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核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

孙勤

季刊

1674-1617

zghd2008@sina.com

010-88828674/94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原子能出版社315室

中国核电/Journal China Nuclear Power
查看更多>>宣传我国核电建设的方针政策;研讨我国核电建设的规划和加快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分析讨论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介绍与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有关的法规、标准;交流核电工作管理和建设经验;宣传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和设备国产化的最新进展;报道国内外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跟踪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与技术交流;普及核电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NP650反应堆运行数据的Bamboo-C软件功能验证

    彭一鹏张清源高露露胥俊勇...
    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Bamboo-C是基于"两步法"压水堆中子学计算策略开发的先进压水堆燃料管理软件.本文介绍了Bamboo-C软件在海南昌江核电厂CNP650反应堆堆芯物理分析中的使用情况,包括堆芯换料方案分析、零功率物理试验比较和功率运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Bamboo-C软件给出的各项计算结果均符合堆芯换料设计准则,其性能满足了方形燃料组件压水堆换料设计的工程应用要求.

    燃料管理堆芯分析Bamboo-C软件

    CPR1000机组核级止回阀的抗震分类和力学评估问题分析

    杨腊腊陈秋炀邵辉
    669-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CPR1000机组针对执行同样安全功能的止回阀的抗震分类存在差异,行业内针对核级止回阀的抗震分类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然而,核级止回阀的抗震分类将直接影响阀门力学评估中所采用的应力验收准则,进而影响阀门执行其安全功能的可靠性.本文以CPR1000机组辅助给水系统(ASG)中一典型核级旋启式止回阀为例,基于CPR1000机组设计中所依据的RCC系列标准及电厂执照文件中的抗震分类和力学评估要求,并结合阀门的安全功能,给出了阀门合理的抗震分类和力学评估建议,可为CPR1000机组及同类机组核级止回阀的抗震分类和力学评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本文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机组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CPR1000机组核级止回阀抗震分类力学评估

    重水堆产99Mo棒束设计及入堆物理性能分析

    谢运利汪量子王晨琳姚磊...
    674-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水堆具有不停堆在线装卸料特征,适宜生产99Mo等短寿命同位素.国内医用同位素99Mo应用广泛、用量大,具有自主国产化生产的需求.为满足国内99Mo产量需求且对重水堆安全特性、稳定运行和正常供能的影响最小化为目标,采用WIMS-AECL及RFSP-IST等程序开展重水堆产99Mo棒束组件设计及入堆辐照分析.提出产99Mo燃料棒束的燃料棒燃料采用高富集度和低富集度铀径向分区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其反应性、功率等和标准棒束基本一致.堆芯分析表明,与标准棒束性能相近的产99Mo棒束装载到堆芯后,堆芯反应性、燃耗、功率分布、换料方式等主要指标均不发生明显变化,对堆芯性能扰动很小.因此单个重水堆燃料棒束部分天然铀燃料棒用高富集度和低富集度铀径向分区的产99Mo燃料棒替换,可满足国内99Mo产量需求.

    99Mo同位素生产重水堆燃料棒束

    "华龙一号"与M310机组技术规格书下的余热排出系统运行限制条件分析

    门新红
    683-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清核电M310机组采用的是基于法系法规及筛选准则编制的法系技术规范,"华龙一号"为最新第三代机组,采用的是基于美系风险指引型规则并依据一定的筛选准则编制的中系技术规范.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技术规范对部分系统在运行限制条件上有较大区别,本文通过对余热排出系统在两种技术规范下的运行限制条件分析,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并结合当前国内法系转美系(中系)技术规范的大趋势,给出当前基于美系研发的中系技术规格书在余热排出系统上的管理偏差建议,同时结合风险指引型技术规范的概率安全分析管理,总结出了中系技术规范相对于法系技术规范的优劣,并提出管理建议与应用方向.同时针对"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给出了基于中系技术规范下的大修窗口的优化建议.

    技术规格书"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概率安全分析

    基于VBA和LABVIEW的核电厂仪控设备逻辑功能验证方法

    钱林陈宇红谢川王忠伟...
    687-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核电厂仪控设备测试中,验证其逻辑功能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验证过程主要是人工操作,包括编写测试脚本、仿真逻辑功能和数据记录等,这导致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和测试效率的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EXCEL-VBA和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将测试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开发了一套逻辑测试系统.该系统具备随机生成测试脚本、自动配置信号地址、实现TCP/IP和MODBUS通信、执行测试、生成数据报表和测试结果判断等多项功能.本文将从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系统设计以及软件系统设计三个维度,全面阐述该逻辑测试系统的构建与实现.通过与传统测试方法的对比表明,新开发的逻辑测试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核电厂仪控设备逻辑功能验证的测试效率和准确率,减少测试资源投入和人因差错,为核电厂的仪控设备测试领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VBALABVIEW仪控设备测试脚本

    核电汽轮机顶轴油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郭勇强
    694-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核电汽轮机的顶轴油系统的常见故障模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对顶轴油系统设计的阐述,梳理和分析了汽轮机顶轴油典型故障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设备故障处理、优化设备维护和检修提供参考.

    核电汽轮机顶轴油系统典型故障模式

    静态棒电源系统储能柜接入母线异常问题分析与处理

    王忠伟钱林贺先建陈钊...
    699-704,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某核电项目中静态棒电源系统储能柜无法正常接入母线的问题分析和处理方案.通过对系统结构与控制原理的深入分析,发现整流柜在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压的瞬间变化导致母线电压升高,干扰了储能柜的接入逻辑.对此,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并综合考虑实施难度与成本效益后,选择了在储能柜控制软件中增加延时检测电压的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的储能柜能够成功接入母线,且冲击电流符合安全要求,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静态棒电源PWM整流超级电容

    堆芯筒体压力-温度(P-T)曲线的概率断裂力学分析研究

    石凯凯李政刘青阳艾红雷...
    705-71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应堆压力容器压力-温度曲线是核电厂正常运行的限值边界,保证了核能设备的运行安全.目前规范中给出了计算压力-温度曲线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本研究从概率断裂力学的角度,以高辐照区堆芯筒体为计算对象,开展了压力容器堆芯筒体压力-温度曲线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核电厂启堆过程、水压试验过程的风险很低,停堆过程中要关注降温速率;对于启堆过程、停堆过程和水压试验,结合概率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安全系数.

    概率断裂力学压力-温度曲线核电厂堆芯筒体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湿保养方案优化分析研究

    王森秦建华游兆金孙金娜...
    712-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厂在停堆大修期间对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实施保养,主要采用干保养和湿保养两种方案,以降低机组在停堆期间及后续机组启动和功率运行期间SG二次侧内部构件的腐蚀,其中湿保养主要控制保养液的pH、联氨浓度和腐蚀性杂质离子.国外针对湿保养条件(覆盖气体、pH、联氨等)对材料的腐蚀影响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及研究,而目前国内相应研究报道较少.核电厂SG湿保养方案中指标制定规则不一、规范要求差异较大且不具体,存在不利于现场执行、联氨浓度偏高或pH偏低等情况.本文对材料腐蚀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氮气覆盖、pH>10、联氨>75 mg/kg均有利于缓解碳钢腐蚀,并结合核电厂保养实际,提出了 SG湿保养优化方案,为核电厂优化SG湿保养方案提供支撑.

    蒸汽发生器湿保养pH联氨

    软土厂址核电厂基于沉井基础的抗震分析技术研究

    曹舟马睿蔡俊
    720-725,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商运核电厂均位于沿海基岩厂址,但随着核电选址数量的逐渐增多,适宜建设的厂址日趋减少,软土厂址将成为潜在的应用方向.基于沉井基础在核电软土厂址中的概念方案,开展了软土厂址核电厂应用沉井基础抗震分析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沉井一土一结构相互作用建模、分析和验证的方法,并同传统基坑开挖回填方案下核电构筑物的抗震分析进行对比,沉井基础方案在反应谱峰值和零周期加速度方面均呈现下降趋势,有益于核电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抗震设计.此外,进一步通过时域抗震分析来计算验证了软土厂址核电厂基于沉井基础的抗震分析技术的准确性.

    核电软土厂址沉井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