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饲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饲料
中国饲料

谷继承

半月刊

1004-3314

zgsl@chinafeed.com.cn

010-64246642

100710

北京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2号楼

中国饲料/Journal China Fee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中国饲料工业方针政策,报道饲料行业建设和发展信息,传播国内外科技和市场信息,介绍饲料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政策性、指导性、综合性为一体,为繁荣中国饲料工业,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跨世纪论坛、科学实验研究、饲料加工机械、工作研究、添加剂、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动物营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凹凸棒石的改性方式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马丹倩李剑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凸棒石(APT)是具有强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进入动物肠道后能覆盖在肠道黏膜表面,保护肠道黏膜,减少与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接触,能够提高动物机体免疫,促进畜禽生长.本文就凹凸棒石晶体结构、理化性质、改性方法及凹凸棒石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为凹凸棒石的开发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凹凸棒石改性动物生产

    奶牛代谢病发病机制解析及植物提取物的防控作用

    马莉花王娜娜马学虎徐晓锋...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在养殖过程中易患各种疾病,极大的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绿色、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引起了饲料行业的广泛关注.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且含有生物碱、皂苷、单宁和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抗应激、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等特殊生物调控作用,在奶牛养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植物提取物对奶牛常见疾病的调控进行综述,旨在为植物提取物在奶牛疾病方面的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奶牛疾病植物提取物胃肠道菌群氧化应激

    小肽对动物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蔡雨阳刘臻何莉何志敏...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肽是蛋白质分解产物之一,包括二肽和三肽,其在动物肠道中不仅具有较高的吸收利用效率,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对动物的抗氧化、免疫、肌纤维和肠道发育等方面发挥积极调节作用,在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小肽对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小肽对动物生理功能和肌肉品质调控的作用机理,并对小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后续小肽药物、改良小肽饲料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小肽生长性能肠道健康生理功能品质

    中草药在防治反刍动物寄生虫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鑫毛冉昭日格图合希格白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寄生虫病是反刍动物养殖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驱虫药物在养殖中不规范、不合理的使用,导致某些虫株已出现耐药性或耐药性增强的情况.药物的过多使用在动物体内形成蓄积、残留,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中草药种类丰富、低毒、安全性高,为解决寄生虫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抗寄生虫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中草药抗虫的作用机理,常见的抗虫中草药,并收集了用于体内寄生虫病和体外寄生虫病治疗的中草药方剂,旨在为反刍寄生虫病药物及饲料的研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中草药寄生虫反刍动物

    斯布牦牛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多样性研究

    朱勇俄广鑫信金伟陈晓英...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西藏重要的牦牛国家遗传资源代表性品种,斯布牦牛对藏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价值.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变异评估不同被毛颜色的斯布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全部152个个体内的768 bp长度的D_Loop区域中,共发现57个多态位点,构建获得51个D_Loop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分布为0.893(黑色)~0.944(棕色),全部单倍型归属于两大系统发育分支,有12个D_Loop单倍型为两群体间共享单倍型.两群体Tajima'D和Fu's D参数均为不显著(P>0.05)且群体间遗传分歧不显著(FST=0.00409,P>0.05).总体而言,斯布牦牛群体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近期历史上未出现群体扩张,不同被毛颜色斯布牦牛遗传背景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对进一步明确斯布牦牛种群关系及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斯布牦牛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

    星点设计优化人参叶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

    王润平张宏福路小彬彭开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分离人参叶多糖的绿色高效工艺,本试验利用超声辅助水提取人参叶多糖,采用响应面的星点设计(CCD)优化多糖提取产率,利用乙醇沉淀分离出多糖提取物,并检测分析产物中的多糖与半乳糖醛酸含量.结果表明:CCD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28 mL/g,超声时间58.33 min,超声功率456.67 W,此条件下人参叶多糖提取产率的预测值为2.07%.;在液料比21 mL/g,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450 W即修订后的优化参数下,人参叶多糖提取产率为1.95%;提取产物中多糖含量为20.03%,半乳糖醛酸含量为13.79%.该工艺高效节能,可作为人参叶多糖高效分离的方法.

    人参叶星点设计超声辅助提取分离多糖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法制备金针菇抗氧肽

    王广慧杨志雨孟涓涓郑晓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抗氧性更强的金针菇肽,本试验对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法制备金针菇抗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金针菇肽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作为指标,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又对等电点沉淀法分离抗氧肽的最适pH进行了优化,然后在确定胰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6为沉淀抗氧肽的最佳pH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在固定液料比为40∶1(mL/g),酶解温度为37 ℃,酶解pH为8的前提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以探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最后通过超滤分离法对抗氧肽进行了分级和活性比较.结果显示:金针菇抗氧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时间6 min,超声功率296 W,酶添加量为金针菇样品量的1.1%(g/g),酶解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金针菇抗氧肽对ABTS·的清除率为(76.63±1.24)%;截留分子质量<3 kDa的肽对ABTS·的清除率最高.说明金针菇肽具有一定的抗氧性,为金针菇抗氧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解金针菇抗氧肽响应面设计超滤

    超声法与闪式提取法提取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的工艺对比研究

    关皎丁思宇季玲玲胡子君...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和闪式提取法提取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的提取工艺,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以刺五加苷B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设计L9(34)超声法和闪式提取法的正交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苷B的含量.结果显示:超声法提取率高于闪式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30%乙醇,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0.75 h,料液比1∶5(g/mL).本研究可为刺五加在饲料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超声法闪式提取法刺五加刺五加苷B高效液相色谱法

    地衣芽孢杆菌HR高密度培养及代谢产物解析

    侯瑞杨灿郑佳曾山...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对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是提供依据.以活菌数和OD650nm为检测指标,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扩大至50 L罐规模.利用GC-MS检测分析培养液中挥发性物质并解析.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的最佳条件为α-乳糖2 g/L、豆粕20 g/L、MnSO4 1 g/L、FeSO4 0.01 g/L、MgSO4 0.04 g/L、K2HPO4 2 g/L,接种量4%,培养时间为24 h,初始pH为7,在50 L发酵罐培养其活菌数最大值为1.36×109 CFU/mL.GC-MS共检测出12种物质,其中3,5-二甲基-1,3,4-己三醇、L-乳酸异丁酸和2-甲基丁酸对动物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益生效果.使用优化后的条件进行地衣芽孢杆菌HR培养,培养液中活菌数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对其产业化推进有一定现实意义.

    地衣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培养基

    高代次西杂母牛泌乳量、乳品质对犊牛生长发育和健康指标的影响研究

    马丽娜高总元高海慧康晓冬...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代次西杂母牛带哺乳奶公犊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指标以及对母牛产后首次发情、配种的影响,试验选择产犊时间、胎次相近(3胎次)的生产高代次西杂母牛15头[体重(510±4.92)kg]及所产犊牛15头,西杂犊牛3月龄统一进行断奶,选择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奶公犊[体重(40.49±2.54)kg]10头进行西杂母牛代哺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母牛不带犊,试验1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4个月,即奶公犊30 d断奶,试验2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5个月,即奶公犊60 d断奶,试验3组母牛代哺乳奶公犊至产后6个月,即奶公犊90 d断奶.试验时间为2022年5月10日~11月15日,试验期180 d.测定挤奶量,并检测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检测奶公犊的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产后120、150 d和180 d平均日泌乳量较90 d分别提高了15.27%、34.34%、25.08%,月泌乳量分别提高了16.25%、37.42%、35.66%(P<0.01),150 d开始处于泌乳高峰期.乳脂在产后90 d显著高于平均乳脂率25.00%(P<0.05),产后120 d乳蛋白显著高于平均乳蛋白10.14%,乳糖显著高于平均乳糖6.38%(P<0.05).(2)试验2、3组奶公犊120 d体重较试验1组分别提高3.97%、8.06%(P<0.05),试验2、3组奶公犊180 d体重较试验1组分别提高3.36%、7.06%(P<0.05).试验2、3组犊牛谷草转氨酶(AST)分别较试验1组降低14.95%、11.32%(P<0.05),试验2组免疫球蛋白E(IgE)分别较试验1、3组提高4.31%、5.05%(P<0.05),试验2、3组犊牛白介素-2(IL-2)分别较试验1组降低3.17%、3.68%(P<0.05).(3)对照组和试验1组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较试验2组减少28.09%、20.75%,较试验3组减少32.87%、25.90%(P<0.05),对照组和试验1组母牛产后配种时间较试验2组缩短25.80%、18.93%,较试验3组缩短29.50%、24.00%(P<0.05),对照组母牛发情第10天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试验组提高30.80%、41.00%、45.00%,促卵泡激素(FSH)较试验组提高41.84%、52.75%、61.63%(P<0.05).综合考虑,高代次西杂母牛泌乳和繁殖性能,建议西杂犊牛90 d进行逐渐断奶,同时母牛可继续哺乳奶公犊,奶公犊90 d断奶,充分利用母牛高泌乳性能.

    高代次西杂泌乳量乳品质奶公犊生长发育