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粮食安全内涵测度、风险挑战和对策建议

    张成鹏邹晓蔓李哲远王亚军...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为政首,粮稳天安。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人类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关键。通过对现有文献总结归纳发现,中国粮食安全概念日益优化,粮食总产量、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需求比、低收入群体的粮食保障水平等测度指标日益完善,但也面临生产环节问题挑战突出、粮食需求满足难度较大、粮食储备问题需要重视、流通环节亟待完善畅通、粮食加工产业相对滞后、进出口贸易运行有隐忧、粮食价格稳定存在难度等困境。基于此,更好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需要进一步夯实有效生产能力、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完善价格稳定机制、确保储备安全有效、保障流通环节畅通、提升加工环节效能,增强国际市场掌控能力。

    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内涵测度风险挑战

    外部冲击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魏勇军邓志英黄毅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世界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本研究将3次外部冲击分别定义为经济波动、对外关系与自然灾害,比较分析了3次外部冲击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短期来看,外部冲击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粮价和粮食贸易造成波动,但长期来看影响有限。在应对措施方面,通过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支农补贴政策、多边谈判、关税政策、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协调、粮食结构调整、逐步完善的预警机制以及不断提高的农业配送条件,保障了中国粮食市场的均衡。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应优化粮食供给结构,提高应对外部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稳定经贸关系,逐步开拓新兴市场。

    农业经济外部冲击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粮食安全

    中国"藏粮于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

    闫豪玮穆月英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辨析"藏粮于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而总结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粮食生产因资源约束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土地、劳动力、种子等资源的生产率,突破了现有资源约束,"藏粮于技"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技术供给短缺、推广效果差、需求不足等难题。为此,未来要健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技术补贴力度以及发展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安全藏粮于技技术进步生产率

    引领世界新一轮农业革命、筑牢粮食安全体系的中国式农业强国路径

    张腾霄王斌王鹏郭海滨...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强大是工业强大、国家强大、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保障,才能稳住经济大局,国家才有应变局、开新局的底气。当今世界因粮食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的事件屡见不鲜,揭示了农业科技水平及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在国家安全中占据"基础地位"和"核心地位"。在当今世界刚刚开启第三次农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是摆脱粮食危机的关键,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生态型智慧农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生态型农业模式。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任务,中国要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价值观的生态型智慧农业发展之路。本研究剖析了世界粮食危机的根源,评析了新时代中国粮食稳产增产的保障措施,阐释了科技创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勾勒了中国未来农业"生态与智慧融合一体"的特色发展路径。

    农业革命农业强国粮食安全生态农业智慧农业

    中国粮食安全省域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宇思默李青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对粮食安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准确把握中国粮食安全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措施的手段。本研究以中国粮食安全在新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目标为导向,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5个维度对中国各省份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并进行障碍因子分析,剖析中国粮食安全存在的短板和威胁。实证结果表明:2007-202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综合评价分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数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权重相对较高的评价维度,也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维度。基于此,保障和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需要从持续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加大农业生产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发力。

    粮食安全熵值法障碍因子省域评价

    2023年中国谷子高粱市场分析与 2024年展望

    刘斐孙朝辉刘猛赵文庆...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在同期粮食作物种植替代、极端天气频现、国际形势趋紧以及突发事件迭出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国谷子糜子种植面积小幅下滑,高粱面积略有增加。全年来看,受市场供强需弱与风险预期影响,谷子、高粱价格波动频繁;谷子出口激增,高粱进口放缓;谷子高粱种业科技创新活力逐步增强,品种迭代逐步升级。预计2024年国内谷子高粱市场风险与机遇将持续共存,供需双增,但增幅有限;国内谷子市场新陈粮持续叠加,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受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以及高进口依存度影响,国际高粱价格存在较大波动风险,国内高粱有望继续扩种。基于此,建议进一步保障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监测预警、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现代产品销售体系,激发产业竞争活力。

    谷子高粱市场分析价格波动展望

    2023年北京市蔬菜市场形势分析与 2024年展望

    王增飞王晓东赵安平张琳...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消失,蔬菜生产和流通恢复常态,北京市蔬菜市场生产供应好于上年,价格同比回落,但依然高位运行,为历年第二高位水平。另外,2023年蔬菜价格大致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但也存在阶段性的异常情况,如在本应价格低位运行的6月和8月却出现了阶段性快速上涨,在11月出现了价格偏低位运行的情况,个别蔬菜甚至出现滞销。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叶类蔬菜、茄果类蔬菜和耐储类蔬菜价格的年度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叶类蔬菜价格受极端天气因素影响较大,茄果类蔬菜价格受寒潮降雪天气影响较大,耐储类蔬菜价格受供需形势影响较大;同时对大白菜、刺黄瓜和姜3个典型品种的价格进行了具体分析。基于此,得出蔬菜价格回落不及预期、价格波动加剧和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3个问题,并建议从监测预警、引导产业发展、发展设施蔬菜3个方面进行解决。

    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异常天气北京

    2023年天津市蔬菜田头市场价格分析与未来展望

    信丽媛王丽娟李灯华张玉玮...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是人们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市场供应水平关系到菜农和消费者利益以及社会的稳定。本研究选取天津市25种蔬菜田头价格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天津市蔬菜田头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与历年的走势大致相当,呈现"W"型特征,即3个高位期、两个地位期。从价格波动特点看,蔬菜田头价格波动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蔬菜上市期气象条件好,价格通常走低;如遇到极端天气,价格短期内迅速上涨。天津作为超大城市,建议完善蔬菜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产蔬菜稳产保供能力。

    蔬菜田头市场价格行情分析天津

    耕地布局北移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分析

    穆钰金云翔冯娜娜张忠明...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狠抓耕地要害,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6 500亿kg以上。但同时全国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耕地布局持续北移,造成一定程度的粮食产能损失。本研究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选取2000-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产量指标,分析产区间差异变化,并对耕地数量、布局、占补平衡等影响因素对粮食产能的损失进行测算。与2009年相比,2019年受耕地数量、布局北移、占补平衡等影响,粮食产能合计损失约1 500亿kg。其中,耕地数量减少造成损失约565亿kg;耕地布局北移造成损失约905亿kg,占补平衡造成损失约34亿kg。此外,水田减少影响粮食产能损失约225亿kg。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有关重要论述精神,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红线,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谋划实施一揽子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多措并举,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布局北移粮食产能产能损失影响分析

    中国小麦主产区农机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廖小静沈贵银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国小农"在较长时期内仍为中国基本国情,农机服务是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小农户生产的重要途径,农机服务效率的提升对于小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分别利用BB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小麦主产区农机服务的静态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从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服务组织化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农机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小麦主产区农机服务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中等偏上,未达到效率前沿面;农机服务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整体呈现震荡提升趋势,仅有少量省份的累计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效率前沿面;人力资本和农机研发投入对农机服务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影响,但农机合作社数量占农机服务组织数量的比例与农机服务效率呈现出反向的关系。因此,政策需要从强化提升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素质、因地制宜加大农机研发投入、鼓励农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服务效率的提升。

    小麦主产区农业机械服务效率BB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