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工融合背景下《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林祥德郝妍程静于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工融合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医科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技术等医工类专业,甚至是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聚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课程内容老化、课程思政教学不足、医工融合衔接不佳、理论实践融合性差等关键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思政引领一心四翼"课程教学创新理念,将授课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优化,匹配以"混合式课堂三部曲"教学方法,并对课程思政体系进行元素案例融入建设,同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应用,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和教书育人成效,并形成了示范效应.课程改革经验可为医工类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医工融合医学工程《生物医用材料》课程内容重构课程思政理论实践融合

    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眼视光课程思政改革

    张红梅郭卫华魏瑞华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教师在把握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学即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目前,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已经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应成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实践思政元素亟待挖掘.文章以眼视光课程为例,阐明眼视光实践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保护人民的眼健康.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视光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落地,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指引和发展.

    课程思政理论思政实践思政眼视光学教学改革思政育人

    思政元素融入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杨莹晏汉娇周新文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具体实践.全国各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文章以病理生理学专业课程为例,围绕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及实施展开分析和讨论.同时,结合已开展思政课程实践的经验,细化病理生理学每个教学章节的思政素材和思政目标,为课程思政的可操作性提供思路和具体路径.文章强调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思政教学融入病理生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师生"双向奔赴",落实立德树人,德才并举,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病理生理学思政元素立德树人德才并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基于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的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彭海燕方祝元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内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原创中医思维和独特诊疗思路,对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和推广应用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达到学习学科知识和打破语言障碍的双重目的.以培养国际化卓越人才为目标,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中英文双语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中医药专业英语的表达与运用能力,拓展其临床与学术的交流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文章提出开展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能提高中医药学国际认可度、加强中西医学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吸引国外人才来华访问学习.通过探索与实践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努力达到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形成性评价等,有利于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国际化教学水平与学术影响力.

    中医内科学双语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中医教育国际化

    "双思双融"型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武燕田利民马燕花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科学属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的西医课程群,因其综合的社会人文属性是承载德育目标的落地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价值引领不足;课程育人难内化、难践行以及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不持久等影响和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问题.新医科背景下,为满足我国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中西汇通、德术并举的中医药人才需求,文章提出基于"双思双融"理念,将中西并重、和而不同的两种"临床思维"相融合,专精于术与仁心仁术的两种"教育思想"相融合,紧紧围绕"核心知识点"深度挖掘蕴其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充分发挥专业课程"隐性和实践型教育"的优势.通过对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岐黄英才班 2017-2019 级学生开展"双思双融"型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思政教学效果,以期获得改进方向.为中医学专业开展西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价值.

    课程思政内科学中西并重双思双融中医学专业探索与实践

    健康中国视阈下医院药房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胡智代有娣李艳明鲍旎曼...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师的工作职能从原先的药品保障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综合服务转变.作为药学专业实习生的主要实习岗位之一,医院药房实习工作仍以药品调剂为主,且各医院带教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滞后,如何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提高药学服务技能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医院药房实习存在诸如学生积极性较低、思政教育相对不足、教学计划和目标不清晰、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结合当前医院实习教学现状,提出构建健康中国视阈下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实习教学模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实行多元化考核、强化思政教育,树立科学价值观,加强职业培训,培养药学服务能力等方面,从实习生岗前教育、处方调配、处方审核、用药指导、医患沟通及药品管理等进行培训,让实习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变成职业技能和岗位胜任力,提高实习生药学服务技能,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健康中国医院药房实习教学改革职业价值观药学服务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马剑芬宋丹江志虹赵兴梅...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护理技能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通过创新性教学模式组织护理专业本科生参加护理技能比赛,作为本科生教学的补充手段,实现学校护理教学目标与临床护理岗位要求相一致,保障了学生护理实践能力和护理职业胜任力培养目标的一致.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全方位构建完整的护理技能比赛构架,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水平和临床护理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全面的、以培养职业胜任力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出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提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技能比赛护理职业胜任力护理教育护理技能培训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探索

    张红军鞠宝玲聂影宋宝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升知识内化,牡丹江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课程建设出发点,从预期成果出发,反向推导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目标达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文章以《抗感染免疫》教学设计为例通过以学生预期能力获得为主导,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学的重点落实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3个层面的培养目标,对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进行简单概述,为构建医学免疫学的一流课程打下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免疫学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抗感染免疫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基于OBE理念的《流行病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李谷亚男那立欣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面对疾病预防控制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和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为培养预防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融入《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从岗位能力要求、学情分析、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过程化评价方式和长期效果评价反馈等几个方面构建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习效果,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期做到课程与思政融合,助力培养大健康视角下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本科生教育应用型高校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书英由丽娜黄伍奎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静脉输液港植入"课程为例,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8-10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 190 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之后进行课堂内测试和课后测试,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个人能力、教学方法3个方面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课堂内测试:试验组分数为85(83,87)分,高于对照组的80(78,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测试:试验组分数为96(94,98)分,高于对照组的85(82,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课堂内测试和课后测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学习情况、个人能力、教学方法三方面的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自主性更强、学习效率更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也能更好地展现.

    互联网+翻转课堂介入放射学输液港学习效率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