和治疗,结合长期随访和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共病诊治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模态评估的现状与建议

    冯廷勇王雪珂
    586-590,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源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多模态评估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以促进对ADHD更准确的诊断,还能为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就ADHD当前的评估现状、多模态评估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探讨,旨在增进对多模态评估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提升ADHD儿童的诊疗质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模态评估个性化治疗

    不同注意力、控制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特点

    刘子奇刘思奇陶梦娇任永颖...
    59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注意力、控制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特点以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多动症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共104例,进行韦氏、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及认知功能测试。依据IVA-CPT结果,将ADHD儿童分为注意缺陷型(ADHD-I)、多动冲动型(ADHD-HI)及混合型(ADHD-C)。采用SPSS 23。0比较三种亚型ADHD儿童认知功能特点,并分析认知功能与症状评分、注意力、控制力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儿智商、数学认知能力、数字推理能力、序列关系、短时记忆广度(倒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DHD-HI型儿童的智商、数学认知能力、数字推理能力、序列关系均优于ADHD-C型及ADHD-I型(P<0。05)。ADHD儿童的认知能力与智商呈正相关(r=0。332~0。399,P<0。05)。在认知功能与IVA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ADHD儿童的序列关系和比较大小测试成绩与IVA-CPT结果呈低度正相关(r=0。300~0。337,P<0。05),而认知功能与SNAP-Ⅳ症状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未出现明显的相关性(r<0。3)。结论 注意力水平较低的ADHD儿童其认知功能较差;注意力与序列关系、比较大小测试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儿童注意力抑制控制

    高焦虑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会功能损害特征

    张琳琳吴赵敏王鹏操小兰...
    597-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焦虑特征及其与社会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以期为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12月,选取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门诊的205名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其中,ADHD患儿根据Conners父母评定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分为高焦虑水平ADHD组和非高焦虑水平ADHD组。使用WEISS功能缺陷量表评估ADHD儿童社会功能,分析比较各组间社会功能的差异,同时利用中介模型探讨焦虑水平在ADHD儿童社会功能损害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高焦虑水平ADHD组和非高焦虑水平ADHD组WEISS量表6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高焦虑水平ADHD组在家庭、生活技能、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高焦虑水平ADHD组(P<0。05)。在中介模型中,焦虑因子在ADHD诊断与WEISS量表家庭因子、生活技能因子、自我管理因子、社会活动因子和冒险活动因子的相关关系中,均为有效的中介因子。结论 部分ADHD患儿存在较高的焦虑水平,高焦虑水平ADHD儿童存在更加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特质社会功能损害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研究

    郭春燕宋丽王亚哲于茹梦...
    602-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ADHD共患LD儿童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ADHD共患LD儿童的诊断及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ADHD、LD儿童1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划消智能评定量表、短时记忆、Stroop色词命名任务(SCWT)、Go/No go测试对研究对象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测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认知能力。结果 在数字划消智能评定量表测验中,ADHD共患LD组数字划消准确性低于ADHD组和LD组(H=10。101,P=0。006)。在短时记忆中,ADHD共患LD组稳定记忆长度低于ADHD组和LD组(H=5。994,P=0。050),最稳定平均反应时(H=12。153,P=0。002)高于ADHD组和LD组。在SCWT中,ADHD共患LD组的汉字、颜色和色词测试正确率均低于ADHD 组和 LD 组(H=13。743、7。046、11。156,P<0。05)。在 Go/No go 能力测试中,ADHD 共患 LD 组第一关go正确平均时间更长(H=6。593,P=0。037)。结论 ADHD共患LD、ADHD、LD儿童在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抑制控制测试三个核心执行功能方面得分较低,且ADHD共患LD儿童得分低于ADHD儿童、LD儿童。ADHD共患LD、ADHD、LD儿童的执行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且ADHD共患LD儿童的执行功能损害范围更广,程度更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执行功能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春前期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

    曹慧陈敬单蕊肖伍才...
    608-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春前期(10~15岁)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研究中,纳入最近一次2020年调查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娱乐性视屏时长数据完整的10~15岁儿童青少年1 905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娱乐性视屏时长的关联。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地区、城乡、父母文化程度和抑郁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后,接受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儿童青少年相比于接受非权威型(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教养方式者的每周娱乐性视屏时长过长(>14小时)行为的风险降低36。7%(OR=0。633,95%CI:0。405~0。991,P=0。046);未发现该关联在性别、地区、城乡、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抑郁情况等亚组间存在差异(P交互>0。05)。结论 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与10~15岁儿童青少年较少娱乐性视屏时长相关。本研究为未来基于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视屏行为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教养方式视屏时长关联青春前期儿童青少年

    声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612页

    不同类型小于胎龄儿早期追赶生长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

    王秀英郑小琴邹林利丁玲...
    613-618,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小于胎龄(SGA)儿生后至2岁追赶生长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SGA儿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SGA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时身高及体重评定将其分为SGA-1(出生时仅身长低于同性别同胎龄儿P10)、SGA-2(出生时仅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胎龄儿P10)、SGA-3(出生时身长和体重均低于同性别同胎龄儿P10)三组,利用WHO Anthro软件、SPSS 27。0对三种不同类型SGA儿在不同月龄的追赶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及差异性比较,并对影响追赶结局的产前、产时及新生儿期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1)不同组别SGA儿各月龄追赶比率不同,SGA-1组身长追赶在(24±1)月龄人数占比最多(66。4%),SGA-2组体重追赶在(12±1)月龄占比最高(78。7%),SGA-3组身长追赶在(24±1)月龄占比达最大(66。9%),体重追赶在(3±1)月龄达最大(77。4%);各月龄身长追赶发生的比率低于体重追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同一组别SGA身长指标分别达P10、P25、P50的比率在(18±1)月龄与(24±1)月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别SGA体重指标分别达P10、P25、P50的比率在(6±1)月龄、(12±1)月龄、(18±1)月龄、(24±1)月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3组无论是身长指标还是体重指标在各月龄达到P10的比率均低于SG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1组实现身长和体重追赶的比率均高于其他两个组别,但部分月龄与SG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方式、系统管理以及母亲孕期肝内胆汁淤积影响SGA身长追赶结局(P<0。05)。结论 不同类型SGA发生追赶的比率及高峰时期不同,体重追赶较身长追赶发生的时间更早,其发生追赶的比率也高于身长追赶,但身长追赶持续的时间更长,追赶效果更加理想。出生时身长、体重均未达到P10百分位的SGA生后追赶相对受限。自然分娩和系统管理是影响SGA儿童早期追赶生长的积极因素,母亲孕期肝内胆汁淤积是SGA儿童追赶生长的不利因素,重视不同类型SGA早期追赶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对后期SGA的管理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生长模式

    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间的作用路径

    陈羽佳屈方格魏晓雪宋欣怡...
    619-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1月对上海市8所幼儿园1 086名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量表分别调查父母逼迫进食和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食物响应、过饱响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变量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检验。结果 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父母逼迫进食正向预测儿童过饱响应(B=0。329,95%CI:0。278~0。380,P<0。001),过饱响应负向预测儿童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B=-0。176,95%CI:-0。258~-0。094,P<0。001),儿童 BAZ 负向预测父母逼迫进食(B=-0。064,95%CI:-0。115~-0。013,P=0。015);但父母逼迫进食与儿童食物响应缺乏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结论 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三者间存在"三角"复杂关系。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应指导学龄前儿童父母采用合理喂养行为,以减少对儿童食欲特征的干扰,维持儿童健康体重。

    学龄前儿童体重逼迫进食食欲特征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讨血液中营养与代谢相关指标在1~6岁儿童肥胖中的相对重要性

    李雪峰刘亚昆郎静魏守刚...
    625-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讨血液中营养与代谢相关指标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中的相对重要性,以期为临床评估儿童肥胖和制定营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就诊于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的1~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400)、超重组(n=200)和肥胖组(n=200)。比较三组儿童血液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6岁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通过SPSS Modeler得出随机森林的变量相对重要性并进行排序。结果 肥胖组儿童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超重组儿童体重和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儿童血清25-(OH)D、维生素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超重组和对照组(F=63。205、14。753、1。604,P<0。05),而空腹血糖、瘦素、阿黑皮素原、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则显著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F=79。923、1。637、23。177、46。202、93。157、293。033,P<0。05);在谷草转氨酶水平上,超重组儿童高于对照组和肥胖组(F=3。919,P=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肥胖主要与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瘦素、阿黑皮素原、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密切相关;采用平均下降Gini指数衡量因素进行100次循环后发现,影响肥胖发生的变量中其重要性依次为胆固醇、空腹血糖、瘦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阿黑皮素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维生素D、维生素A。结论 影响1~6岁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可作为临床评估儿童肥胖的辅助实验室指标。学校及家长应合理分配宏量营养素摄入,适当调整儿童膳食结构,避免儿童肥胖率增长。

    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肥胖维生素A维生素D随机森林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