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王大成

月刊

1674-7232

life@scichina.org

010-64015399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Journal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真核生物RNA的非经典加尾修饰

    石婷刘毅涵李思思
    1129-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3'末端加尾修饰是真核生物RNA成熟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包括tRNA末端的CCA加尾修饰和mRNA末端的poly(A)尾修饰.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在真核生物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的3'末端发现一类由非经典末端核苷酸转移酶催化的非经典加尾修饰.这些修饰在维持RNA稳定性和调节细胞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真核生物RNA的非经典加尾修饰,重点阐述了mRNA和非编码RNA的非经典加尾修饰类型、涉及的修饰酶及其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了RNA3'末端测序方法的发展历史.

    RNA修饰非经典加尾修饰尿苷酸化腺苷酸化细胞质加尾混合加尾

    植物中相分离研究进展

    王赟颖李昌轩李瑶曦方晓峰...
    1144-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十多年相分离在生物学中的发展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分离是目前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面对着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机械刺激等的剧烈变化,这要求植物细胞短期内发生快速基因表达调控以应对这些生存环境的变化.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中生物大分子通过相分离形成的无膜细胞器通过区室化、浓缩生物大分子等方式影响诸多细胞生命活动,在生长发育以及响应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生物大分子液-液相分离发生的原理和行使的功能,总结了近年来植物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液-液相分离未来在植物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分离无膜细胞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逆境

    甲醇芽孢杆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型底盘

    刘盼毕亚宁王钰
    1159-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醇是绿色生物制造的新一代非粮可再生原料,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能量密度高等优势.甲醇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anolic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嗜热的兼性甲基营养细菌,通过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型甲醇脱氢酶(methanol dehydrogenase,Mdh)和核酮糖单磷酸循环(ribulose monophosphate,RuMP)同化甲醇,能够在50℃~55℃条件下利用甲醇快速生长并合成包括L-谷氨酸和L-赖氨酸在内的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是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型底盘.B.methanolicus模式菌株MGA3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组学信息已被解析,为了解其遗传代谢特征,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奠定基础.但是,相比于大肠杆菌等模式微生物底盘,B.methanolicus的基因编辑和调控使能技术较为落后.本文总结了B.methanolicus的遗传和生理特征、可用的基因表达元件和工具,以及生物合成应用进展,讨论亟需突破的研究方向,展望了B.methanolicus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甲醇芽孢杆菌甲醇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基因编辑

    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坦蔺春茂尹焕才殷建...
    1173-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是胎儿流产、畸形、发育异常及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仅可通过引流终止妊娠,因此提前检测至关重要.研究者已开发出多种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并将其中部分推广为临床诊断中的必备方案,但其灵敏度、准确度及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深入探索21-三体综合征发病机制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建立无创、高灵敏、高准确性的检测方案,并确定其适用孕期,应成为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检测技术

    生命全景时空图谱:助力中医药学原理的精准解读

    崔鹤蓉蒋寅王奕婷孙杨...
    1183-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学原理的现代科学解读攸关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优质高效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机制全面诠释和优势精准呈现仍然是中医药事业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变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生命全景时空图谱系指采用时空组学作为核心技术,在细胞以及亚细胞分辨率下绘制生命全景分子图谱,整合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阐释细胞功能、生命复杂性和人类疾病.近年,被称为"超高分辨率的生命全景照相机"的时空组学技术体系的提出和发展,也为中医药疗效的"说明白、讲清楚"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模式策略.具体来说,通过重点关注治疗前后病灶组织的空间位置分布以及时间演进变化信息,分析正常状态、疾病状态甚至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分子-细胞、细胞-细胞之间和微环境的分布互作情况,能够全面、精准、高效地阐明中医药这类复杂性研究对象的病程演变干预特征和诊治生物学内涵.基于此,本文在总结时空组学技术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医药生命全景时空图谱研究的思路框架和实践路径,旨在从四维水平揭示中医药学防病治病的时空诊疗机理.未来的中医药学原理研究,将尤其重视前沿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融入,依托生命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优化完善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解析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原理,有的放矢地促进中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学精准医学时空组学生命全景图谱

    SOD3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童李其龙吕坤荧张义伟...
    1197-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3(superoxide dismutase 3,SOD3)是一种作用于细胞外的抗氧化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超氧化物转化为过氧化氢和氧.最近有研究表明,SOD3还参与多种疾病的免疫调节过程.在宿主体内,宿主来源的SOD3直接参与调控氧化应激、免疫细胞的成熟、增殖和分化及炎症反应等免疫调节过程.此外,病原体也可以高表达SOD3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并通过抑制宿主的细胞反应以完成入侵过程.SOD3表达水平也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因此,SOD3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对SOD3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3免疫调节免疫功能障碍寄生虫疾病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与种养循环一体化研究与思考

    陈铭哲印遇龙何流琴
    1211-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导致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低、污染负荷大、种养脱节等问题日趋严重,阻碍了中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大力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及构建种养循环一体化农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相比,种养循环一体化是一种具有高产量、可持续和高效益特性的新型循环农业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而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是种养循环一体化模式实现的关键节点.因此,本文综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解析了种养循环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评估方法,并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与种养循环一体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中国畜禽粪污资源化与种养循环一体化所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与种养循环一体化新型农业模式的应用,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和农业生态绿色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畜禽粪污资源化种养循环一体化功能农业

    种子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宋松泉唐翠芳程红焱舒凯...
    1226-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的起始.在萌发过程中,干燥种子从静止状态迅速恢复代谢活性,导致胚突破周围结构以完成萌发.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许多内源和外源因子的调控,在物种生存与繁衍和作物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经济意义,但其分子调控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种子萌发及其调控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本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种子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种子萌发的生理调节、植物激素特别是脱落酸和赤霉素的作用、基因转录和转录后控制、特异性调控因子以及表观遗传的调控,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试图为深入理解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从而为提高种子萌发活力和防止穗萌发提供参考.

    表观遗传生理植物激素调控种子萌发转录和转录后

    珊瑚黏液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张笑雨丁伟刘舒凯杨美珠...
    1254-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高生产力的海洋刺胞动物,珊瑚能够向海水中分泌一种透明且具有黏性的物质,即黏液.在物理层面黏液是一道屏障,对宿主珊瑚提供保护并与外界建立平衡,被称为"黏液门".在化学层面黏液主要由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物质等组成;黏液大部分作为溶解态有机物被异养细菌所利用,并经过微生物循环参与礁区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黏液与珊瑚的生长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能够对外周颗粒物和有机质进行捕捉、夹带或过滤,在抗压、捕食以及调节细胞代谢等方面使珊瑚受益.以往关于珊瑚黏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黏液的理化成分、营养物质、微生物组成,以及黏液介导的共生环境(包括生物防御、环境抗性、宿主健康等);现今黏液在物质循环、微生物塑造,以及生态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重视.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认识珊瑚黏液及其生态作用,本文总结了珊瑚黏液的来源、成分、性质,梳理了黏液参与宿主免疫、环境耐受、微生物调控和物质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从珊瑚生理和礁区生态的角度对黏液的重要性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珊瑚黏液理化成分功能潜力物质循环

    树皮小蠹-微生物共生关系研究进展

    陈婧娴李莹芸高磊鞠瑞亭...
    1266-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与共生微生物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以此弥补它们在生理和新陈代谢上的功能缺失,从而取得生态优势地位.树皮小蠹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类重要林业害虫,它们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生关系,其中部分微生物对其适合度有显著影响.本文总结树皮小蠹的分类和危害、树皮小蠹有益共生微生物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树皮小蠹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维持机制.目前有关树皮小蠹与共生微生物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危害性较大的树皮小蠹物种,为获得更多关于树皮小蠹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的普适性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树皮小蠹物种的研究范围.同时,需要结合多种组学技术,并在更大的时空格局不断拓展人们对树皮小蠹共生微生物功能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树皮小蠹生态和进化中的作用,并助力开发利用特定微生物进行树皮小蠹害虫防治的新型绿色防控方法.

    树皮小蠹共生真菌共生细菌协同进化共生微生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