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姚树桥

双月刊

1005-3611

zlcy@chinajournal.net.cn

0731-85292472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亲子关系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亲子沟通与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

    亓军叶莹莹周宵
    717-72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亲子关系经由亲子沟通和自我表露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在九寨沟地震12个月(T1)、21个月(T2)和27个月(T3)后,采用自评问卷对620名受灾地区的青少年进行三次问卷调查.结果:T1亲子关系对T3PTSD和PTG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可以通过T2开放性亲子沟通正向预测T3PTG,通过T2开放性亲子沟通和T2自我表露的多重中介作用负向预测T3PTSD;T1亲子关系可以通过T2问题性亲子沟通负向预测T3 PTSD、正向预测T3 PTG,也可以通过T2问题性亲子沟通和T2自我表露的多重中介作用负向预测T3 PTSD.结论:亲子沟通与自我表露在亲子关系与PTSD和PTG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亲子关系开放性亲子沟通问题性亲子沟通自我表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

    女性色情使用者亚组及模式:剖面和网络分析

    蒋销柳靳悦鑫陈丽君
    72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女性色情使用者的类别和特征.方法:采用简版色情使用筛查量表(BPS)、对色情使用的道德不赞成(MDPU)、色情使用频率、简明症状量表和色情使用动机量表对一年内浏览过色情的679名成年女性进行调查,运用Mplus进行潜在剖面分析,R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1)识别出两个亚组:低频非失控组(56.8%)和高频失控组(43.2%).(2)两组的色情使用模式不同:低频非失控组,BPS、MDPU与寻求快感动机组成一个社区,表明这组的主要风险是享受色情带来的愉悦感;高频失控组,BPS、MDPU则与应对动机组成一个社区,表明这组的主要风险是通过色情应对负面情绪.结论:女性色情使用者存在两个亚组,二者在色情使用的行为驱动模式上存在差异,凸显了针对性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女性色情使用对色情使用的道德不赞成色情使用动机潜在剖面分析网络分析

    鱼和熊掌可否兼得:大学生学业-恋爱压力溢出及影响机制

    王悠扬高隽
    730-736,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大学生群体在学业、亲密关系两个领域间是否存在学业-恋爱领域压力溢出现象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包含横断、纵向两个研究,在问卷星平台使用大学生学业压力感问卷、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特质应对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关系评估量表对7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学业压力、恋爱压力可分别预测当前及半学期后亲密关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其中恋爱压力对学业倦怠的预测效应更为稳定;(2)应对方式,尤其是消极应对是学业-恋爱压力溢出关系的中介变量,其中消极应对更稳定地中介恋爱压力导致学业倦怠这一方向的溢出关系.结论:大学生群体存在即时和长时的学业-恋爱压力溢出式冲突现象,主要通过消极应对导致跨领域压力溢出.

    学业压力亲密关系压力压力溢出冲突应对方式大学生

    大学生情侣付出感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主客体互倚分析:感知伴侣回应性的中介作用

    唐文清张文张薇吴清菲...
    737-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对亲密关系满意度影响的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以及感知伴侣回应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0对异性恋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感知伴侣回应性和亲密关系满意度进行测量.运用主客体互倚模型和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正向预测自身和恋人的亲密关系满意度;②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通过自身和恋人的感知伴侣回应性影响自身的亲密关系满意度.③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通过恋人的感知伴侣回应性影响恋人的亲密关系满意度;④女生的付出感通过自身的感知伴侣回应性影响恋人的亲密关系满意度.结论:大学生情侣的付出感通过自身和恋人的感知伴侣回应性影响自身和恋人的亲密关系满意度.

    亲密关系满意度感知伴侣回应性付出感主客体互倚模型

    外表社会压力与身体意象:双自我意识和压力感知的链式中介作用

    贾炜陈毅文
    744-749,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自我意识、压力感知在外表社会压力和身体意象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外表社会压力、自我意识、压力感知、身体意象等4个量表对579名18~35岁年轻女性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身体意象水平与外表社会压力、压力感知和BMI显著负相关,与私我意识显著正相关;外表社会压力显著负向预测身体意象水平;压力感知在外表社会压力和身体意象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公我意识→压力感知在外表社会压力和身体意象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外表社会压力能直接负向预测身体意象水平,也能通过压力感知的中介作用和公我意识→压力感知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身体意象水平.

    身体意象外表社会压力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压力感知

    伴侣亲密度与个体职业目标实现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杜秀芳马子璇冯利渠亚明...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协调与感知到的建议互动质量在伴侣亲密度与个体职业目标实现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基于交互目标动力理论,采用亲密关系问卷、目标协调问卷、建议质量问卷、职业目标员工自评量表对286名已婚人士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伴侣亲密度、目标协调、感知到的建议互动质量和职业目标实现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路径分析显示,目标协调在伴侣亲密度与职业目标实现之间起中介作用;感知到的建议互动质量在伴侣亲密度与职业目标实现之间起中介作用;目标协调和感知到的建议互动质量在伴侣亲密度与职业目标实现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伴侣亲密度不仅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目标实现,还通过目标协调和感知到的建议互动质量影响个体职业目标实现.

    伴侣亲密度目标协调建议互动质量职业目标实现

    领悟社会支持与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周彩萍周玉霞李海斌
    755-760,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创伤事件终身经历量表-学生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积极应对方式量表、中文版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8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b=0.363,P<0.001);(2)积极应对方式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35;(3)认知重评调节领悟社会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创伤后成长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b=-0.056,P<0.0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能直接促进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且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进而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与高认知重评组相比,对于低认知重评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更强的中介作用.

    童年创伤创伤后成长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重评

    网络受欺凌对消极情绪的影响:感知严重性的中介作用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

    耿耀国赵卓郭银梅詹婷婷...
    76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受欺凌对消极情绪的影响,以及感知严重性的中介作用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方法:研究1以557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网络受欺凌与消极情绪的关系;研究2通过实验法考察网络受欺凌对消极情绪的影响.结果:(1)研究1显示网络受欺凌和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感知严重性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马基雅维利主义在隐匿身份欺凌和感知严重性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高马基雅维利主义个体而言,隐匿身份欺凌对感知严重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对低马基雅维利主义个体而言,隐匿身份欺凌显著正向预测感知严重性.(2)研究2验证了感知严重性在网络受欺凌和消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结论:感知严重性是网络受欺凌者产生消极情绪的近端因素,个体对隐匿身份欺凌严重性的感知受马基雅维利主义影响.

    网络受欺凌消极情绪感知严重性马基雅维利主义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医务人员动态工作投入的影响

    马箭马跃如梁璟鑫
    767-773,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医务人员动态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情感反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经验取样法对141名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为期10个工作日的问卷调查.结果:①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医务人员动态工作投入具有负向影响(β=-0.442,P<0.001);②情感反刍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动态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3(P<0.001);③正念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情感反刍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β=-0.151,P<0.05);④正念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通过情感反刍间接影响动态工作投入的过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动态工作投入水平,还可以通过情感反刍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动态工作投入,而正念可以适度缓和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通过情感反刍对动态工作投入的影响.

    医务人员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情感反刍动态工作投入正念

    家庭弹性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刘艳周沛瑜肖美玲陈欢...
    774-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家庭弹性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弹性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生命意义感问卷以及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3所高校的86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之后,家庭弹性对社会适应的直接效应显著.(2)家庭弹性可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生命意义感的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影响社会适应.结论:个人成长主动性和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弹性和大学生社会适应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理解家庭弹性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提供建议.

    家庭弹性个人成长主动性生命意义感社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