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荔枝、龙眼育种研究进展

    卿昊炜黎明易晨歆张树伟...
    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荔枝、龙眼原产国,荔枝、龙眼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荔枝、龙眼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荔枝、龙眼品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是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不同育种方法,即常规实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运用于荔枝、龙眼的情况,并对今后荔枝、龙眼的育种发展进行了展望.

    荔枝龙眼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

    猕猴桃性别特异性毛细管荧光分子标记开发

    方林川张鸿陈志伟王发明...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猕猴桃是起源于我国的雌雄异株果树.通过开发与猕猴桃性别表型关联的功能标记,可在苗期准确判定杂交后代或种质资源的性别,极大提高猕猴桃早期选择的效率,从而为种质资源创新奠定基础.基于猕猴桃 Y染色体性别决定非重组区中抑雌基因SyGl与促雄基因FrBy 的外显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不同群体材料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从中筛选出高效引物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片段重测序与荧光毛细管电泳方法比较了不同分子标记的效果,通过引入内参ITS引物,建立了多重PCR体系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利用 389 份样品对检测体系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 2 个性别特异性标记(Ms1 及 Ms2),可用于猕猴桃性别鉴定.内参 ITS引物的引入,降低了DNA质量造成的实验误差.开发出的多重(ITS、Ms1 及 Ms2)PCR体系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对包括中华猕猴桃品种、美味猕猴桃品种、野生资源(对萼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华南猕猴桃、奶果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杂交后代材料在内的 389 份样品进行检测,有 370 份样品的性别被准确鉴定,总体鉴定准确性达到 95.11%.该检测体系,可提高性别标记的检测效率,适用于猕猴桃性别性状的分子辅助与设计育种.

    猕猴桃性别鉴定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中熟杂柑新品种——清美

    江东晏承泉郭俊华谈月霞...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美是由国家柑桔种质资源圃(重庆)于 1998 年利用清见为母本与太田椪柑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在果形、果皮厚度、单果质量、成熟期、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状上与春见存在明显差别,是一个易剥皮、高糖、优质、丰产的中熟杂柑良种.其单果平均质量 148 g,果实高扁圆形,果基有浅颈,果皮橙色,果皮薄,易剥皮,果肉细嫩化渣,风味浓甜,品质优良,丰产性与春见相当.在川渝地区,果实成熟期为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比春见早熟 1 个月左右,果实留树最迟可到 1 月中旬.在四川井研、重庆璧山和重庆北碚等地进行区试,均表现出优质、早熟、丰产等特性.可在生产中推广发展,以满足元旦节日市场.

    清美杂柑新品种中熟

    南宁盛产期资阳香橙砧沃柑生物量及矿质元素累积特征

    汪妮娜苏祖祥廖惠红刘福平...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果实成熟期树体矿质元素积累与养分分配规律,可明确树体矿质养分需求,为"以果定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养分的数字化管理.在南宁一个管理水平较高、中高产量的沃柑园中,于果实成熟期随机选择 3 株 5 年生资阳香橙砧沃柑植株进行挖掘和解剖取样,对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沃柑平均单株鲜果产量为 75.90 kg,占全株鲜质量的 63.88%.根系、枝干、叶片和果实干质量分别占植株总干质量的 13.31%、39.23%、13.74%和 33.72%.从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器官中的含量(以干质量计)来看,叶片中 N、Ca、Mg、S、Mn、Cu、Zn和B含量最高,根系中P和 Fe 含量最高,果实中 K 含量最高.按每株果实产量 50 kg计,采收果实带走 N、P、K、Ca、Mg、S、Fe、Mn、Cu、Zn和B的量分别为 80.84 g、8.29 g、72.91 g、30.79 g、4.82 g、3.50 g、218.75 mg、35.21 mg、41.87 mg、35.99 mg和 91.42 mg,分别占树体相应元素总量的 31.36%、38.96%、57.87%、9.04%、31.74%、22.20%、12.99%、14.64%、15.07%、25.78%和 19.03%.研究探明了沃柑果实养分携出量以及果实养分分配系数,可为沃柑养分需求决策和优化施肥提供依据.

    沃柑生物量矿质元素养分需求施肥

    沃柑采用香茅草精油-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液涂膜保鲜的效果

    杜倩洁杨阔周慧琴刘地...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安全高效的可食性涂膜用于沃柑采后保鲜,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和香茅草精油(XMC)两种天然材料为原料制备复合涂膜材料,并检验复合涂膜材料的理化性质,后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 0.5%香茅草精油-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液涂膜处理对沃柑果实青霉、绿霉病害的防控效果及其对果实抗病防御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添加香茅草精油后,提高了膜的韧性、完整性、粗糙度和不透明度,降低了膜的水蒸气透过率.0.5%香茅草精油-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液涂膜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沃柑果实青霉、绿霉病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的扩展.与对照(无菌水)相比,0.5%香茅草精油-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液涂膜处理诱导提高了沃柑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的活性及总酚、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性物质的含量,且在整个试验期间(25d)保持了果实品质.羧甲基壳聚糖加入香茅草精油提高了复合膜的整体性能,0.5%香茅草精油-1.0%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液涂膜处理诱导提高了采后沃柑果实的抗病能力,且能有效地维持果实品质.

    沃柑采后保鲜羧甲基壳聚糖香茅草精油诱导抗病果实品质

    复合药剂对沃柑保鲜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王淋靓刘帅民黎新荣荣涛...
    37-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沃柑贮藏期的保鲜效果,同时确保安全用药,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后再薄膜单果包装,测定沃柑果在(6±1)℃冷库中不同贮藏期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和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药剂处理沃柑的保鲜效果及农药残留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经 50%抑霉唑乳油 250 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 3 000 倍液+20%烯肟·戊唑醇 2 000 倍液+2,4-滴钠盐 200 mg/L处理后的沃柑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d时好果率达 99.67%,贮藏 90d时好果率仍有 98.33%,能有效减缓贮藏后期(60d以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果皮和果肉中双胍辛胺、2,4-滴和抑霉唑的残留量较低,且烯肟菌胺、丙环唑、戊唑醇的残留量远低于我国标准(GB 2763-2021)限定值.

    沃柑保鲜复合药剂残留量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对柑桔黑点病的防治效果

    蒲占湑季卫东黄振东董方圆...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桔黑点病(由Diaporthe citri 引起)是危害柑桔果实商品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需要喷施 4~5 次杀菌剂进行防治.为明确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6.25%噁唑菌酮和62.5%代森锰锌的混剂)对柑桔果实黑点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浙江黄岩和常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黄岩试验点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 500 倍液全程 5 次用药对黑点病的防治效果为 84.79%,常山试验点 800 倍液全程 4 次用药对黑点病的防治效果为 74.10%,效果不亚于常规推荐的杀菌剂代森锰锌.认为,生产中采用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 500~800 倍液在柑桔谢花 2/3 进行第 1 次树冠喷雾,此后隔 20~25 d喷 1 次,共喷 4~5 次,可有效防治柑桔黑点病.

    柑桔黑点病噁酮·锰锌防治效果

    网室栽培对广东惠州地区柑桔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黎家明袁纯芬席雨晴郑正...
    48-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在田间主要通过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传播,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柑桔黄龙病的药剂.防虫网室种植柑桔是目前国内多个黄龙病高发区用以防控柑桔木虱及黄龙病的新型种植方式.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在广东惠州(黄龙病流行区)的一个沙糖桔结果园中,设置防虫网覆盖区和露天区,对网室区与露天区的树势、黄龙病流行状况、柑桔木虱发生情况、其他害虫发生情况及温湿度进行跟踪调查,并分析其差异.结果显示,与露天比较,防虫网室种植有利于增强健康植株的树势,对产量无不利影响;网室对温湿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湿度上,5 月和 7 月网室内相对湿度分别升高 1.96 和 1.81 百分点,10 月和11 月网室内相对湿度分别降低 6.73 和 7.20 百分点;网室种植能减少柑桔害虫发生种类,减少柑桔木虱发生数量,减轻黄龙病病情,但会引起全年性粉虱数量增加和秋季(10-11 月)柑桔全爪螨暴发.

    防虫网栽培柑桔黄龙病柑桔木虱柑桔病虫害

    设施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试验

    王志静何利刚马小方宋放...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冬季冻害问题,湖北柑桔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得到了一定程度推广和应用,但大棚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日趋严重.通过连续 3 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温室大棚柑桔煤烟病的发生、发展与栽培管理、通风透光条件、棚内温湿度及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等有密切关系,在柑桔煤烟病发生初期开始整株喷洒针对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的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剂两次的防治效果可达 80%以上,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易复发.提出了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适时运用针对性杀虫剂混合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方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实现了对柑桔煤烟病的有效控制.

    设施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原因防治试验

    脐橙采后草酸浸泡处理抑制指状青霉侵染的效应

    张洁茹杨航云甘崧佑董文娟...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源草酸诱导脐橙果实抗采后绿霉病的效应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外源草酸处理适宜浓度,以八九成成熟的"龙回红"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使用 0(清水对照)、12.5、25.0、50.0 mmol·L-1 草酸浸泡 10 min后,在 25℃环境中诱导抗性 48 h,再刺伤接种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悬浮液,通过分析病斑直径筛选出外源草酸处理的最适浓度,并测定果实经最适浓度草酸处理和接种孢子悬浮液后黄皮层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5、25.0、50.0 mmol·L-1 草酸处理诱导脐橙抗绿霉病的效果分别为 16.26%、25.22%和 17.36%,25.0 mmol·L-1 的诱导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25.0 mmol·L-1 草酸处理可以提高果实黄皮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总酚和类黄酮积累,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 MDA积累,从而减轻脐橙绿霉病的发生.25.0 mmol·L-1 草酸处理提高脐橙对采后绿霉病的抗性,可能与其诱导提高了脐橙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脐橙绿霉病草酸诱导抗性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