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高润霖

双月刊

1672-4860

chinalnbj@yahoo.com.cn

010-64216541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164信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编辑思想,报道老年病及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研究新进展,杂志的主编及编委均是由两院院士及国内外响有盛名的医学专家、教授等组成,杂志学术气氛活跃,根基正,质量高。支持学术争鸣,吸纳各级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及各级护理人员的学术论文,达到探索科学真理,共同提高,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舌针疗法联合水凝胶直接摄食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李永张胜男王笑丰曲竞...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舌针疗法联合水凝胶直接摄食训练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并同时进行吞咽水凝胶直接摄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舌针疗法进行治疗,穴位取舌面上的心穴、肾穴、脾穴,金津、玉液等.两组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才藤吞咽功能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电子纤维喉镜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才藤吞咽功能分级升高(P<0.05),SSA、电子纤维喉镜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明显改善,误吸发生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针疗法联合吞咽水凝胶直接摄食训练可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脑卒中吞咽障碍舌针直接摄食训练

    项背肌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张军刘泽键王新月姬佳...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本病发病范围广,好发于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文职人员和频繁使用电脑工作人员,随着现代社会技术发展,电脑、手机等设备广泛使用,人们长期保持伏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导致本病发病率升高.本病以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因疾病定义及病名命名混乱、发病机制复杂、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且其临床症状多样,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常被误诊、漏诊.本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等6个中英文数据库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间发表的项背肌筋膜炎相关文献,并在检索项背肌筋膜炎同时增加筋膜炎、肌筋膜炎、肌筋膜疼痛症、肩背肌筋膜炎、背肌筋膜炎、肩胛肌筋膜炎、肩背痛、项背痛等关键词,通读文献后根据症状及定义进行相关性筛选,对其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其中着重对近5年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行分类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项背肌筋膜炎肌筋膜炎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蔡青袁书琪杨筱曼蒋海英...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索、评价和整合获取得出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的相关证据,为有效开展失能老人长期居家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0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独立评价并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形成最佳证据汇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8篇,包括2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围绕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的日常照护、居家运动管理、居家营养管理、居家护理的外部支持4个方面汇总27条最佳证据.结论 居家照护对于满足失能老人需求,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总结了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的最佳证据,为失能老人家属、护理员等开展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提供证据支持,也为社区疗养院、养老院等长期照护机构的非正式照护人员提供循证实践依据.

    失能老年人居家护理循证护理证据总结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车正瑶毕怀梅王涛杨淞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二次骨折或多次骨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1月15日发表的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相关的文献.2名研究者单独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信息、质量评价及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5篇,包含4750例样本、危险因素12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使用史(OR=1.97,95%CI 1.40~2.77)、骨密度(OR=2.54,95%CI 1.87~3.46)、术前骨折椎体数(OR=5.49,95%CI 3.41~8.84)、手术椎体数(OR=4.35,95%CI 2.68~7.04)、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3.62,95%CI 2.25~5.81)、年龄(OR=3.52,95%CI 2.81~4.41)、性别(OR=2.31,95%CI 1.59~3.35)、体质量指数(OR=7.38,95%CI 2.96~18.40)、COPD(OR=2.53,95%CI 1.49~4.28)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骨水泥注入量、是否经常锻炼、骨折病史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密度、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COPD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预防其中可控因素可有效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危险因素

    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的Meta分析

    向凤曹学华贾钰胡婉琴...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估我国老年共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4年3月5日.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共包括12604例老年共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9.7%(95%CI 34.2%~45.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增,且具有认知障碍的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更高;样本量<300人比样本量≥300人的患病率高,采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进行衰弱调查的患病率最高、Fried衰弱表型评估量表次之、Frail衰弱筛查量表最低(均P<0.01).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我国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9.7%,其中年龄≥80岁、具有认知障碍的人群患病率更高,应当重视对该人群衰弱的早期筛查与管理,从而延缓或防止衰弱的发生.

    老年人共病衰弱患病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短期功能预后价值研究

    陈梦婷华键陆云南朱晓华...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4.5小时内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整理相关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记录两组患者基线(溶栓前)和溶栓后24小时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得出SII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本课题共纳入研究对象174例,其中预后良好组127例,预后不良组47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房颤、高血压、出血比例更高,年龄、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基线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在预后不良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基线SI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8),两组溶栓后24小时SII比较,预后不良组溶栓后SII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ROC曲线分析示溶栓后SII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最佳截断值为753.68,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 0.746~0.896,P<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20,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74.8%,溶栓后NIHSS评分及与溶栓后SII两项指标联合预测AIS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与0.945,敏感度分别为78.7%与93.6%;特异度分别为87.4%与88.2%.结论 溶栓后SII升高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相关,溶栓后24小时内动态监测SI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功能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预后

    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人群认知功能特点分析

    滕清燕庄小津伍丽娟陈喆...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探讨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者114例.根据是否高血压及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组38例与单纯高血压组38例及血压与睡眠均正常组38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比较3组之间的MoCA总分及各认知领域(包括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力及定向力)的差异.结果 3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组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各认知细项发现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及抽象能力等领域存在差异.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组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语言、抽象及延迟记忆等领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人群存在多领域认知功能下降,且睡眠障碍进一步加重认知损害,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人群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语言、抽象及延迟记忆等领域.

    高血压睡眠障碍认知功能老年人

    经静脉膈神经刺激治疗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单臂Meta分析

    朱鹏力王剑严志华梁丹...
    37-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明确经静脉膈神经刺激治疗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9篇,包括365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患者,发现经静脉膈神经刺激在改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TPNS)患者低通气指数(AHI)(MD=26.2,95%CI 24.21~28.2,P<0.001)、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CHI)(MD=23.67,95%CI 20.30~27.05,P<0.001)、氧减指数(ODI)(MD=22.99,95%CI 20.99~25.00,P<0.001)、觉醒指数(MD=16.61,95%CI 13.43~19.8,P<0.001)、Epworth 嗜睡量表评分(ESS)(MD=-50.34,95%CI-60.91~-39.77,P<0.001)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纳入的研究中1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心律失常、9例患者出现装置植入失败/装置相关性感染,其余未追踪到明显的TPNS相关性不良事件.结论 经静脉膈神经刺激对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参数有改善价值,且其安全性使得肯定.

    经静脉膈神经刺激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性安全性

    1,25(OH)2D和25(OH)D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监测意义

    王桂立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慢性肾病患者血中的变化以及与肾、肝、骨等生化检测指标的关系;探讨两种维生素D检测对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监测意义以及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48例临床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研究组)和50例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检测1,25(OH)2D、25(OH)D、甲状旁腺素、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尿素氮、尿酸、白蛋白、总蛋白、AST、ALT和总胆红素;对各检测指标的结果进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均值t 检验、多因素逻辑回归以及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组1,25(OH)2D比对照组严重偏低[(8.55±6.75)vs(46.42±23.05)pmol/L,P<0.001],而 25(OH)D 只是轻度偏低[(13.55±5.85)vs(17.61±6.30)ng/mL,P=0.002];1,25(OH)2D 与 25(OH)D 量值的相关性很低(R=0.16,P>0.05);研究组 60 岁以上老年人血清1,25(OH)2D和25(OH)D水平均显著性低于59岁以下年龄组,与对照组对比,60岁以上老年人组及59岁以下组的血清1,25(OH)2D和25(OH)D水平显著性降低.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后,1,25(OH)2D对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仍有显著性(OR=0.007,P<0.001),而25(OH)D已无显著性(OR=0.027,P=0.068).iPTH、磷、ALP、肌酐和尿素氮在研究组均显著偏高(P<0.01),而1,25(OH)2D、钙、总胆红素、白蛋白和总蛋白在研究组均显著偏低(P<0.01);相关性的层序聚类分析显示与肾功能(eGFR)的紧密关系(P<0.05)依次为肌酐、尿素氮、血清蛋白、钙、1,25(OH)2D、磷、iPTH、总胆红素、ALP,而25(OH)D与各项生化指标的关系均较远.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无论是正常人或患慢性肾病,血清1,25(OH)2D和25(OH)D水平均显著性降低,患慢性肾病的老年人群更易缺乏维生素D.1,25(OH)2D检测技术难度较大、操作比较复杂,目前仅有手工试剂,而25(OH)D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但是,1,25(OH)2D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更显著,且与相关的肾、骨、肝的生化指标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能对慢性肾病疾病状态的监测意义更大.

    慢性肾病1,25-二羟基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

    国内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荆海燕陈玉兰田志禾孔文轩...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内医养结合模式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业提供参考.方法 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3-2023年有关医养结合的文献,利用CiteSpace 6.2.2可视化软件从作者、关键词、发文机构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341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刘晓梅在此领域最活跃,发文量占首位的机构是东北经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频关键词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老龄化、养老模式等.结论 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分别为医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我国医疗领域的发文量仍较少,缺乏医疗领域的核心期刊,说明我国医疗行业在该领域的研究仍不足,智慧养老是未来医养结合的发展方向,建立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模式,开展医养结合相关技能培训,培养优质护理员,提升医养结合护理水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养结合老年人护理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