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高润霖

双月刊

1672-4860

chinalnbj@yahoo.com.cn

010-64216541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164信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编辑思想,报道老年病及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研究新进展,杂志的主编及编委均是由两院院士及国内外响有盛名的医学专家、教授等组成,杂志学术气氛活跃,根基正,质量高。支持学术争鸣,吸纳各级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及各级护理人员的学术论文,达到探索科学真理,共同提高,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营养筛查与营养评估工具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韩世妮李萍王惠霞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群随增龄身体和器官功能会逐渐下降,而在下降的同时,体内营养物质也会大量的流失,再加上患病,造成营养不良发生率攀升.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在临床尚未很好普及和规范化执行,其中适合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营养筛查和评估的工具也未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成为医患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常见的7 种营养筛查工具(NRS2002、MUST、MST、NRI、GNRI、MEONF-Ⅱ、PONS)和 5 种营养评估工具(MNA、MNA-SF、SGA、PG-SGA、NUFFE)的产生、内容、适用对象、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梳理汇总.本研究发现,在筛查工具中NRS2002 在临床最普遍适用且信度和效度得到了验证,GNRI为老年人专项营养筛查工具,PONS为专门围手术患者营养筛查工具,但在临床的应用都较少,效能需要进一步检验.营养评估工具中MNA更适合65 岁以上社区人群,SGA适用于普通成人患者,PG-SGA更适合肿瘤患者,且都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余量表在临床使用较少,适用性和效能也没有明确证实.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围手术期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营养筛查和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后续临床开展相关共识与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围手术期外科老年人

    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研究进展

    黄玲玲付静侠李博王雯晶...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认知症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认知症的不可逆、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使得多数患者在患病中后期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和精神行为表现.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患者送进养老机构,意味着养老机构护理员肩负起照护认知症患者的重任.目前,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水平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梳理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高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测评工具(痴呆患者照顾者护理能力评估量表、护理员认知障碍症照护胜任感量表)、照护能力的水平、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一般特征、内部特征和外界因素)以及提高策略(政策层面、机构组织层面、护理员层面),并指出应根据我国认知症护理现状,积极探索构建提高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的培训模式,从而改善认知症患者及护理员的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护理员认知症照护能力

    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黄艳超崔虎军姜红锦郭文文...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贝伐珠单抗的出现为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了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和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阐述了恶性浆膜腔积液形成机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总结发现,贝伐珠单抗作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在恶性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不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大型临床研究、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与恶性心包积液仍缺乏统一标准、贝伐珠单抗应用于恶性心包积液的研究较少等.

    贝伐珠单抗恶性浆膜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恶性心包积液

    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黄天瑾陈发秀梅洵李晨...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是骨骼肌质量、力量和身体功能的下降,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例如虚弱、跌倒、骨折、住院和死亡等风险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肌少症的患病率更高,这两种疾病之间可能通过炎症、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相互作用,增加不良结局的风险.因此,本综述对肌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阐述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潜在关系和机制、预防和干预措施,并鼓励早期筛查,为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提供新策略和方法.

    肌少症心血管疾病机制治疗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马金龙魏保建张雯雯郎延梅...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痴呆是以认知功能持续恶化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优先事项.迄今为止老年痴呆尚无治愈方法,探索各种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概念和测评工具等进行总结,从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照顾者因素三方面分析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提出 3 点建议:充分发挥我国痴呆相关政策支持;扩大公众参与痴呆预防和管理;结合互联网优势,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为医务工作者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促进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老年痴呆生活质量社会支持

    脑卒中后谵妄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先丽红李娟颜欢李雨洁...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特征为急性意识障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情感障碍、注意力缺损和睡眠周期紊乱,是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患者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等风险.目前,国内外有关卒中后谵妄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有关脑卒中后谵妄的发病率报道差异性也较大.然而,国外有关脑卒中后谵妄的研究发展颇为迅速,部分国家已有针对性的预防指南,而我国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大多局限于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尚未引起医护人员广泛重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从脑卒中后谵妄的诊断、评估工具及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有关脑卒中后谵妄评估工具,并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脑卒中谵妄卒中后谵妄评估工具

    血栓弹力图预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进展

    彭定越周红吕渊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类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但目前临床上缺乏精准的预测指标,常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再予以治疗,影响康复进程.血栓弹力图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检测体内凝血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能够动态的、全面反映血液凝固至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提供患者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的证据,为临床评估血栓形成风险、采取预防血栓形成方案等提供临床决策依据.血栓弹力图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监测凝血功能、指导抗凝方案和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等广泛领域.本文从血栓弹力图的基本概念、评估高凝状态价值、与传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指标对比的优劣势、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血栓弹力图在预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进行整理与总结.

    血栓弹力图急性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

    银屑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蔺小芳张桂兰沈云霞董传黎...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的中医病名为白疕,是世界十大皮肤顽疾之一,具有复发倾向和持续性两大特征,主要症状为瘙痒、脱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银屑病治疗问题棘手,方式局限且难度较大.中医以其独特的"整体、辨证"思想为指导,诊疗方法独到,疗效显著,在银屑病治疗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及优势.本文围绕银屑病最新诊疗指南(2023 版)提出的规范及要求,从银屑病概述、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两个板块展开论述,充分挖掘整理中西医治疕相关思想及理论观点,并对近5 年来临床常见的银屑病中医内外治法开展现状,包括民族医药诊疗、操作技术应用在内的相关治疗方法、疗效等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以期为后期银屑病的中医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为进一步开展银屑病临床研究提供建议及新思路.

    银屑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耳穴揿针在癌症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卢宏磊韩启宣马蕾张蕊...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癌症及其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耳穴揿针疗法是由传统针刺疗法发展而来的新型耳针疗法,已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中医治疗优势.本文概述了耳穴揿针疗法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癌性疼痛、精神系统症状和癌因性疲乏等常见的癌症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各种癌症相关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以及病名、病因病机、中医治则和常用耳穴等中医认识,重点分析、总结了耳穴揿针在这些常见的癌症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应用现状,发现耳穴揿针疗法在治疗癌症相关并发症上具有作用显著、安全性高、简单便捷和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本文认为耳穴揿针疗法是一种能够改善癌症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措施,值得在癌症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耳穴揿针癌症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疼痛癌因性疲乏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心血管慢病患者实施入院药物重整的实践与分析

    李晓娟李献周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对心血管慢病患者实施入院药物重整实践,分析临床药师药物重整服务对于心血管慢病人群在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某基层医院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入院的心血管慢病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对24 小时内用药医嘱的连续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将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有154 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23~84 岁,平均年龄(65.2±11.5)岁;患者合并病种1~10 种,平均(4.6±1.9)种;患者入院前服用西药1~11 种,平均(3.9±2.4)种;在药物重整服务中共发现41 个药物相关问题,分析原因药物选择占 58.5%,剂量选择占36.6%,患者相关占4.9%;24 小时内医嘱需要干预的患者占21.43%,需要干预的医嘱条数占3.2%,临床药师干预成功率为95.12%.结论 心血管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合并疾病多、服药种类多,临床药师对心血管慢病患者实施入院药物重整,发现潜在药物相关问题,协助医师优化了治疗方案,提高了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和依从性,可以作为基层医院的常规工作开展.

    临床药师药物重整心血管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