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调查分析

    吴雪曹庆楼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作为中国辣椒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然而,目前贵州辣椒产业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存在系列问题.在上游方面,辣椒育种技术相对滞后,研发不足,导致品种更新缓慢,限制了辣椒产业的发展.在中游方面,辣椒种植地分散、基地规模小,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规范化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指导,影响了贵州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下游方面,辣椒产业链的批发环节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产地采购和批发市场交易为主,缺乏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手段.基于此,促进贵州辣椒产业链的发展,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辣椒集约化管理,实现种植和生产规模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种苗技术,提升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推动辣椒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第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种植主体的技术素养,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辣椒产业链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提高批发环节的效率和透明度.第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辣椒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贵州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标准化生产高质量发展

    乡村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沈钦一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发展对环境的污染逐渐加重,明确居民生活、乡村生产以及生态建设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评估当地生态环境状况、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本研究围绕乡村碳足迹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等,以北京市房山区某村(H村)为例,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清单计算法测算了H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两个部分的碳足迹,深入探究H村居民生活、农业生产、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对乡村碳足迹的影响.最后,根据测定数据推算出影响乡村碳足迹的重要指标,并根据测定数据提出乡村发展中实现碳减排的策略和方法,以助力低碳生活和低碳农村社区的发展,推动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乡村碳足迹IPCC计算法可持续发展

    中国设施畜牧技术装备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朱莹琳张高振葛宇朱丽梅...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牧业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居民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提出要大力发展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设施畜牧技术装备是影响设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现代设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对于设施畜牧技术装备的研究大多针对单一技术环节或畜种,需要对其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设施畜牧技术装备的分类及发展现状,对设施畜牧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态势、主要研发力量以及研发热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中国设施畜牧技术装备发展存在的瓶颈,并提出未来设施畜牧技术装备将向着高效、智慧、绿色方向发展.

    设施畜牧专利技术技术装备发展趋势智能化

    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平台关键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效

    芦天罡梁建平张晓玲王剑...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北京市农业生态提出的"净化水源、清洁空气、改良土壤"三大主线,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再评价的闭环链条,开发了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平台.平台整体架构核心内容由下至上分为 5 层,分别是数据监测技术设备、接口、数据资源、应用平台和用户.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和符合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定量评价指标及其与之对应的标准和模型两方面介绍了平台关键创新技术,并利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了监测设备和评价指标的网络在线联动.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累计应用项目研制的传感器和监测系统240套、农田环境(重金属)长期固定监测点155个、畜禽养殖场环境长期固定监测点 30 个、渔业养殖水质长期固定监测点31 个,社会效益明显.最后,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定量评价应用成效

    越南腰果出口的SWOT分析及中越合作建议

    王丽华阮氏媛潘涛张腊一...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南腰果产业在全球农产品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越南主要的农产品出口之一.多年来,越南腰果出口额一直居全球首位,对越南的出口贸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越南腰果在出口方面具备品质优良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知名品牌相对欠缺的问题,并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和进口国的技术要求提高等挑战.随着越南与需求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以及新冠疫情后各国市场需求逐渐复苏,越南腰果出口迎来了新的机遇.中越两国应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共商贸易协议、共建电商平台、共同研究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联合打造越南腰果品牌并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实现越南腰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越南与中国之间的腰果贸易发展,并进一步深化中越两国经济贸易合作.

    越南腰果SWOT分析农产品贸易中越合作

    中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建议

    王晓梅林巧田芳杨小薇...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服务贸易是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外农业服务市场、提升中国农业服务水平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增长点.当前,中国农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形式主要以产品贸易为主,深层次的服务贸易开展仍处于初级探讨阶段.随着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逐步落地,农业服务贸易组织得到稳步发展,贸易总量逐年递增,贸易业态也不断向纵深拓展,但发展中仍暴露出农业服务链条短、贸易结构单一,技术产品服务滞后、优质企业匮乏,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服务管理欠规范,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双多边标准规范差异等问题.为把握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抓住重要战略窗口期,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农业行业优势、塑造全球话语体系,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搭建对话合作平台、推动信息互联共享,以此推动中国农业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服务贸易政策布局合作平台建设配套体系国际环境

    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分布动态与时空差异研究

    牛磊刘建军杨华平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的耦合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2005-2020 年中国 31 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函数与莫兰指数考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目前整体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地区间耦合协调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农产品贸易和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总体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差异主要由区域间差异所引致;中国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均丰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大多数省份处于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基于此,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帮扶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整合区域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高度耦合协调实现的政策建议.

    农产品贸易服务业耦合协调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时空差异

    《农业展望》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农业展望》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