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常态化到高质量:论体育课后服务的困境与破局

    伊剑吴晓华丁福芹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体育课后服务已然成为学校的常态化工作.在促进体育课后服务从常态化实施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进一步深化对体育课后服务的认知,明确其在目标与定位、内容与形式、时间与频率方面与体育课的关系.通过对目前体育课后服务的成效进行梳理发现,这项服务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涵养了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体育课后服务也面临着参与灵活性欠佳、专业性不强、项目及形式多元性不足的困境.基于此,应完善体育课后服务制度细则,提供外在保障基础;发挥体育课后服务健体润心功能,焕发学生内在生命活力;弘扬团队合作体育精神,创建亲密互动的朋辈关系.

    体育课后服务"双减"课后服务体育文化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研究

    薛海平张诗雅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课题组基于2023年在全国11省12市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比较"双减"前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过重问题突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13小时;参加了课后服务的教师、女教师、班主任教师、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更重.与"双减"前相比,"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和结构都有明显变化,教师教学性事务时间增加显著.教师工作负担受到教师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即合理分配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落实"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的休息时间;落实教师工作负担监测机制,关注不同身份教师工作需求.

    "双减"政策教师工作负担工作负担结构教师减负

    教育家型校长培训的中国经验

    王红霞代蕊华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我国开始规模化、制度化培养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为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贡献了中国经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确立"教育家办学"的国家战略开启教育家型校长培训,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培训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定位;政府主导,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家型校长培训制度与体系;基地培养,创建基于精神成长的教育家型校长培训模式;协同联动,形成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转化的机制.

    教育家型校长校长培训中国经验

    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谭舒予范卿泽赵文朝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群体.深入分析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其文化自信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状况调查"的数据,对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文化环境因素对中小学生文化自信都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基础,文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最大.要培育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丰盈个体文化认知,为培育文化自信奠定基础;构建良好家风,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保障;由"点"到"面",为培育文化自信营造氛围.

    文化自信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

    孔德生宋冠澎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在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科学-人才"三位一体布局中具有战略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为思政课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反观现实,尽管国家的系统化设计为思政课全面覆盖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当前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还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教师理论素养不足,缺乏"大先生"的境界和风范;交互空间压缩,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信息素养的滞后,阻滞思政课数智化建设;评价技术的落后,制约思政课教学效能提升.为此,思政教师需要做"三品·三为"的引领学生思想发展的"大先生",运用叙事教学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以转变教学形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思政",建构基于证据的数智循证教学评价系统.

    思政课教学质量现实困境实践策略

    指向思维品质的班主任教研

    李秀萍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教研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班级,由个体组成的班级形成了"资源-关系"网络,班主任的思维品质决定了班级的教育阈值.为此,教研应指向班主任的思维品质.着力于思维品质的班主任教研借助蕴含"资源-关系"的问题情境把思维可视化,包括以下流程与策略:情境创设,助推思维实现可视呈现;策略勾勒,助力思维实现具象表达;价值辨析,助长思维走向拓展抽象;立德树人,助于思维拥有教育情怀.

    班主任思维品质高质量教研教研策略

    以大情怀做好"大先生"

    陈治儒
    103页

    立足本土实际开展劳动教育

    陈润梅
    103页

    守住幼儿园预防近视的"第一道关口"

    何蓉
    104页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班主任能力提升

    崔澜钟罗淼
    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