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饲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饲料
中国饲料

谷继承

半月刊

1004-3314

zgsl@chinafeed.com.cn

010-64246642

100710

北京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2号楼

中国饲料/Journal China Fee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中国饲料工业方针政策,报道饲料行业建设和发展信息,传播国内外科技和市场信息,介绍饲料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政策性、指导性、综合性为一体,为繁荣中国饲料工业,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跨世纪论坛、科学实验研究、饲料加工机械、工作研究、添加剂、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动物营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凝集素对兔小肠组织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梅胜尧张逸民高庆发张玉堂...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豆凝集素对兔小肠组织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试验选择体质量(725.45±20.10)g、健康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7.5、87.5 mg/kg的剂量灌胃大豆凝集素,试验期1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结果显示:与0 mg/kg大豆凝集素组相比,87.5 mg/kg大豆凝集素组兔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 31.96%、49.27%、36.3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 217.84%、132.46%、74.29%(P<0.05),十二指肠、空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 22.05%、45.51%(P<0.05),空肠和回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 36.73%、29.69%(P<0.05).与0 mg/kg大豆凝集素组相比,87.5 mg/kg大豆凝集素组兔空肠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了 21.12%(P<0.05),17.5 mg/kg和87.5 mg/kg大豆凝集素组兔回肠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 55.23%、65.73%(P<0.05).研究表明,在兔的养殖过程中,摄入过高含量的大豆凝集素会诱发小肠组织的氧化应激,加重肠道的炎性反应,损害兔的肠道健康.

    大豆凝集素氧化应激炎症小肠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多种性能的影响

    秦千禧程林丽赵军杰沈建忠...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天然安全、功能多样、来源广泛、绿色经济的新型替抗潜力产品,在畜牧行业中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简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特点等研究概况,重点阐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机体生长、免疫、抗病、抗应激、繁殖、生产性能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当前存在有效成分不明和药理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未来有待通过有效成分分离鉴定等手段进行综合深入研究,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长性能免疫性能生产性能

    菌酶复合物对饲喂小麦型饲粮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慧丽郭志有郭瑞萍赵满达...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菌酶复合物在小麦型蛋鸡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360只京红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对照组)、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小麦组,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玉米-小麦-豆粕型+菌酶复合物组(菌酶复合物组,在小麦组基础上添加0.02%的菌酶复合物).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组蛋鸡死淘率增加9.0%,破残次蛋率增加2.9%(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料蛋比降低3.4%,死淘率降低9.8%,破残次蛋率降低1.0%(P>0.05).小麦组处理未影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干物质和钙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3.9%和5.8%(P>0.05),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8.4%和11.1%(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十二指肠与空肠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淀粉酶活性增加15.5%(十二指肠)和24.8%(空肠),脂肪酶酶活性增加22.6%(十二指肠)和23.3%(空肠),蛋白酶活性增加9.3%(十二指肠)和8.8%(空肠)(P<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P>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盲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降低15.5%和13.4%,乳酸杆菌增加12.7%(P<0.05).综上,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菌酶复合物添加能提高小麦型饲粮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菌酶复合物小麦型蛋鸡饲粮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盲肠微生物

    父母代蛋鸡的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抗菌肽对种蛋孵化的影响

    白建薛博文张富恒黄成...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父母代蛋鸡的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抗菌肽对种蛋孵化的影响,试验选择600只16周健康且体重无明显差异的伊沙褐种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CT)喂基础日粮;试验组(E1、E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1.0%虾青素+300 mg/kg抗菌肽、1.0%虾青素+500 mg/kg抗菌肽)的虾青素和抗菌肽.饲喂9周,25周龄结束,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第3天,每个重复随机取50枚种蛋进行孵化,每组500枚,共1500枚.结果表明:(1)试验组E1和试验组E2的受精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4.34%和3.04%(P<0.05).试验组E1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2.76%和7.21%(P<0.05);试验组E2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2.24%和4.72%(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E1和试验组E2的健雏率分别提高了 4.64%和3.65%(P<0.05).(3)试验组E1和试验组E2的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13.69%和4.82%(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虾青素和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和平均初生重(P<0.05),且饲料中加入1.0%虾青素和300 mg/kg抗菌肽效果最佳.

    种蛋虾青素抗菌肽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

    复方中草药四味穿心莲益生菌发酵产物对鸡大肠杆菌作用

    单文琪江庆国张述阳谭艳平...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四味穿心莲益生菌发酵产物(FPSCS)对鸡大肠杆菌的作用,采用微孔-平板法测定其对O2型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O2型鸡大肠杆菌半数致死量(LD50)感染SPF雏鸡制备病理模型,随机分为FPSCS高、中、低剂量组,硫酸新霉素组,四味穿心莲散组,益生菌组及对照组,统计总有效率、治愈率;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FPSCS体外对O2型鸡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31.25 mg/mL,口服FPSCS剂量为0.1~0.5 g/(次·只)的总有效率为73.33%~83.33%、治愈率为70%~80%,均显著高于四味穿心莲散组和益生菌组(P<0.05),且治疗初期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IFN-γ的含量(P<0.05).由此表明,FPSCS可通过抑杀O2型鸡大肠杆菌和降低鸡外周血促炎因子的含量而发挥较好的抗菌活性.

    四味穿心莲散益生菌中草药发酵大肠杆菌

    不同粗料组成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瘤胃菌群与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赵晓静刘嫣然李晓辉张峰...
    93-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燕麦干草组合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剂替代高质量苜蓿干草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和原虫构成及其丰度、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降低奶牛养殖对苜蓿的依赖度,实现精准饲养和精细饲喂.选择45头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15头牛(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三种不同粗料组成的TMR.试验1组以燕麦干草组合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添加剂部分替代高质量苜蓿干草,试验2组为苜蓿干草组,试验3组为燕麦干草组,预饲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从门水平分析,三个试验组奶牛瘤胃液中主要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纤维杆菌门.苜蓿组奶牛瘤胃中厚壁菌门丰度显著优于燕麦组(P<0.05),过瘤胃氨基酸组与苜蓿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苜蓿组相比,过瘤胃氨基酸组和燕麦组有提高拟杆菌门丰度的趋势.从属水平分析,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最高,过瘤胃氨基酸组和燕麦组较苜蓿组有提高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丁酸弧菌属丰度苜蓿组最高,显著高于燕麦组(P<0.05),过瘤胃氨基酸组与苜蓿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瘤胃原虫主要是纤毛亚门,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2)三个试验组的奶牛瘤胃pH均在正常范围内.过瘤胃氨基酸组和苜蓿组的NH3-N浓度极显著优于燕麦组(P<0.01);MCP浓度苜蓿组最低,燕麦组极显著高于苜蓿组(P<0.01),过瘤胃氨基酸组较苜蓿组有升高的趋势.在TVFA、乙酸、丙酸、丁酸、戊酸产量方面,过瘤胃氨基酸组相比苜蓿组和燕麦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过瘤胃氨基酸组TVFA产量极显著优于苜蓿组和燕麦组(P<0.01),较苜蓿组和燕麦组分别增加52.71%和37.05%;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乙酸产量较苜蓿组和燕麦组分别增加52.32%和41.04%,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丙酸产量,过瘤胃氨基酸组>燕麦组>苜蓿组,过瘤胃氨基酸组和燕麦组极显著高于苜蓿组(P<0.01),过瘤胃氨基酸组显著高于燕麦组(P<0.05);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丁酸产量显著高于苜蓿组和燕麦组(P<0.05);过瘤胃氨基酸组的戊酸产量极显著高于苜蓿组(P<0.01),与燕麦组差异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评定认为,以燕麦干草组合赖氨酸、蛋氨酸添加剂替代部分高质量苜蓿干草的TMR日粮饲喂泌乳中后期奶牛,稳定了瘤胃菌群,保证了良好的瘤胃发酵,适当降低了干草质量,赖氨酸、蛋氨酸补充了蛋白质的不足,此低苜蓿日粮配方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泌乳中后期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菌群

    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刘宇航占今舜计接权王海波...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月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努比亚山羊母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5 mg/kg芦丁(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50 mg/kg芦丁(试验Ⅱ组).试验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正试期第10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山羊管围分别显著提高5.57%(P<0.05)、6.93%(P<0.05),正试期第60天试验Ⅱ组管围和体高分别显著降低6.54%(P<0.05)、8.23%(P<0.05),试验Ⅱ组体长相对于Ⅰ组显著提高3.6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42.14%(P<0.05)、21.62%(P<0.05).试验Ⅱ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29.23%(P<0.05)、29.43%(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 271.57%(P<0.01)、1686.09%(P<0.05)、280.00%(P<0.01)和 16226.73%(P<0.01),试验 Ⅱ 组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30.56%(P<0.01)、381.74%(P<0.05)、188.00%(P<0.01)、546.00%(P<0.01)、25624.75%(P<0.01),嗜淀粉瘤胃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57.89%(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嗜淀粉瘤胃杆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和乳酸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心脏重量、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14.50%(P<0.05)、24.00%(P<0.05)、20.00%(P<0.05),试验 Ⅱ 组肝脏重量和指数分别提高 12.54%(P<0.01)、14.95%(P<0.01),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29.41%(P<0.05)、28.57%(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十二指肠VH/CD和回肠VH分别显著降低0.13%(P<0.05)、15.42%(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VH、CD、回肠VH、VH/CD 分别显著降低 29.19%(P<0.05)、20.92%(P<0.05)、18.23%(P<0.05)、26.14%(P<0.05),空肠 CD 显著提高15.63%(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芦丁可以增加努比亚山羊部分瘤胃菌群的数量,影响瘤胃发酵,对胃肠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芦丁山羊体尺瘤胃发酵细菌菌群器官重量肠道发育

    短链脂肪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郑海玲孙金辉崔培乔秀亭...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链脂肪酸(SCFAs),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有益代谢物,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促进肠胃机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目前,其在水产上的研究及应用还较少,本文概述了 SCFAs作为一种有效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以及对高糖高脂所导致的生长下降、肠道炎症、代谢功能紊乱等方面的作用.

    短链脂肪酸生长肠道炎症糖代谢脂代谢

    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

    王永芳王敏尹月李响...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4.98±0.05)g的芙蓉鲤鲫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50、3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添加组肝体比分别显著降低11.36%和16.12%(P<0.05);各组间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0%和25.52%(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48.17%(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内聚性、咀嚼性分别显著提高9.52%、39.22%(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黏性显著降低51.61%(P<0.05),内聚性显著提高9.52%(P<0.05).(4)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Ca2+-ATP酶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38.46%和65.00%(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Ca2+-ATP酶和T-AOC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69.23%和62.50%(P<0.05);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巯基含量显著增加50%(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白藜芦醇有助于降低芙蓉鲤鲫肝体比、肝脏和全鱼脂肪含量,提高肌肉抗氧化功能、咀嚼性、内聚性,改善肌肉质构特性.

    白藜芦醇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质构特性抗氧化

    抗菌肽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

    宣雄智赵宇凡朱文婷范勇...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不含抗菌肽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D1组),100 mg/kg(D2组),150 mg/kg(D3组),200 mg/kg(D4组)抗菌肽为试验组,在养殖水箱中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2.49±0.2)g的大口黑鲈幼鱼,养殖8周后测定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和体组成方面,各组试验鱼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D4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6.58%(P<0.05);D3和D4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显著升高9.4%和10.8%(P<0.05);各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D3组脏体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4%(P<0.05);(2)消化吸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D2和D3组前肠钠钾ATP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2.35%和39.04%(P<0.05),前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12.09%和10.05%(P<0.05),肝脏溶菌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11.81%和10.9%(P<0.05),D3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12.62%(P<0.05);(3)蛋白质代谢方面,与对照组相比,D3和D4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19.53%和18.7%(P<0.05),D3和D4组蛋白质效率分别显著升高10.31%和10.82%(P<0.05),D4组肝脏AST活性显著升高22.49%(P<0.05);(4)脂肪代谢方面,D4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下降18.76%(P<0.05).本研究表明,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蛋白质沉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鱼体免疫性能,抗菌肽添加量为150 mg/kg时效果较佳.

    抗菌肽大口黑鲈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