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惠金融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基于城镇化调节效应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影响实证研究

    郭新宇崔婉琪崔长彬孟蕾...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城镇化视角,利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调节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并且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也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在低等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农民群体中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帮助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收入城镇化共同富裕

    基于贡献分配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研究——以贵州省湄潭县调整入市为例

    郑安民韩德军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中国"三块地"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作为产权交易主体将本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不仅能充分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入市收益分配机制关系到参与主体利益,对改革推进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本研究基于贡献分配理论,以贵州省湄潭县调整入市为例,综合考虑各主体的贡献度以及入市土地用途,测算各类用地能带来的增值收益以及调整入市过程中各主体应享有的收益分配比例。从土地增值收益来看,基于收益分配比例,相比当前入市收益分配比例,各主体基于贡献分配理论所得的收益分配比例均发生变化;以贡献分配理论测算出的收益分配比例能够因地和因模式制宜,集体在收益分配中获益较多,政府收益有所提高,符合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改革方向。基于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未来改革推行过程,可根据贡献分配理论来设计分配比例,不断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贡献分配理论

    市场机制下的大城市蔬菜自给率政策研究

    王修达王晓东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强调大城市蔬菜自给的政策由来已久,但一些城市的蔬菜生产仍呈下降趋势,随着政策改革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全国性蔬菜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部分大城市下降的蔬菜产能由外地填补。通过分析蔬菜批发商的经济行为和蔬菜产销流向的内在机理,本研究认为成本格局决定蔬菜的产销格局,而产地是影响特定市场蔬菜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成本差异导致不同产地蔬菜在特定市场的进退,成本劣势导致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下降。另外,蔬菜生产具有季节性,对大城市应急保障作用有限,由于生产及交通条件的差异,本行政区的蔬菜未必比相邻省区更能应急。基于此,建议调整优化大城市蔬菜自给率政策,构建国内蔬菜市场大循环,促进蔬菜产能向优势产区转移,优化"菜篮子"工程考核体系。

    大城市蔬菜生产流通自给率政策市场机制

    海南南繁种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与展望

    金琰赵军明宋启道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南繁现已有60余年的历史,南繁种业发展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南繁产业成果丰硕,产业内涵不断延展,产业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南繁为海南种业发展带来了全国的种业信息、人力、科技及品种等产业要素,促进了南繁种业产业化发展。南繁种业产业化进程方兴未艾,带动了海南区域经济增长。海南南繁种业产业化发展受益于利好政策、丰厚产业积淀、优势区位资源等的正向驱动,同时也受发展基础薄弱、主体间联结松散等因素抑制。借鉴美国及荷兰的种业发展经验,本研究认识到种业资源、组织、管理、市场等在种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以产业化发展为驱动,海南南繁种业依托产业资源,驱动优势汇聚;优化产业体系,驱动规模化运行;培育产业品牌,驱动经济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海南南繁种业产业化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发展路径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王宇航黄映晖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最具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接着市场与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关键。目前,从整体上看,中国龙头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对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企业特征及相关理论,从企业生存能力与企业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龙头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21年北京市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整体竞争力水平有待提高,其中企业生存能力对龙头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与排名影响较大,而企业发展能力影响较小。基于此,提升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需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增加农户收入。

    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企业竞争力因子分析北京市

    南疆文旅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研究

    叶金花李青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对推动两个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速、释放消费潜力意义重大。本研究聚焦新疆南疆地区,结合文旅产业融合相关案例分析,从供给侧、需求侧和外部影响3个层面对文旅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建立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系统指标,基于南疆地区9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系统耦合理论对文旅融合度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乡村文化环境数量因素、乡村文化产品投资与消费因素、乡村文化环境质量因素和乡村文化特色产品供给因素4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定量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降维处理众多影响指标,得出乡村文化产品投资、消费因素以及乡村特色产品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增加产业价值。

    文旅产业融合耦合协调模型因子分析乡村振兴南疆

    黑河市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地方经济分析

    段新宇王敬元张研王姗姗...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河市作为中国最北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统合地域资源,形成新支撑;释放发展潜力,产生新效应;做优文化供给,筑牢意识共同体;维护国防安全,促进边安业兴;增加边民收入,促进边强民富。基于此,黑河市应立足区位及交通优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冰雪文化、"中俄双子城"和"极境寒养"等文旅元素内涵,通过产业融合、数字技术、创意设计、主体参与、宣传引导等方式赋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四大新引擎"驱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优化供给"打造旅游品牌,以"政策组合拳"培育市场主体,以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产生"1+1>2"的效应,更能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促进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旅深度融合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胡晓雅李侃儒马程芃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梳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数字技术为背景,聚焦农业企业,探究数字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和SEM结构方程模型对2012-2021年48家农业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2017年前后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对比,推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具有提升作用,之后通过路径系数分析研究得到数字技术赋能营业成本率、发明专利授权数、注册商标数、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并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数字技术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卷积神经网络在农业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的应用综述

    徐乐园毛克彪郭中华葛非凡...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卷积核遍历图获取更多的目标特征信息。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析、作物分类识别、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检测,卷积神经网络为提取农业遥感图像的有效信息提供了新方法。卷积神经语义分割网络可根据语义信息对遥感图像像素点进行标注分割,在计算机计算能力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分割网络结构优化,深度加深,分割准确率提高,性能提升。针对实际需要网络侧重于模块化设计改进,在土地利用分析和农作物分类识别应用中,改进的网络分割边缘细化、清晰,且像素准确率较高。在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识别方面,模块化改进使网络可高效实现分割任务、满足实际需要,卷积神经网络对农业遥感图像信息的语义分割为农业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卷积神经网络语义分割遥感像素准确率

    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康晓茹赵俊晔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梳理了2005-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特征,利用实证测度指数测算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水果及制品贸易近年出现逆差,贸易国家和品种均相对集中,中国对RCEP成员国水果制品贸易比重逐年递增;传统优势水果柑橘、葡萄和苹果的竞争性近年来均出现下降趋势,水果制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具有强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中国水果进口结构与新西兰、老挝、菲律宾、缅甸和泰国水果出口结构匹配程度较高,水果和水果制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未来中国应重点提升果品质量,推动果品精深加工,优化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结构,充分挖掘贸易潜力。

    RCEP水果水果制品竞争性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