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品工业
中国乳品工业

刘鹏

月刊

1001-2230

rpgy@chinajournal.net.cn

0451-86662740、86661195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中国乳品工业/Journal China Dairy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性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乳品工业科技成果,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专题综述、译文综述等。读者对象为乳品工业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膜蛋白基因与抗生素环境适应性的关联研究

    张文羿刘洋硕
    4-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8在抗生素环境中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本研究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对膜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验证.首先,运用PCR技术扩增膜蛋白基因(LBP_cg0719)的同源臂序列,构建带有内部缺失LBP_cg0719基因的敲除载体;其次,采用Cre/lox基因重组系统,筛选双交换子L.plantarum P-8-A-1600-0719::lox66-P32-cat-lox71;最后,通过消除抗性基因,获得了突变株L.plantarum P-8-A-1600-0719,并对其耐药表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氨苄西林浓度为16μg/mL时,突变株L.plantarum P-8-A-1600-0719与抗生素菌株L.plantarum P-8-A-1600相比,浊度提高约2倍.因此,膜蛋白基因对植物乳杆菌P-8适应氨苄西林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植物乳杆菌氨苄西林基因敲除耐药性

    副干酪乳杆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混合发酵条件优化

    李晏蝶李珊高云云李宝坤...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混合发酵工艺,把从马奶酒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和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进行混合发酵,对接种量、接种比例、发酵时间三因素进行混合发酵条件优化正交实验,在最优条件下测定pH值、滴定酸度、酒精体积分数、蛋白酶活、生物膜、柠檬酸、丁二酮、乙醛体积分数.发现酵母对乳酸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极显著,乳酸菌活菌数从7.88增加至8.87 CFU/mL(对数值),反之则不显著.混合发酵酒精产量增加,酸度降低,蛋白酶活性提高,混合发酵促进生物膜形成,有利于柠檬酸、丁二酮、乙醛积累.实验表明,副干酪乳杆菌SMN-LBK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SMN-S7-LBK具有进行混合发酵的潜力.

    马奶酒乳酸菌酵母菌相互作用

    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素稳定性研究

    姜艳喜楼佳佳李归浦华家才...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温度、光照和加速实验下所含营养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温对牛磺酸、碘、维生素C、VB12、叶酸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光照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1、维生素B2会带来较为明显的衰减;加速实验条件下维生素C较其他营养素表现出明显的衰减.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素衰减率的研究,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素强化量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婴幼儿配方乳粉营养素温度光照加速实验

    不同贮存条件下UHT咖啡牛奶中糠醛类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曹庆邢倩倩扶晓菲万嗣宝...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咖啡奶是一种牛奶与咖啡结合的乳制品,其品质易受热加工强度、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影响.糠醛是美拉德反应中的不良副产物,会在热处理或储存过程中形成,其含量与乳制品热加工程度和贮存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高温灭菌咖啡奶中糠醛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而研究该咖啡奶中糠醛类物质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咖啡牛奶中5-羟甲基糠醛为含量最高的糠醛类物质,2-糠醛次之,2-呋喃甲基酮与5-甲基糠醛未检出.影响因素试验中,咖啡牛奶中5-羟甲基糠醛与2-糠醛含量受温度条件影响显著;5-羟甲基糠醛含量受湿度条件影响较小.加速保存条件下,咖啡奶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糠醛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咖啡奶糠醛类化合物贮存时间贮存温度美拉德反应

    牛初乳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及其抗菌作用的研究

    郭瑞峰李雪梅刘少伟姚刚...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牛初乳中小分子多肽的抗菌活性及组分特征,本研究首先以新鲜牛初乳为原料,通过分离收集不同区段的蛋白片段加以冻干,然后利用3 ku以下蛋白片段通过观察其对96孔板中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来进行抑菌实验,随后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3 ku以下的牛初乳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将分离得到的F3组分进行多肽/蛋白质N端测序分析.研究发现3 ku以下蛋白片段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蛋白片段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更为明显.N端测序结果表明,牛初乳中3 ku以下成分的氨基酸序列为NH2-Y-Q-E-P-V-L-G-P-V,该序列经网上相关报道比对分析为牛乳中的β-酪蛋白片段,为牛初乳的研究和利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牛初乳多肽抑菌β-酪蛋白

    我国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调查分析

    郭卓雨刘保军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我国现阶段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可选择性成分添加情况,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和注册审评审批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采用横向研究方法,以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为研究对象,依据婴幼儿配方食品可选择性成分相关法规,记录各产品标签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中可选择性成分,分类研究其添加情况.本研究包含自实施注册制以来所有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可选择性成分,添加较多的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胆碱、锰、硒、牛磺酸,较少的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乳铁蛋白、酪蛋白磷酸肽、多聚果糖、聚葡萄糖;棉子糖、酪蛋白钙肽仅个别产品中添加;添加较多的菌种为: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HN019;发酵乳杆菌CECT5716和鼠李糖乳杆菌HN001仅个别产品中添加,其余菌种均未添加.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均添加可选择性成分,添加频次差异大;存在部分菌种完全未添加的情形.

    已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调查分析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全球乳制品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梁玲玲梁冉石家宇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业内的创新投入与技术研发竞赛也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我国乳制品行业在国际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实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鉴于专利信息分析对于专利战略和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乳制品专利信息的挖掘与分析,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人、专利技术及专利布局等角度,分析了全球及国内主要乳制品的专利信息情况,来研究全球乳品技术发展及竞争态势,旨在为我国乳品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提出可行建议.

    乳制品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技术竞争

    粮改饲背景下朔州市奶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韩振兴朱涛常向阳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改饲"背景下,为了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奶牛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文章以全国草牧业试点市朔州市为例,运用2011—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朔州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朔州市奶牛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结果表明:朔州市奶牛产业集群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和良好的政策机遇,产量和产品品质有很大提升;产业集中度高位运行,但受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冲击,提升空间较小;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加,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目前产业发展主要受限于奶牛养殖成本仍然较高,牧草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说明朔州市奶牛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继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并且亟需从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牧草产业、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三方面来突破产业发展限制.

    农牧交错带奶牛产业集群奶牛养殖牧草种植集中度竞争力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的饮料中嗜酸乳杆菌定量检测

    刘洋张娜娜窦同海俞漪...
    47-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建立饮料中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trains)的检测方法.以嗜酸乳杆菌NCFM的SPIDR区域的重复序列设计并合成的引物,对其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并对体系的灵敏度、重复性、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最后对市售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很好;方法的灵敏度达到了0.25 pg/μL;重复性的标准偏差在2.34%~6.1%之间;在抗干扰检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一致性好,提示该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好;对市售的11批次样品进行检测,标记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样品中均检出嗜酸乳杆菌且含量为1.6×103~2.3×106copies/g.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可用于饮料中的嗜酸乳杆菌的快速和精确定量.

    ddPCR嗜酸乳杆菌定量检测

    影响生鲜乳β-内酰胺酶杯碟法检测因素的研究

    屈雅莉郭星张影肖淑珍...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生鲜乳质量,加强入厂防控,对生牛乳β-内酰胺酶杯碟法关键步骤开展研究,提高检测准确性.采用微生物杯碟法测定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使用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的藤黄微球菌,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同时加入青霉素作对照,比对加入舒巴坦与未加入舒巴坦的样品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藤黄微球菌活化最优时间不同;不同品牌β-内酰胺酶酶活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青霉素标准溶液低温贮存时间最优为0~2 h;供试检测平板的最优倾注量为10~15 mL;供试检测平板冷藏贮存的最优时间为0~1 d.

    生鲜乳β-内酰胺酶杯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