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录组测序分析梨种子催芽过程涉及ABA通路的关键基因

    孙新菊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休眠与萌发受到内源激素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控.生产上常采用清水浸泡和低温砂藏层积处理方法打破梨种子休眠进程,促进种子萌发.为解析梨种子休眠解除的分子机制,以翠冠梨干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清水浸泡6 h再低温砂藏60 d进行催芽.对该过程17个时期种仁AB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种子浸泡过程和低温砂藏7 d阶段ABA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随后趋于稳定.选取其中7个关键时期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被分配到40个功能组,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多样化环境中微生物代谢、碳代谢、辅因子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基因FPKM值和ABA含量数据构建共表达网络,结果显示11个基因(Pbr009501、Pbr016256、Pbr011612、Pbr033750、Pbr015393、Pbr000885、Pbr037755、Pbr039726、Pbr020341、Pbr003677 和 Pbr015873)与ABA含量的相关性均极高,相关性系数达到0.91~0.96.研究结果为挖掘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调控ABA水平的关键基因提供了重要信息.

    种子休眠解除脱落酸转录组

    猕猴桃9个种41份种质花粉形态观察与分析

    何利钦王丽华庄启国张瑶...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猕猴桃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以9个猕猴桃种41份种质的花粉为供试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结合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花粉进行形态学观测,并根据花粉极轴长度(P)、赤道轴长度(E)、萌发沟长度、萌发沟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P/E)和大小(P×E)指标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均以单粒、等极和辐射对称形式存在.极轴长度范围在21.50~33.40μm之间,赤道轴长度范围在9.87~16.24 μm之间,萌发沟长度范围在17.53~29.08μm之间,萌发沟脊宽度范围在0.47~2.03μm之间,花粉粒大小(极轴×赤道轴)范围在218.68~543.18 μm2之间,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范围为1.36~2.26,花粉形状为超长球形或长球形,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均为N3P4C5型.外壁纹饰分为波纹状、颗粒状和疣状,占样品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3.41%、19.51%和17.08%.在遗传距离为7.5时,供试材料可以分为3个类群;在遗传距离为1.5时,供试材料可以分为6个类群,其中,中华猕猴桃被分为了 4类.在两个遗传距离时,四萼猕猴桃均单独分为一类.

    猕猴桃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聚类分析

    春梢结果母枝对"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钟文奇黄丽红伍梦婷杨成...
    140-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完善黄肉型中华猕猴桃新品种"奉黄1号"冬季修剪技术,为该品种标准化修剪与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设置4组不同占比的春梢结果母枝试验,比较春梢结果母枝不同占比下"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究适宜该品种的春梢结果母枝占比.结果表明,春梢结果母枝不同占比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内在品质存在差异,随着春梢结果母枝占比的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抗坏血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等大多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春梢结果母枝占比80%时果实内在品质最高;果实外在品质差异不显著.整体上随着结果母枝中春梢占比的提高,果实单株产量呈现升高趋势,纵径和果形指数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春梢结果母枝占比80%时最高,大果率、中果率、小果率、横径等则不呈现规律性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梢结果母枝占比80%时,"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奉黄1号"猕猴桃春梢结果母枝果实品质产量

    十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

    蔡高磊周炀张含常威...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严重影响了各地猕猴桃的生长.为明确鄂西北猕猴桃溃疡病病原形态及生物型,筛选合适的杀菌剂,探索避雨栽培对病害的控制效果,为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及生物型,使用抑菌圈法筛选15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效果,调查避雨栽培和露天不同情况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及特异性引物鉴定到的菌株K-2为Pseudomonas syringae,生物型为biovar 3.室内毒力测试筛选到7种药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抑制效果,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58.06%,通过在避雨栽培下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高达83.87%,说明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避雨栽培防治效果

    刺梨果实转化酶提取方法比较及酶学特性分析

    黄亚成何斌胡晓莎苏龙兴...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果实转化酶(蔗糖酶)通过调控蔗糖分解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提取方法能够影响植物转化酶的提取效率和活性.以"贵农7号"刺梨花后45 d的果实为材料,比较了液氮研磨样品和提取液冰上研磨样品下6种提取转化酶方法的效果,探究了可溶性转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液氮研磨法对刺梨果实转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其中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SAI)活性丧失严重,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cell wall-bound invert-ase,CWI)和中碱性转化酶(neutral or alkaline invertaes,N/A-INV)均无活性.采用提取液冰上研磨样品,用Hepes-NaOH法提取刺梨果实转化酶的效果最好,SAI、CWI和N/A-INV的活性最高,分别为3.16、2.09和2.09 μmol/(g·h),磷酸钠法次之,且Hepes-NaOH法提取的可溶性转化酶(SAI和N/A-INV)的比活性最高.酶学特性分析表明,SAI的最适温度为60 ℃,最适pH值为4.5~5.0,Km值为87.15 mmol/L;N/A-INV的最适温度为45~50 ℃,最适pH值为8.5,Km值为3.46 mmol/L.研究结果为刺梨果实转化酶的提取和转化酶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刺梨果实转化酶蔗糖酶提取方法酶学特性

    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倍性草莓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万红桂大萍汪骞袁艺...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倍性草莓资源的嫩叶为材料,根据待测样品倍性预估基因组大小后分别选择水稻"日本晴"(基因组大小为430 Mb)、番茄(基因组大小为900 Mb)、玉米"B73"(基因组大小为2.3 Gb)作为内参,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样品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二倍体资源,森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233±0.78)Mb,绿色草莓为(234±0.82)Mb;四倍体资源,西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492±2.12)Mb,伞房草莓(雄株)为(488±7.07)Mb,伞房草莓(雌株)为(491±4.95)Mb,伞房草莓雄株和雌株基因组大小均为首次测定;六倍体资源,麝香草莓基因组大小为(644±1.73)Mb;八倍体资源,栽培品种"章姬"基因组大小为(793±7.78)Mb,"蒙特瑞"为(761±0.00)Mb;十倍体资源,野生的择捉草莓基因组大小为(938±6.36)Mb,栽培品种"桃熏"为(1 007±6.36)Mb.

    草莓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大小

    新疆日光温室高架基质促成栽培草莓品种比较试验

    郑剑超史芳芳李世奎董飞...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新疆草莓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了新疆地区10个主要栽培草莓品种高架基质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架基质栽培下"圣诞红"和"宁玉"结果较早,"香野"长势较强,"香野""圣诞红""黑珍珠"和"宁玉"抗白粉病能力强,"艳丽"和"黑珍珠"果实硬度高,"红颜"和"黑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溶性糖以"章姬""妙香7号"和"黑珍珠"较高,糖酸比以"红颜""章姬"和"妙香7号"较高,维生素C含量以"妙香7号""黑珍珠"和"越秀"较高,单果质量以"红颜"和"妙香7号"较高,产量以"红颜"和"香野"较高.10个品种各有优缺点,可综合考虑本地需求及品种特性进行合理的品种配置.根据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白粉病病果率加权得分,筛选出新疆高架栽培具有一定推广前景的草莓品种有"红颜""章姬""香野"和"粉玉1号".

    草莓高架基质促成栽培品种比较

    平邑甜茶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黄欣艳蒙小玉冯建文乔光...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作为砧木,被广泛应用于苹果生产.为进一步提高平邑甜茶的离体快繁效率,以平邑甜茶春季幼嫩新梢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平邑甜茶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平邑甜茶新梢带芽茎段用75%酒精处理30 s+2%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2 min的消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1.1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IBA,增殖系数为7.0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5 mg/L NAA,该处理下的生根率为75.55%,平均根系数量和长度分别为3.23条、3.57 cm;生根后的组培苗在蛭石:珍珠岩:营养土质量比为1∶1∶1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为90%.该离体快繁体系,为周年培育平邑甜茶砧木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平邑甜茶离体快繁外植体消毒增殖培养生根培养

    甘肃天水苹果黑星病年消长动态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

    雷明山安小娟周晓康雒林通...
    182-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苹果黑星病在甘肃天水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及筛选高效防治药剂,2023年在苹果生长季持续对苹果黑星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同时选用10种农药制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苹果黑星病在5月中旬开始侵染,7月底达到第一次发病高峰,之后进入病情发展缓慢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病菌又一次侵染秋梢,达到第二次发病高峰,之后进入病菌越冬预备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5%苯甲·吡唑酯SC 1 000倍液、25%戊唑·异菌脲SC 2 500倍液、40%氟硅唑EC 1 500倍液和20%烯肟·戊唑醇SC 1 000倍液的防效达83.56%~93.12%,可作为首选药剂;12.5%烯唑醇WP 1 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SC 800倍液、12.5%腈菌唑EC 1 000倍液和40%咪鲜胺EW 800倍液,防效次之,可作为辅助药剂,与首选药剂交替使用.综上所述,本试验明确了苹果黑星病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筛选出了高效防治药剂,为苹果黑星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苹果黑星病消长动态药剂筛选防治效果甘肃天水

    7个桃品种不同时期硬枝扦插生根效果试验

    张静翅李洁维王发明叶开玉...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桃品种扦插成活的最佳时期,为桂北优质桃品种的大量扦插繁殖提供技术保障,以"农神蟠、春艳、沙红、中华福桃、日本大红桃、梦幻富士、四月红"等7个桃品种为材料,在10、11、12月和次年1月分别进行硬枝扦插.结果表明:"农神蟠、春艳、沙红、红富士"4个桃品种在11月的扦插生根率最高,中华福桃和日本大红桃在10月的扦插生根率最高,而四月红在4个扦插时期的生根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基于生根率、根数、根长、根粗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桃各品种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数表明,同一扦插时期不同品种间的生根效果有所差别,而同一品种在不同扦插时期的生根效果亦有较大差异,但各品种最佳生根时期均为11月.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桃品种大量扦插繁殖提供科学依据,对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硬枝扦插生根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