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
中国煤炭

黄盛初

月刊

1006-530X

mt@zgmt.com.cn

010-84657853 8465780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中国煤炭/Journal China Co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煤炭行业专业期刊。宣传国家工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报道煤炭工业科技成果,以及世界煤炭工业与煤炭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四链"融合赋能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研究

    宋晓波郭东芝樊金璐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煤炭行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基于当前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了能源安全和"双碳"政策下煤炭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产业链、创新链、数字链、绿色链的角度,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四链"融合赋能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策略,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人才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质生产力"四链"融合煤炭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我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研究

    黄辉王杨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通过"自下而上"的手段在省级层面开展煤电转型优化发展研究,对于推动煤电转型和有序退出、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并逐步下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和江苏这6个典型省份进行了煤电转型优化的研究,通过搭建电力电量平衡模型,预测了 2025-2035年电力供需形势;在保障各省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依托对煤电机组类别、能效参数、服役年限等要素的评估分析,为不同区域各类型煤电机组选择合适的优化发展路径;根据量化计算优化结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双碳"目标煤电转型优化路径煤电升级改造

    成分数据视角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定变权组合预测

    索瑞霞王琪韩秋彤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各组成部分比例为非负且总和恒定为1.因此将成分数据理论引入到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旨在充分满足能源消费结构的特殊内部特征,并充分挖掘出其相对信息.分别构建了球坐标变换下各成分的BP神经网络、ARIMA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等单一预测模型;基于成分数据中的Aitchison距离平方和最小化,分别构建了定权和变权的组合预测模型;以平均Aitchison距离值 MSD最小的变权组合模型预测了2024-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短期内将朝着多元化格局发展,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煤炭等化石资源仍将占据着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成分数据Aitchison距离球坐标变换能源消费结构定变权组合预测多元化格局清洁能源

    双重治理下煤炭运输企业的碳减排演化博弈研究

    王喜莲查秀峰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煤炭运输方式产生了大量碳排放,受利润最大化驱使,煤炭运输企业的碳减排行为需要地方、中央政府的双重治理.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数值仿真法,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煤炭运输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分析软件进行情景仿真.结果表明:中央及地方政府碳减排成本过大会导致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地方政府的初始意愿会影响煤炭运输企业的策略选择;企业的碳减排成本过大会影响碳减排意愿;碳减排罚金与政府、企业的策略选择呈正相关,奖金对被监督主体策略选择呈正相关,但对监督主体策略则呈负相关,因此罚金、奖金的设置非常关键.基于此提出促进煤炭运输企业碳减排的建议.

    煤炭运输企业碳减排双重治理演化博弈情景仿真

    大型能源集团煤炭供应链多环节协同调运优化策略研究

    王志光陈爱明王靖韬谭瑶...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的"产-供-运-销-用"一体化联营是当前大型能源集团数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协同煤炭供应链各环节制定的年度生产计划,是指导大型煤炭集团实现煤炭一体化运营的重要手段.基于一体化煤炭供应链多环节调运业务,考虑煤炭生产能力、铁路运输能力、港口周转能力等生产调运能力限制,并综合能源集团社会保供责任、用户煤炭供给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内部煤化工或联营火电用户效益保证性等相关约束,以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基于求解器进行求解.通过在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的煤炭供应链多环节协同调运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通过对各环节生产计划的综合优化调整,提升集团整体效益5.7%,有效支撑了大型能源集团煤炭产、运、销一体化年度计划的合理化制定.

    大型能源集团煤炭供应链一体化运营协同优化调运策略数智化转型

    基于地质分层微震活动度指标的冲击地压风险评价和预警

    边戈牛一凡高歆于刘彦强...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击风险的预警和评价是冲击地压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以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3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震监测、矿压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地质层位微震活动度指标特征,通过对上覆岩层各地质层位微震进行精细分析,揭示了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过见方影响区时各层位岩层的微震活动度指标变化特征及规律,提出了基于微震活动度指标的冲击风险分层差异化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高位微震活动度的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指标,现场应用证明了该综合指标用于煤矿冲击地压风险预警的可行性.

    地质分层冲击地压冲击风险评价微震监测微震活动度指标

    煤矸石自燃特征及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

    张运增张福成马灵军李龙...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德煤矿排矸场煤矸石发生自燃,严重威胁煤矿生产以及污染大气环境.通过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得到了煤矸石样品在不同氧气氛围下的氧化反应特征.实验表明,氧气浓度与温度的下降可有效减缓煤矸石自燃程度,降低其自然发火可能,从而为现场防灭火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煤矸石山火区采用注浆防灭火技术进行治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孔内浆液扩散半径大于10 m;采用立体注浆灭火方法可有效阻止深部区域漏风,对深部区域降温明显,区内大部分区域温度已降至50 ℃以下,火区治理成效显著.

    煤矸石自燃防灭火注浆工艺火区治理

    隐蔽采空区影响下边坡拱效应分析与应用研究

    任鹏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隐蔽采空区影响下露天煤矿边坡内部拱效应作用机制问题,基于支撑拱理论引入边坡拱圈厚度的修正系数k,建立了采空区影响下边坡支撑拱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拱效应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构建了用来分析拱效应的假定条件及计算模型,并结合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两铰拱等力学理论,对拱圈厚度、拱的水平反力及最大滑塌高度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受采空区影响的露天煤矿边坡稳定防控实践中.

    隐蔽采空区支撑拱拱圈厚度拱效应边坡稳定

    孤岛工作面的概念及判定探讨

    薛伟超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岛工作面在煤矿生产和安全监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概念至今尚无准确界定.定义了工作面的孤岛属性,分析了孤岛工作面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工作面孤岛属性的判定流程.以龙家堡煤矿305工作面为例,通过分析工作面西翼和北翼煤柱体的煤柱尺寸效应,对305工作面的孤岛属性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305工作面不具有孤岛属性,305工作面不属于孤岛工作面,给出了非典型孤岛工作面孤岛属性的判定思路.

    孤岛属性孤岛工作面尺寸效应应力集中采空区煤柱

    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尺寸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张礼
    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采高坚硬顶板条件下小煤柱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以乡宁矿区申南凹煤矿坚硬顶板大采高开采实际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邻空侧覆岩结构、小煤柱留设宽度及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申南凹煤矿20108工作面小煤柱沿空掘巷为实际工程背景,建立了坚硬顶板条件下邻空侧覆岩结构力学模型,推导出坚硬顶板条件下内应力场长度计算式,进而得出小煤柱尺寸理论宽度为7.27 m;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煤柱留设宽度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塑性区分布特征、两帮及顶底板移近量等关键信息,优选出最佳的留巷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表明,采用6 m护巷煤柱配合"高预紧力锚网索+M钢带+锚梁"联合支护方式,在回采期间两帮最大绝对移近量可控制在520 mm以内,巷道未出现冒顶、煤柱崩溃、锚杆整体移出等现象.

    坚硬顶板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围岩稳定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