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模化牧场阴离子盐日粮使用经验与方法

    陈爽于林其李博冯烁...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产后低血钙是规模化牧场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因其造成的牛只淘汰、生产性能下降和并发的多种疾病,每年给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阴离子盐日粮是一种用于预防奶牛产后低血钙的营养调控技术,目前在国内部分牧场有所应用.阴离子盐日粮的使用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良好使用可有效降低产后低血钙的发病风险,使用不当则有可能诱发产后低血钙,甚至损害奶牛健康.本文从万头牧场的视角出发,总结了一线生产中阴离子盐日粮使用的经验方法,旨在为同行牧场提供一定的参考.

    奶牛阴离子盐产后低血钙尿液pH

    畜禽日粮豆粕减量替代研究进展

    喻方勇徐晓锋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豆粕作为传统的饲料蛋白质来源,具有优质、营养丰富的特点,但其价格波动大,成本较高,且对大豆进口依赖性较高.因此,寻找饲料蛋白质替代是当前的国家战略需求和营养研究热点.替代旨在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豆粕的依赖,并提高动物饲料蛋白应用的可持续性.本文从豆粕减量替代的意义、不同豆粕替代原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日粮或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提供参考.

    日粮豆粕饲料蛋白质减量替代

    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广东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

    雷芷琳佘远航郭建超刘建营...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研究不同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泌乳天数的增长,奶牛产奶量、乳中尿素氮和脂蛋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蛋白率和乳脂率为先下降后上升,而体细胞数为逐步升高;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脂蛋比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体细胞数逐步升高;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此,生产中应以奶牛的泌乳阶段和胎次为依据,对奶牛进行合理分群和饲料配制,进而提高奶产量、乳品质和奶牛场经济效益.

    奶牛泌乳阶段胎次产奶量乳品质

    奶业低谷期中小型奶牛场育种策略探究

    徐华戴晶晶车瑞香苏晓美...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奶业形势、牛群遗传评估方法、育种策略制定及执行、淘汰标准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为处在奶业低谷期、面临生存发展的中小型奶牛场指明了育种方向.

    奶牛奶业育种

    不同月份、胎次和子宫复旧程度对奶牛首配受胎率的影响

    成宇魏永苗苗李志星...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胎率是衡量奶牛场繁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奶牛首配受胎率是影响牧场受胎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月份、胎次及子宫复旧程度三个因素对奶牛首配受胎率的影响,本试验对某规模化奶牛场全年参配母牛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5、9、10、11五个月份的奶牛受胎率显著高于7、8月份(P<0.05);2、3、6、7、8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一胎次的母牛首配受胎率与其他胎次相比差异显著(P<0.05);奶牛首配受胎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降低.子宫复旧程度为0分的奶牛首配受胎率显著高于1~3分的(P<0.05),子宫炎症越严重,首配受胎率越低.

    月份胎次子宫内膜炎首配受胎率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林为民刘强孙新文黄新...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近五年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效果,2018-2022年每年对师市14个农牧团场的14个免疫规模牛场、5个非免疫规模牛场、22个非免疫散养牛场(固定的养殖场)随机抽取不同数量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监测.本次调查共采集919 449份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确认.结果显示:2018-2022年免疫规模牛场免疫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3.17%、46.55%、51.76%、57.27%、59.12%;场群阳性率均为100%;年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非免疫规模牛场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21%、0.87%、0.70%、0.29%、0.13%;场群阳性率为20%~100%;各年份个体阳性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P<0.05).非免疫散养户为0.87%、0.72%、0.29%、0.08%、0.03%;场群阳性率为9.09%~50.00%;各年份个体阳性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果表明,近五年师市采取的布病防控与净化措施是积极有效的,总体流行率逐年下降,出现大规模流行的风险较小.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有些规模牛场由于持续进行布病疫苗免疫,加之,目前临床还无有效的办法鉴别疫苗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无法正确评估布病防控效果;二是部分阳性场点仍存在布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建议已免疫规模牛场尽快制定免疫退出时间表,所有牛场实施"监测+扑杀"措施,并加强检疫监督,严格控制动物移动,以减少扩散的风险,进一步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规模牛场散养户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

    张家瑞剡文亮易新萍马晓菁...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免疫犊牛的抗体变化,使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点眼和皮下接种两种方式免疫3~6月龄母犊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结果表明,首次试验中在免疫24周除点眼10亿组和皮下接种50亿组外的其他免疫组均能检出SAT阳性结果.第二次试验中皮下免疫50亿组在免疫3周的SAT检测阳性率达到84.21%,在免疫25周之后的SAT检测均为阴性;两个点眼免疫组在免疫12周初次检出持续抗体阳性,至免疫52周抗体阳性率为4.54%~9.09%.可以得出,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大剂量免疫犊牛后可能会干扰后期布病检疫结果的判定,A19-△VirB12疫苗50亿CFU/mL皮下免疫犊牛后具有免疫原性较好和抗体转阴时间较早的优势.点眼免疫组检出抗体时间晚,现缺乏针对前期该疫苗细胞免疫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阳性率抗体变化

    克拉玛依地区某奶牛场犊牛肺炎病原检测、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邹阿玲包灵杰谢本华王磊...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某奶牛场犊牛肺炎的发病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采集该牛场12头患肺炎犊牛的鼻腔黏液,进行了牛呼吸道疾病相关病原检测、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犊牛肺炎主要是以牛支原体为主的混合感染发病,从病料中分离得到的菌落呈现典型的"煎蛋样",经过生化鉴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分离得到1株牛支原体,将其命名M.bovis KLMY株.通过药敏试验从13种药物里选择出恩诺沙星对M.bovis KLMY株最为敏感.通过以上研究表明,造成此次犊牛肺炎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且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犊牛肺炎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犊牛肺炎牛支原体混合感染药敏试验16SrRNA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张蕾陈亮韩永胜冯万宇...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由BVDV-1、BVDV-2和BVDV-3三个亚种组成,是给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病毒性病原体.接种BVDV疫苗是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策略之一.BVDV的结构蛋白E2和Erns是诱导中和抗体产生和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蛋白,也是疫苗研究中常用的靶点蛋白.文章对BVDV的病原结构、宿主免疫应答以及目前BVDV经典疫苗和新型重组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BVDV疫苗的研发领域提供参考.

    BVDV病原结构免疫应答免疫抑制疫苗

    生牛乳中磺胺类药物高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高娜丁青青吴一鸣潘磊...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建立了生牛乳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的分析方法.样品用0.5%甲酸甲醇进行提取,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50mm,1.8μm)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流速为1.0 mL/min,用UPLC进行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在低、中、高(10μg/kg、25μg/kg、50μg/kg)三种浓度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在67.2%~81.2%范围内,RSD≤4.1%(n=6).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选择性强,适用于生牛乳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生牛乳磺胺类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