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姚树桥

双月刊

1005-3611

zlcy@chinajournal.net.cn

0731-85292472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孤独污名量表在中国中年人群中的信效度检验

    范志光石晓丽刘行张岩...
    606-61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考察孤独污名量表在我国中年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使用孤独污名量表、孤独感量表、痛苦表露量表、羞怯量表、自我隐瞒量表、简版社交焦虑量表、社交恐怖量表和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对1124名中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孤独污名量表包括10个条目,分为孤独自我污名和孤独公众污名两个维度,总方差解释率为74.14%.孤独污名与孤独感、羞怯、自我隐瞒、社交焦虑、社交恐怖和心理困扰显著正相关;与痛苦表露显著负相关.总量表及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3,0.919和0.925;分半信度为0.938,0.919和0.919.此外,量表具有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结论:中文版孤独污名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可以作为评估我国中年人孤独污名的有效工具.

    孤独污名中年人信度效度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生活质量量表在中国的修订

    成夏芳郭菲陈祉妍
    612-616,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修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in autism scale,QoLA-Parent Version)中文版,并检验其在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ASD)儿童父母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生活质量量表、养育者压力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认知融合量表对371名ASD儿童父母进行测量,间隔四周后对随机抽取的31名ASD儿童父母进行重测.结果:修订后的中文版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生活质量量表Part A验证性因素分析八因素模型拟合较好(x2/df=2.61,GFI=0.86,NFI=0.89,CFI=0.93,TLI=0.92,IFI=0.93,RM-SEA=0.07),各条目标准化因素负荷值介于0.54~0.93之间,支持原量表八因素模型;Part B验证性因素分析三因素模型拟合较好(x2/df=3.47,GFI=0.88,NFI=0.91,CFI=0.93,TLI=0.92,IFI=0.93,RMSEA=0.08),各条目标准化因素负荷值介于0.59~0.87之间.全量表以及A、B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5,0.95,0.96,重测信度分别为0.86,0.86,0.76,且与效标量表呈显著负相关(r=-0.34~-0.58,P<0.001).结论:中文版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中国ASD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

    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效度信度

    多维考试焦虑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的信度和效度

    白舒靓刘沛兵周仁来
    617-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修订中文版多维考试焦虑量表(Multidimensional Test Anxiety Scale,MTAS)并考察其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1012名青少年完成了中文版MTAS的测评,其中502名青少年完成了考试焦虑量表(TAS)和Spence儿童焦虑问卷(SCAS-S)的测评.结果:MTAS的四因素结构(担忧、认知干扰、紧张和生理指标)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得到验证,且具有跨性别的测量不变性.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为x2/df=7.30,RMSEA=0.079,CFI=0.939,TLI=0.926.MTA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TAS得分、SCAS-S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MTAS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81~0.94之间,重测信度在0.75~0.79之间.结论:中文版MTA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及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适用于中国青少年群体.

    考试焦虑多维考试焦虑量表青少年信度效度

    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孝道信念的关系

    连帅磊曹晓萱杨光辉雷玉菊...
    6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父母粗暴养育、青少年责任心、内隐人格观与青少年孝道信念的关系.方法:使用粗暴养育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责任心分量表、内隐人格观问卷及双元孝道信念量表对562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责任心、互惠孝道、权威孝道均呈显著负相关;责任心与互惠孝道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权威孝道的相关不显著.②父母粗暴养育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互惠孝道,而且能够通过责任心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的互惠孝道;而责任心在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权威孝道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③父母粗暴养育对青少年互惠孝道的直接效应以及责任心的中介效应均能够被内隐人格观调节,即该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在持人格实体观的青少年群体中更加显著.结论:责任心是父母粗暴养育损害青少年互惠孝道的纽带,而人格增长观是父母粗暴养育导致青少年责任心和互惠孝道降低的缓冲器.

    父母粗暴养育责任心内隐人格观孝道信念

    错失恐惧还是错失愉悦?社交媒体用户错失体验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

    毛林江武可楠林晋如苏文亮...
    627-632,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社交媒体用户错失体验在群体中的潜在类别、预测因素与结果差异,为有效识别和干预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群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错失恐惧量表、错失愉悦问卷、Barratt冲动性简短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社交媒体成瘾量表以及技术冲突量表,收集了 302名成人样本,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错失体验的潜在类别,并考察其影响因素及后果差异.结果:错失体验可以分为3种潜在类型,包括特质FoMO型(18.5%)、状态FoMO型(63.2%)以及JoMO型(18.2%).冲动性与向上社会比较对各潜在类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特质FoMO型与状态FoMO型在社交媒体成瘾、技术-身体冲突、技术-家庭冲突以及技术-工作冲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JoMO型,且特质FoMO型得分也显著高于状态FoMO型.结论:社交媒体用户的错失体验以状态FoMO型为主,冲动性与向上社会比较可以预测错失体验类型,特质与状态FoMO型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媒体成瘾及技术冲突.

    错失恐惧错失愉悦社交媒体使用潜在剖面分析

    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家庭读写环境和学习品质的链式中介作用

    周生刘非凡杨娟刘澳中...
    63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家庭读写环境和学习品质在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执行功能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养育倦怠评估量表、儿童执行功能量表、家庭读写环境问卷和学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对294名幼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父母养育倦怠、幼儿的执行功能、家庭读写环境与学习品质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r=-0.504~0.392,P<0.05);(2)控制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后,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执行功能问题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49,P<0.001),在此预测关系中,家庭读写环境和幼儿学习品质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以通过"家庭读写环境→学习品质"路径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42%.结论:父母养育倦怠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会通过损害家庭读写环境和阻碍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而影响幼儿的执行功能.

    父母养育倦怠执行功能家庭读写环境学习品质

    职场排斥对员工家庭贬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姣王欣张登浩
    639-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职场排斥对家庭贬损的影响以及基本需要和工作嵌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职场排斥量表、基本需要量表、工作嵌入整体量表以及家庭贬损量表,对来自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在职人员间隔两个月进行两次数据收集,共回收有效匹配问卷337份.结果:职场排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家庭贬损,基本需要在职场排斥与家庭贬损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嵌入调节了基本需要对家庭贬损的负向预测作用,员工的工作嵌入水平越高,基本需要对家庭贬损的负向预测作用就越强.结论:职场排斥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家庭贬损,也可以通过基本需要影响家庭贬损,工作嵌入增强了基本需要对家庭贬损的负向预测作用.

    职场排斥家庭贬损基本需要工作嵌入

    应激与生命意义感的曲线关系:基于意义建构视角

    阳光耀陈一笛
    645-649,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应激与生命意义感的曲线关系,并从意义建构视角解释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T1)、意义建构量表(T1)和生命意义感量表(T2),对236名大学生(男性99人,女性137人)进行间隔1个月的半纵向调查.结果:(1)应激量平方项与意义建构、寻求意义感及拥有意义感均显著负相关,意义建构与寻求意义感及拥有意义感均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控制应激量一次项时,意义建构在应激量平方项与寻求意义感及拥有意义感之间均起显著中介作用.结论:应激与意义建构、寻求意义感、拥有意义感呈倒"U"形关系,意义建构在应激平方项与寻求意义感和拥有意义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经历过高或过低累积应激的个体,经历了中等程度应激的个体通过高意义建构策略提升生命意义感.

    应激生命意义感意义建构曲线关系

    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恶意创造力:攻击性的中介作用

    姚海娟杨梦瑶李芃漪郝一凡...
    650-65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虐待和忽视与青少年恶意创造力的关系,以及攻击性在这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对53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分别对其施测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攻击性量表以及恶意创造行为量表.结果:(1)心理虐待、心理忽视、攻击性和恶意创造力呈显著正相关;(2)攻击性在心理虐待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心理忽视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虐待仅通过攻击性影响恶意创造力;心理忽视可以直接影响恶意创造力,也可以通过影响攻击性间接提高恶意创造力.

    恶意创造力心理虐待与忽视攻击性

    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次子养育压力:次子亲子关系和长子养育压力的中介作用

    王琦陈毅文
    654-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孩家庭中母亲次子养育压力的影响因素,验证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次子养育压力的关系,以及次子亲子关系和长子养育压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对499名二孩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由母亲完成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养育压力量表及次子亲子关系量表.结果:(1)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可以正向预测长子及次子养育压力,母亲越外控其养育压力越大;(2)次子亲子关系在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和次子养育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长子养育压力在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和次子养育压力之间起并行中介作用.结论:二孩母亲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可以通过次子亲子关系及长子养育压力间接影响次子养育压力.

    养育压力母亲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亲子关系二孩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