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通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通信
中国新通信

晋岚

半月刊

1673-4866

telenews@126.com

010-62378496 5166628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去北土城西路16号友城大厦231室

中国新通信/Journal 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中国新通信》杂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新通信》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期刊,原《中国数据通信》(月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2005年被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于2006年1月改名为《中国新通信》(半月刊)。办刊宗旨:以飞速发展的新信息通信技术为主线,结合信息通信市场、业务和技术,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的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交流实用技术和经验,普及新技术新业务知识及使用知识,全面跟踪和报道新信息通信的最新态势。读者对象:从事信息通信工作的技术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人员,有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和科研开放人员。本刊特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技术性。覆盖范围:电信、电子、广电、交通、铁路、石油、电力、矿业、教育、金融和部 队、政府机关等相关信息通信部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物联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研究

    郭鑫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并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论证:基于物联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教师将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引入课堂,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与物联网设备的互动,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编程和网络技术等实际操作技能。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讨物联网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整合物联网技术和教学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雷达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荆贺马俊涛史林燕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雷达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相关实验内容,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通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师生研讨交流"的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雷达信号处理"课程翻转课堂实验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程萌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取了文献资料法、实践调查法,立足于"互联网+",深入探究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策略。首先,简要介绍了"互联网+"、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等三大核心概念的相关内涵,随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可行性建设策略,并得出相关结论。旨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当前的校园建设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互联网+"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高磊
    102-10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教"改革是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教育改革思想,其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衡量了教育改革工作。本文介绍了"三教"改革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教"改革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综合上述两点论述,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并研究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在"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路径和策略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和借鉴,深化"三教"改革在中职教学中的落实和应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三教改革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实施路径

    基于UMU平台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许云峰
    105-10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UMU平台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对UMU平台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UMU平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UMU平台中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ARCS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吴祎璠孙崴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将ARCS动机模型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动机模型四要素,即注意、相关、自信、满足的具体分析,论述了动机模型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动机模型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义,基于凯勒教授将各要素划分的维度设计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应用策略,实现动机模型在教学中的渗透,提升学习动机和教学效果。

    ARCS动机模型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关展鹏邓欢席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在应用型大学得到了大力推广。"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知识点之广与理论性之深,与应用型大学的OBE发展方向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探讨了体验式学习[1]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小组演绎和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的核心概念及其工作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体验式学习教学实践成果导向教育

    "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视域下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陈杏黎王颖雷凌云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产业升级,岗位需求不断变化,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规范,院校"课程岗位化、竞赛操练、认证多元"(岗课赛证)与"互联网+"教学模式融合的理论精髓及其时代意义,认为当前社会的职业教育应实施产教深度融合、竞赛与教学结合、知识与证书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职业教育要求。本文针对"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剖析,分析了理论的内在意义与显著特征,同时对职业院校实施现代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策略状况进行了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职业院校以及高等职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岗课赛证""互联网+"职业院校

    基于"口袋实验室"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改革

    张丹程婧周月娥周广丽...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袋实验室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被国内很多高校引入,替代原有的实验台和实验箱,将原有的设备微型化。本文从电子线路实验室的现状分析,到改革的原因阐明,再到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最后阐述了口袋实验室在教学上的延伸。这项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与创新能力,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口袋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可视化病例管理平台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袁君晓寒陶明怡康博侯源源...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智慧医疗、精准医疗、整合医疗等概念的提出,加速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愈加突显。因此,本文在研究混合现实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可视化病例管理平台,并尝试从协助医患沟通、规划外科手术、整合医疗资源、助力医疗教育等方面探究其应用前景,以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

    混合现实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共享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