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

郑国民

半月刊

1672-2051

zgjs@jiaoshi.org.cn

010-58801729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

中国教师/Journal Teacher's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张燕玲
    1页

    食育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面向

    袁丽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面向.本研究认为食育的内涵包括了指向达成身体健康和指向完满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学校食育文化有着对中国传统食育文化的内涵延续,包括尊重劳动的价值、重视礼仪和道德的养成以及追求审美与创新,也有来自对他国食育文化的借鉴.学校食育文化建设的维度应包括食育精神、食育物质、食育制度和食育行为.从食育文化建设的工作要义来看,可以分为学校管理者工作层面、班主任工作层面和学生层面.

    食育文化学校文化工作要义

    "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刘炜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与思政教学一体化具有内在联系,其育人内涵与价值体现在课程改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共同体包含意识共同体、场所共同体、学者共同体、阶段共同体和形式共同体.在教学实施中,要做到激活价值意识,形成主体能动互补;构建互助关系,实现核心价值思辨;突破实践空间,促成教学领域延伸;深化纵向衔接,加强一体化设计整合;拓展生活圈层,唤醒道德内隐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一体化学习共同体

    康德人学思想及其教育诠释

    王晨徐小雲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哲学基础到教育思想再到现实观照的逻辑,从康德人学思想中"人为自然立法"的认识论、"人为自身立法"的德性论和"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康德教育论述中的感官训练、道德教育、尊重儿童等内容所蕴含的有关人的认识能力、道德准则、存在本质等方面的人学观念,并进而揭示其人学与教育思想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康德教育论述的逻辑架构展现了他从认识论到德性论再到目的论的人学思考逻辑;另一方面,康德教育论述的思想内涵也处处与他对人的认识和理解相关联.对康德人学及其教育思想的诠释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理解我国许多教育论述之哲学基础,还可为当今的"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等教育研究和改革路径提供新的参考.

    康德人学思想《论教育学》

    中小学思政课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系统性思维探析

    李晓东付佳乐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既需要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也需要领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把握政治方向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系统性思维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在实处.

    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法核心素养

    实践转化与一体化设计:基础教育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思考和实施

    周增为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与基础教育思政课目标、内容一致.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目标整体架构、内容分层设计的体系,是基于知识理解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教育内容的实践转化、认知递进与情感深化是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维度.实践转化是重要的课程实施形式.教学要设计形成针对不同的认知起点的一体化方案学习,帮助学生从身份归属的认知,到情感责任的深入,再到理想信念的坚定,逐步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精神,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实践转化一体化设计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载体:价值、策略与路向

    方凌雁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创新上有独特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创设沉浸式体验、社会性互动、实践行动、问题解决的学习机会,通过情境选题、目标拟定、实践探究、成果展示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通过设计与生活融合的主题、整合党团队活动、加强多学科支持、推进家校社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创新,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育人

    生长的一体化课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区域研究——以杭州市S区为例

    全晓兰陶焦芳徐峥倪倩...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萌生、转化与发展.当前,区域义务教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存在教育路径缺失、教育呈现碎片化、教育主体孤立无援的现实问题.近三年来,杭州市S区通过精练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实施、优化课程评价、激活课程机制等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对探索区域义务教育阶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程大德育一体化课程区域范式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华亭市实验小学为例

    温超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势下,充分挖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结合小学生群体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文以甘肃省华亭市实验小学为例,从课程思政、活动思政、环境思政三方面构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不断提升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小学阶段爱国教育途径与对策

    项目化学习:"学教评"视域下整本书阅读范式研究

    孙元菁
    43-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作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增单元,在教学中面临新问题、新矛盾.在新课标理念和项目化学习理论的指引下,以"学教评"一致性为策略统整整本书阅读,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以项目流程规范整本书阅读的时间、计划、实施,在"做项目"中"读好书",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范式,并推出省县市观摩课和讲座,培训了更多教师投入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建设与研究.

    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学教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