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减少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策略研究进展

    葛旭升曹宏伟王静高丽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的胃肠道甲烷排放是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减少奶牛甲烷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从奶牛胃肠道甲烷生成机制、排放影响因子和减排策略3个方面综述了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后续研究及牧场碳排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减少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奶牛胃肠道甲烷生成主要有3条路径,综合分析发现甲烷减排的关键在于阻断瘤胃内的氢被利用合成甲烷.同时,结合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前期的研究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些减排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日粮结构、改善饲料品质、添加油脂调节瘤胃发酵和使用甲烷抑制剂.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优化策略的组合,探索更多创新的方法,在不影响奶牛生长性能、牛奶安全的前提下来减少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科学有效地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瘤胃微生物甲烷菌减排策略

    提高日粮中藻粉添加量对新产牛乳中DHA含量和转化效率的影响

    金文华巴根纳陈冲杜盛宏...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提高日粮中包被藻粉添加量,探究头胎新产和经产新产奶牛的牛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和转化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藻粉添加量从165g/(头·d)提高到400g/(头·d)时,经产新产牛的牛奶DHA含量由5.15mg/100mL升高至10mg/100mL,DHA转化效率则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9.5%左右;头胎新产牛的牛奶DHA含量由7.76mg/100mL升高至9mg/100mL,而DHA转化效率随藻粉饲喂量增加下降明显,从15.9%降低至9.0%.由此可知,在产犊高峰期间增加经产新产牛藻粉饲喂量可作为一种避免全群牛奶DHA含量降低的手段.而对于头胎新产牛来说,增加藻粉饲喂量对牛奶DHA含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且严重降低DHA转化效率,造成原料浪费.因此,建议将头胎新产和经产新产奶牛分开管理,采用不同的藻粉饲喂量,以降低成本.

    DHA转化效率包被藻粉头胎新产牛经产新产牛

    河北省荷斯坦种公牛遗传缺陷分子检测

    彭朋王思伟张毅阎志刚...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传缺陷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及时检测和筛选,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和犊牛畸形,进而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荷斯坦牛的良种选择和群体遗传改良,加强对遗传缺陷病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利用微流控SNP芯片技术,对河北省种公牛站的38头荷斯坦种公牛冻精进行了9种遗传缺陷基因筛查,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探析.结果显示,CVM、HH1、HH3、BS、HH5、HH6遗传缺陷的携带率分别为2.60%、2.60%、10.50%、2.60%、7.90%和5.30%,未发现 HH4、BLAD和HCD 的携带者.结果表明,河北地区种公牛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遗传缺陷携带者,为避免遗传缺陷给奶牛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牛场在使用冻精时,应采取科学的选种选配措施.

    河北省荷斯坦种公牛遗传缺陷分子检测

    弗莱维赫杂交牛与荷斯坦牛抗病性基因分析

    房文斌蔺文龙林为民李怡...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弗莱维赫(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杂交牛(以下简称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在抗病力遗传的差异,利用Igenity® Select Profile(ISP)奶牛遗传评估项目,选取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各100头,以临床常见的存活力、酮病、胎衣不下、产乳热、乳房炎、真胃移位、子宫炎、牛奶体细胞数等主要性状开展遗传评估检测.结果显示弗荷杂交牛在存活力、产乳热、真胃移位、乳房炎、胎衣不下抗性遗传评估值上显著优于荷斯坦牛,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在体细胞数、酮病、子宫炎等抗性遗传育种值上抗性相当,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寿命遗传评估值上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从基因及遗传育种角度初步揭示弗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在抗病性遗传方面的差异,为弗莱维赫牛改良奶牛实现乳肉牛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弗莱维赫荷斯坦弗荷杂交牛奶牛遗传评估

    奶牛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李琪瑶王奔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分析一株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Q1的耐药机制,为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提供数据基础.试验采用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其耐药机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Q1对大环内酯类药物(MA)、林可酰胺类药物(LA)、酰胺醇类药物(AMs)、四环素类药物(TCs)、磺胺类药物(SAs)均具有耐药性;对青霉素类药物(PCs)、氨基糖苷类药物(AGs)具有中介耐药性,且携带有ermB、ermC、msrA、mphC、lnuA、fexA、tetK、AAC(6')-Ie-APH(2')-Ia、CarB-6 9种耐药基因.说明,分离所得奶牛源S.aureus Q1具有多重耐药性,推测其耐药机制为外排泵、抗生素靶点改变及抗生素失活机制共同作用,可为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防治依据.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耐药机制全基因组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研究进展

    何菊罗元宇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牛和野生动物的经济型传染病,现今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跨界动物疫病.目前,LSD无特效药,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唯一经济有效途径.根据LSD疫苗的发展历程,本文概述了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疫苗的使用情况和研究进展,旨在为研制安全有效的LSD疫苗及疫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牛结节性皮肤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疫苗研究

    一株分离于生鲜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与耐药性分析

    王巧梅王子杰操义恒周霞...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生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试验通过无菌采集新疆某规模化牛场混合新鲜乳样,采用常规分离方法结合PCR方法检测特异性nuc基因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分离菌株对7类11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采用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重要的8种毒力基因和6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表明新鲜乳样中分离到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对卡那霉素、四环素4种抗生素处于中介,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等5种抗生素敏感;携带sec、sea、hla、tsst-1、pvl、clfA 6种毒力基因和qacA、msrA、ermC、mecA 4种耐药基因;能引起感染小鼠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并导致死亡.说明分离于生鲜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众多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具有广泛的多重耐药性.

    生鲜乳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耐药表型耐药基因

    "趣味型"苹果水牛乳酸奶的工艺优化及其质构研究

    陶冠华杨婷婷赵晶晶郑文涛...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苹果汁、水牛乳为主要原材料,研制出一款口感细腻,富含营养物质的酸奶,并加入苹果汁爆爆珠,制备出"趣味型"苹果水牛乳酸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以感官评价为响应指标,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苹果汁添加量为1%,菌粉添加量为0.1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8h.发酵乳产品色泽均一,口感细腻,酸甜可口;脂肪含量为(3.33±0.24)g/100g、蛋白质含量为(3.21±0.15)g/100g、酸度为(105.15±1.62)ºT、乳酸菌活菌数(1.58×107±0.5)CFU/g.流变学研究表明,苹果水牛乳酸奶具有典型的弱凝胶黏弹性.此外,酸奶在4℃下储藏的pH值和菌落数下降趋势均符合国家标准,研制的苹果水牛乳酸奶,色泽明亮,质地细腻,口感酸甜,层次丰富,凝结状态好.将苹果汁爆爆珠加入酸奶之中,从而增加该产品的趣味与口感."趣味型"苹果水牛乳酸奶的研发为新型水果味水牛乳酸奶的研发及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苹果汁水牛乳酸奶加工工艺品质

    江苏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状况及成效分析

    夏淑雯林志平刘小军张敏...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2009-2023年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规模和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历年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对,阐述了江苏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发展状况、江苏奶牛生产水平以及DHI工作的成效.结果表明,江苏DHI参测牛群规模、参测牛场数量、牛群参测规模、平均日单产等指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以及体细胞数等指标有较大改善,生产性能改良效果明显.分析显示,江苏DHI工作的积极推广及后期快速发展,对推进江苏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江苏奶牛DHI发展状况成效分析

    天津市DHI参测场中美荷斯坦种公牛使用及其后裔生产性能分析

    赵康陈丽丽夏敏林菲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2022年天津市DHI数据对美国(USA)与中国(CHN)荷斯坦种公牛在天津市牧场的使用及其后裔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USA种公牛总性能指数/育种综合指数(Total Performance Index/General Total Performance Index,TPI/GTPI)与后裔生产性能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USA和CHN是天津地区种公牛冻精的主要来源国家,2022年后裔奶牛DHI数据显示,其中1 383头种公牛有455头来自USA,444头来自CHN;USA种公牛在天津参测牧场中的后裔群体数共1 543个,女儿数共11 019头;444头CHN种公牛在天津参测牧场中后裔群体数共1 335个,女儿数共16 910头;USA后裔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显示,其日平均奶量较CHN后裔高0.78%,乳脂率较CHN后裔低0.81%,差异显著(P<0.05),体细胞数较CHN后裔高0.86%;USA后裔305d奶量较CHN后裔高0.21%,305d乳脂量较CHN后裔高0.55%,305d乳蛋白量较CHN后裔高1.03%;对USA种公牛TPI/GTPI进行分档,并与后裔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PI水平列在第3档的种公牛后裔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较2档高,且日奶量、305d奶量、305d乳脂量及305d乳蛋白量差异显著(P<0.05);GTPI水平第3档种公牛后裔的日奶量和305d奶量高于1档,且1档高于2档,3档与2档之间差异显著(P<0.05),305d乳脂量和305d乳蛋白量从3档到2档逐档降低,且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得出,天津市DHI参测牧场中主要使用来自USA和CHN的种公牛冻精,CHN种公牛在天津参测牧场中后裔群体数较USA种公牛低,女儿数较USA种公牛高;CHN种公牛与USA种公牛后裔生产性能相近;不同TPI/GTPI水平USA种公牛,其后裔各项指标并非与TPI/GTPI水平呈正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建议今后奶牛场在选择种公牛冻精时可多关注国内种公牛,避免盲目选择高TPI/GTPI的进口冻精.

    USA种公牛CHN种公牛国别TPI/GTPI后裔生产性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