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刚李英华李莉王兰兰...
    387-391,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1-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经加权调整后,2021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0.70%和22.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方面,以西部地区为参照,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为1.372(95%CI:1.244~1.512);以15~24岁年龄段为参照,35~44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为1.367(95%CI:1.140~1.640),65~69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OR值为0.687(95%CI:0.553~0.854);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分别为1.849(95%CI:1.581~2.163)、3.471(95%CI:2.958~4.073)、7.564(95%CI:6.472~8.841).农村居民方面,以西部地区为参照,东、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OR 值分别为 1.595(95%CI:1.434~1.774)、1.587(95%CI:1.374~1.833);以 15~24 岁年龄段为参照,35~44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OR值为1.546(95%CI:1.234~1.936),65~69岁年龄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为0.770(95%CI:0.598~0.993);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OR值分别为2.390(95%CI:2.139~2.669)、5.235(95%CI:4.548~6.025)、12.816(95%CI:10.926~15.033).结论 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均有进一步提升,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不同地区、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程度不同.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影响因素

    基于德尔菲法的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张莹黄彪文梁梦真李雨波...
    392-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科学的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为控烟传播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构建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经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根据权重调查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共邀请到29名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德尔菲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均>70%,各指标重要性均数均>3,变异系数Cv的取值区间为0.09~0.39.最终确定的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8、0.20、0.22、0.10、0.30,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区间为0.10~0.7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推动媒体更好地开展控烟传播活动.

    大众媒体控烟作品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中国社交媒体控烟宣传运动效果初探

    陈瑜王子宁刘时雨许静...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社交媒体控烟辩论宣传运动效果研究,为未来实施更为有效的控烟宣传运动和控烟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及可靠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宣传运动信息接触者和非信息接触者在认知、态度和行为3个层面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总体来看,接触过宣传运动信息的人群在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层面均好于没有接触过宣传运动信息的人群.具体来说,在认知层面的3个指标中,信息接触者积极比例均高于非信息接触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态度层面7个指标中,信息接触者积极比例均高于非信息接触者.除了"学校应该100%禁烟"(P=0.125)指标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层面,无论是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信息接触者积极比例均高于非信息接触者,除了"与家人、朋友或者同学分享烟草危害信息"指标,接触信息吸烟者(79.84%)低于没有接触信息吸烟者(82.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结论 社交媒体控烟辩论宣传运动在提高大众烟草危害认知、改善烟草控制态度、促进健康行为上有良好效果.未来控烟宣传运动要提高对社交媒体的利用以及对非吸烟群体的重视.

    社交媒体控烟宣传运动认知、态度和行为效果研究

    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的构建研究

    王尧秦廷廷谷明宇杨宇彤...
    401-406,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为评价校医与保健教师开展校园近视防控工作水平提供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框架与指标条目.邀请到14名专家,通过德尔菲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与相应权重,构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一级指标按权重依次为视力健康服务能力(0.296)、个人职业品质(0.278)、近视防控专业知识与技能(0.233)、组织管理能力(0.193).专家积极性、权威性与意见协调程度与一致性较好.结论 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提供参考.

    近视防控学校卫生校医与保健教师核心胜任力德尔菲

    2012-2022年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的可视化分析

    胡媚李晓鹏孙贵龙
    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2-2022年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检索青少年健康促进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发文特征、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575篇.国外研究前沿聚焦于现代信息技术助力青少年健康发展、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自我测评体系等方面.国内研究热点为体育政策与青少年健康促进、校内外体育健康促进一体化,国内研究前沿聚焦于体教融合引领下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冰雪运动与青少年健康协同发展、以体育为导向的青少年健康教育.结论 通过分析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强化"家、校、社"三位一体健康治理效能、建立数字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管理模式、优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评价与反馈机制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策略.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体质健康知识图谱

    动机性访谈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张欣林小敏王玉栋傅桂芬...
    413-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国内外动机性访谈法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今后动机性访谈法在临床和公共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相关中文文献681篇,相关英文文献2518篇,国内外动机性访谈法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发文量前3名的国家,中国排名11;齐鲁护理杂志、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分别是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动机访谈"是频次出现最多的关键词,研究热点问题主要围绕药物滥用、酒精成瘾、干预、初级照护、生活质量、公共健康等逐步发展变化.结论 随着动机性访谈法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逐渐从临床研究转向公共健康教育.我国的研究也不断突破,未来还需加强动机性访谈法研究的国际间合作,规范临床应用的同时加强其在公共健康教育领域的运用,更深入地进行科研探索及实践.

    动机性访谈法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行为改变CiteSpace

    重庆市小学生家长近视成因认知现况及科普需求的质性分析

    赵文文亚奇蓝梅苏雨...
    420-42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家长对于近视成因的了解和近视防控科普知识的需求,并提出从家庭近视防控出发的相关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并进行三级编码,将访谈结果进行结构化描述,并利用矩阵查询分析不同属性特征下家长近视了解知识的差异.结果 家长认为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为读写行为及环境(40.33%)、电子产品(35.04%)、生活方式(14.23%)和其他(如用眼卫生、遗传等)方面(10.40%).家长需求方面,尤其希望由学校向孩子传播近视防控知识.通过矩阵查询发现,母亲角色相比其他家庭角色掌握更多的近视防控知识,孩子近视以及年级较高孩子的家长近视防控知识掌握更好,但能即时答出4个及以上知识点的均不超过1/4.结论 家长对于近视防控的知识储备还相对欠缺,其广度和深度均不足,同时家长在履行家庭近视防控职责时存在"逃避观念".家长应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并执行家庭近视防控,落实学校和家庭环境近视防控的双保险.

    近视防控家长小学生Nvivo质性分析

    农村失能老人适应能力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高梦珂张艳田雨同许冰...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农村失能老人适应能力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罗伊适应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形成问卷初稿,邀请来自不同地域相关领域的18名专家进行Delphi专家咨询修改问卷,最后经认知性访谈、预实验完善问卷.依据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整群抽取豫北某乡下辖9个农村的255名农村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借助SPSS 25.0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农村失能老人适应能力问卷涵盖生理适应、心理精神适应、角色适应、社会适应4个维度3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8.246%;问卷 S-CVI 为 0.850,I-CVI 为 0.857~1.000(P<0.01);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 0.292~0.578,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607~0.841(P<0.01);各维度与校标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524~0.645(P<0.01).总问卷Cronbach's a系数为0.892,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为0.705~0.794;重测信度为0.933.结论 农村失能老人适应能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评我国农村失能老人的失能适应能力水平.

    农村失能老人适应能力问卷编制

    1986-2019年中国经济水平与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BMI关系

    李成跃阿迪力江·色里木李谦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429-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中国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身高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预测2025-2030年各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和BMI,为中国未来制定体质干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1986-2019年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BMI和身高数据来自国际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数据库,中国经济发展指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GDPPC).分别对男女每一个年龄组检验GDPPC和BMI、身高之间的相关性,使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来预测随着GDPPC的增长,2025-2030年间每个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和BM1.结果 男女各年龄组的GDPPC和BMI、身高之间高度相关(P均<0.01).随着GDPPC的增长,男女各年龄组的BMI稳步增加,但身高增速逐渐下降,各年龄段存在差异.2025-2030年6年的GDPPC增长伴随着7~18岁男、女生的BMI每年增加约0.78%和0.49%,身高每年增加约0.09%和0.18%.结论 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和BMI在1986-2019年间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高度预测身高和BMI增加,要注意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的差异以及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趋势.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儿童和青少年身高体质指数预测

    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辅食喂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经文铎吴凤仪张紫怡韩睿...
    436-440,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综合行为模型探究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辅食喂养行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收入水平为中低等的2个县的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基于综合行为模型收集看护人辅食喂养态度、辅食喂养主观规范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看护人辅食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556个样本,看护人辅食喂养行为达标率为4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辅食喂养自我效能(OR=1.07,95%CI:1.03~1.11)与辅食喂养行为意向(OR=1.08,95%CI:1.01~1.15)为辅食喂养行为达标的积极因素,而抑郁程度(OR=0.95,95%CI:0.91~0.99)为辅食喂养行为达标的消极因素.结论 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辅食喂养行为现状不容乐观,看护人辅食喂养的行为意向、自我效能以及抑郁程度均会对喂养行为造成影响,在未来干预中应在加强宣教与随访的同时关注看护人的心理问题.

    辅食喂养看护人婴幼儿综合行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