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

贺德方

月刊

1002-9753

zgrkx@cssm.com.cn

010-68598270,68598287

100045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

中国软科学/Journal China Sof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担任名誉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院士任本刊总顾问,18位领导同志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本刊顾问,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惠永正任社长。本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及时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经济、科技研究及管理人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论坛和工作指南。创刊十余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国性理论刊物中信息量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刊中内容的转载率高(2000年,我刊在121条检索途径及2588种期刊上的转载排名为全国第二),深受高校、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各级经济、科技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破解产业负锁定困境:以湖北十堰为例

    乔英俊张延锋李垣肖俊涛...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开放式区域创新生态,解决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问题,是破解老工业基地产业负锁定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理论综述分析,以老工业基地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分析如何构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机制、特色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支撑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良性互动的螺旋式创新模式,按照"盘活产业存量—培育新增长点—优化区域创新治理—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走出区域产业负锁定和路径依赖,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老工业基地国立科研机构创新生态产业锁定

    企业数字化、资源编排与长尾市场满足

    张国胜魏心贤李欣珏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长尾市场需求对扩大内需以及增强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编排的视角分析检验制造企业数字化推进长尾市场满足的内在机理及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从福特制下核心产品集中大规模生产向异质性需求下产品多元化供给转变,主要通过改进柔性资源配置的所需时间、所耗成本和适用范围,及推动冗余资源整合的单点突破、业务协同和生产互联,有效提高企业满足长尾市场所需的产品开发制造自由度和战略柔性.

    企业数字化资源编排柔性资源配置效率冗余资源整合能力长尾市场

    数字领头雁:数字化共享愿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

    赵晨周锦来林晨高中华...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高阶理论与变革认知相关文献,构建产业链中链主与在链企业数字化共享愿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预研究利用二手数据研究发现,链主与在链企业的数字化共享愿景会对在链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正式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数字化共享愿景在降低在链企业高管团队的变革承诺差异的同时,提高在链企业高管团队的变革承诺强度,能够促进在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链主与在链企业的协同方式(契约治理vs关系治理)不仅调节了数字化共享愿景对高管团队变革认知结构的积极作用,而且调节了数字化共享愿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产业链中链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领头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发挥我国的产业链优势与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指导作用.

    数字化共享愿景高管团队变革认知企业数字化转型

    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深度对数字内容贸易的影响:基于数字内容App层面数据分析

    周念利王达吴希贤
    13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频注法"对涉及全球18 个出口经济体与45 个进口经济体的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深度进行测算,并结合data.ai数据库对2014-2020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双边数字内容App贸易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在此基础上,使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对数字内容App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RTAs框架下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深度提升会显著促进双边数字内容App出口,并且不同类别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对双边数字内容App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版权条款、数字商标权条款和数字知识产权执法条款均会对双边数字内容App出口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数字技术保护条款的影响并不显著.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能对大规模企业数字内容App出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小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并不显著.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以及"激发产品创新"促进数字内容App贸易的机制也得到了验证.

    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数字内容贸易

    探究全球健康治理模式的政策类型匹配:基于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

    蔡媛青薛澜
    15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共性理论视角下,形成包括公共性消费、公共性决策、公共性收益的全球健康治理理论框架.基于194 个国家的案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研究方法,探究3 类推动健康治理公共性收益提升的配适性政策方案,揭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高公共性收益的核心条件和复杂互动路径.研究发现:(1)提升国内政府一般卫生支出占比在高公共性收益上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但在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高公共性收益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2)存在3 类推动健康治理公共性收益提升的配适性政策方案,即公共性消费的配适模式、公共性决策的配适模式、公共性消费—决策混合型的配适模式,而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模式属于公共性消费的配适模式;(3)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路径中的关键变量主要包括全民健康覆盖指数、医生密度、与水和卫生设施有关的官方发展援助.建议要提高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系统效益、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能力、加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全球健康治理政策匹配公共性消费公共性决策公共性收益

    高校基础研究与创新知识溢出:来自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的证据

    余泳泽唐孝妍
    16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已成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以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为外生冲击,利用了中国工企数据库和专利引用数据,采用DID模型研究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高校基础研究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知识溢出水平,表现为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引用率和专利产出率;(2)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更加完整,使得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加注重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转移转化能力培养,促进知识溢出,对于校企合作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塑造良好的产学研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技术转移知识溢出基础研究高校创新

    分阶段体系化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牛鼻子"

    许强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验证是针对创新概念、基础研究成果,为降低其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开展理论与技术可行性、市场应用可行性等验证工作,可概括为初始验证、实验室验证、中试与熟化、公司与市场化 4 个验证阶段.研究认为,概念验证分初始验证和转化验证多个环节,由于验证阶段笼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加上着力点不准,导致现阶段国内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科技对产业支撑作用发挥不足.提出做好分阶段概念验证的体系化组织,需要明确主体,做好初始验证,挖掘原创和颠覆性项目;以实验室验证为抓手,为社会投资提供优质项目源;搭平台建机制,以中试与熟化验证促转化;下好公司化与市场化验证的先手棋.

    概念验证科技成果转化分阶段体系化

    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有效供给与发展战略

    郑梦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和核心要务.发挥长期资金供给优势,是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中央和监管部门多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引入"养老基金、保险资产、主权财富基金、捐赠基金和基金会"等中长期资金.通过研究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长期资金的发展现状、规模结构及中国长期资金构成特征,发现中国长期资金存在主权财富基金和保险资金占比相对较高等优势,及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基金会的规模偏小等弱势.作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提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有效供给,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其扩容长期资金增量、改革存量的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长期资金供给长期资本形成活跃资本市场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健康的代际流动性

    方迎风刘浩然张芬
    18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2010-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具有质量调整生命年形式的自评健康连续变量,估计中国健康的代际流动性.研究发现:健康的代际传递程度相对较低,代际流动性较高,健康的代际秩回归系数为0.208.同性别的父代与子代间表现出更强的健康继承性,其中母女的健康关联最为紧密.健康的代际流动性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递增的变动趋势,但衰减偏误和生命周期偏误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对代际健康流动的估计.基于Gelbach方法的分解发现,母亲健康对代际健康传递具有更高的贡献率.中国代际福利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福利的代际秩回归系数为0.172.研究结果为持续有效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定量政策参考.

    代际流动健康不平等自评健康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创新吗?

    亢梅玲韩依航吴碧瑶刘丽群...
    20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创新的影响,使用1990 年和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中国专利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以及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用历史出生年份预测的年轻劳动力比重构建人口结构变动指标,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别是20~34 岁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的变动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的提高对专利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年龄结构变动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更明显,并且年轻劳动力更有可能是通过劳动力供给渠道促进创新.

    人口年龄结构区域创新企业创新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